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这是一句俄罗斯谚语:“在一个人的尿布上就留下了这个民族的痕迹。”为了解释这句谚语,先请你看看下面几则虽属虚构却又耐人寻味的故事: A.一次,各国学者相聚一堂,拟以大象为题当场作文。结果,德国人写的是《论大象的思维》,法国人写的是《论大象的爱情》,俄国人写的是《论俄罗斯的大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大象》,中国人写的是《论大象的伦理纲常》。  相似文献   

2.
一次庞大的社会集资,一场轰动广州的“条子风波”,几百万被拖欠又拖欠的个体户钱款,康乐大厦,从它奠下基石的那一天,就成了广州市的新闻焦点。  相似文献   

3.
广州酒家是一九四○年才改为此名的,它的前身是“西南酒家”。当时有“南国(?)王”钟权大师执厨而名扬于市,号称“广州第一家”;改名后又由省港名厨师梁瑞执掌,首创“广州文昌(?)”而传至今。四十年代中,广州酒家聘得曾在巴拿马国际烹饪比赛大会荣获金质奖的“世界厨王”梁贤升帐挂师,盛极一时;五十年代,“翅王”吴銮当家;六十军代,始创“广州茅台鸡”的烹饪大师黄瑞继任,七十年代,名点心师禢东凌,曾多次出国献技;今天,特级点心  相似文献   

4.
海南,又暖了     
从广州到海口,飞了三天海南,又暖了。今年早春,中央领导人接连视察海南,确定了开发建设的大政方针。海南人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这一股强烈的春之信息吸引着我。然而,二月底我从广州坐飞机去海口,却花了整整三天。一到海南,又患了感冒。毕竟是早春时节,乍暖还寒。西伯利亚寒流,穿越五岭,直抵天涯。二月二十七日,我按时赶到机场,刚刚通过安全检查门,候机厅里的喇叭便响了起来:“因天气原因,由广州飞往海口的航班取消,明晨七时起飞。”第二天,我早早赶往机场,傻等到下午三点,再次被告知不能起飞。直到第三天下午二时,飞机终于  相似文献   

5.
人天悲思——“非典”事件的生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罩里的空气是不新鲜的,口罩里的呼吸声粗重而又脆弱。4月中旬,在接到北京的许多个电话之后,一向不戴口罩的我,在登上广州至珠海的空调车之前带上了口罩。空调车原来只觉得它凉爽,现在却觉得它可怕,因为它是个闷罐。车里的大多数人慎言噤声,彼此戒备。如果有人咳嗽,看得出来,旁边没戴口罩的人一刹那间屏住了呼吸。那些困顿的、不精神的乘客,则被旁人视作一颗尚未爆炸的“疑似”炸弹。 “非典”像一场大型战争降临到国人  相似文献   

6.
在广州一条熙熙攘攘的二级马路边,一个山民模样的男子手提着一只铁笼,笼内装着一只黄猄。只见山民左顾右盼,像是等人,又像是物色买主。正所谓“广东人好事,倒泻屎有份”,片刻,一群过路者便将山民和黄猄围得水泄不通。  相似文献   

7.
舒服的上帝     
总记得是在大学鞋业公司旁边的一个私人鞋店的那双黑皮鞋,那是我从广州去美国时身上唯一的新东西。它让我吃了不少苦头,脚夹得生疼,起了泡,而且飞机在新泽西一降落,鞋掌也跟着要落了。去钉吧,鞋匠们异口同声要3块美金。同伴都说不值,三六一十八——刚去的人都爱这样把美元折成人民币算,在广州都可以买双新鞋了。可我不能再飞回广州买鞋吧?一个人又奔回鞋铺。修鞋的白人老头很客气,找了皮子钉掌(后来证明它们绝衬结实),然后用机器把边磨光,把整个鞋底边磨了一遍,又到另一机器上把鞋子擦得铮亮。忙了一阵,交到我手上的是一双比我买来时还  相似文献   

8.
当“夜总会”这个招牌可以堂而皇之地张扬在广州街头时,开始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继而又自问自答:夜总会又怎么了?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大都市就不许有自己的夜总会吗?于是也就释然。不过,“夜总会”作为一个发育还不健全的新生事物,谁也不敢担保它就干干净净没有问题。每天晚上,泡在这里的人形态各异,表现不一,实属都市夜晚的又一风情画。港商夜夜“唱斋歌”? 经营皮革制品的港商刘某认为现在在广州投资做生意不那么寂莫了。这是因为广州的娱乐夜总会方兴朱艾,集  相似文献   

9.
呼唤“公共财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的40亿? 又一个中原制药。又一个广州乙烯。又一个珠海机场。 40亿,相对于投资达80亿的广州乙烯和投资上百亿的珠海机场来说,这个“水漂”还不算大。只是,它那“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的悲壮命运与当年无数的“一号工程”何其相似。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3,(2):10
很庆幸选择了在广州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不仅因为它的繁华面孔,更因为这座城市开放、自由的精神内核——广州媒体功不可没。初次接触《南风窗》是在大一时,我敬畏于它的严肃和高深。因为"敬",至今仍记得第一次阅读时的逐字逐句、反复咀嚼。又由于是中文专业的学生,也难免从专业角度敬佩于记者编辑们的开阔视野、严密逻辑和娴熟的文字功底;因为"畏",我很长  相似文献   

11.
高新军 《南风窗》2013,(2):10-10
很庆幸选择了在广州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不仅因为它的繁华面孔,更因为这座城市开放、自由的精神内核——广州媒体功不可没。初次接触《南风窗》是在大一时,我敬畏于它的严肃和高深。因为"敬",至今仍记得第一次阅读时的逐字逐句、反复咀嚼。又由于是中文专业的学生,也难免从专业角度敬佩于记者编辑们的开阔视野、严密逻辑和娴熟的文字功底;因为"畏",我很长  相似文献   

12.
西门庆提干     
西门庆率先富了。 西门庆原是清河县社会闲杂人员,靠着开放搞活的好政策,在县里开了一家生药铺,不几年功夫,便成了百万富翁,家里钱过北斗,米烂陈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也有犀牛头上角,亦有大象口中牙。近日又从德国买回一辆奔驰2000,每日里从县城十字大街呼啸而过,那感觉真是酷又爽,满县人因此呼他做西门大官人。 西门大官人富裕之后,并不满足取得  相似文献   

13.
傍晚,东风路与仓边路交叉口立交桥下。一名中年男子慢慢打开一张又脏又破的凉席,仔细地抖了几抖,又慢慢地铺在桥底。那一举一动就像是深夜在家准备就寝时一样…… 当笔者就广州街头露宿问题作采访时,才发现上述这样的露宿者在广州是可以构成一支“大军”的。 7月25日早晨5点30分左右,笔者骑着单车从麓湖路口与环市路交叉口立交出发,沿着环市路向西往广  相似文献   

14.
悠然下山去     
森林中举办比“大”比赛,老牛走上擂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青蛙嗖地跳上一块巨石,拼命鼓起肚皮,并神采飞扬地高喊:我大吗? 不大。传来一片嘲讽之声。青蛙不服气,继续鼓肚皮。随着嘭地一声,肚皮鼓破了。可怜的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我的一位朋友,是个登山队员,一次他有幸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  相似文献   

15.
张忠培 《南风窗》2012,(11):85-88
我们不能错误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理论的本意,将文化理解乃至把它搞成经济的附庸,去倡导既有损于经济,又有害于文化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庙会经济和媚态文化。什么样的文化进步路线,才能引领广州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理念付诸实践?鉴古知今,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广州以往走过的文化道路谈起。  相似文献   

16.
广州,祖国的南大门,近几年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一个窗口。对内地和港澳、海外的人们来说,广州除了天然丽质的一面,还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因而就格外有吸引力。为了了解外地人对广州的印象,最近本刊记者在从广州开往上海的特快列车上作了一次“民意测验”。火车,是一个小社会,又是无须发请帖的“人民代表会议”,四面八方的来客人人平等,无拘无束,可以畅所欲言。在副列  相似文献   

17.
说1786,看2010     
看了记者递上的名片和《南风窗》杂志,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马继贤先生谈兴大发,话匣子一开,便滔滔不绝。 《南风窗》,这名字起得很好,我觉得它实际上概括了广州这个城市的基本含义。广州就是一个具有双向意义的窗口(a window in two ways)嘛:既是中国通往世界的窗口,而通过这个窗口,世界又可以看到中国开放改革正在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1996,(2)
一、从外地来广州打工,找哪些职业介绍所比较保险,不会被骗? 1.广州市劳动服务公司的职业中介服务中心。2.广州各区设立的职业介绍所(其中搞得比较好的是荔湾区)。3.广东省劳动局、劳动服务公司设在广州的职业中介服务机构。4.已注册的、有固定地点、信誉较高的民办职业介绍所。(请参照附录①②) 二、广州市的外来工管理工作有哪些部门负责?外来工的保障工作又由哪些部门负责?  相似文献   

19.
在这循环之中,红书房建社是——一群迷路的孩子,幸运地纳入了社会的良性循环之中,红书房建社,大概广州市民对它并不陌生。小小的房建社,常常是宾客盈门,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谁又想到,在  相似文献   

20.
我对广州,这座我生活了近8年的城市,用4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爱恨交加。我由内地来广州,在广州白手起家、发展壮大,娶妻、生女、安家,对广州的感情不能说不深。但这两年我对广州却又极度厌倦:污浊的空气,堵塞的交通,乱窜的摩托,横冲直撞的军车,满街的摊贩,花花绿绿乱贴的广告,被吞食的青山,发黑的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