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外交部举行的第二次公众开放日上,一个年轻的学生在“几乎是脸贴着脸”的距离上向李肇星部长发问(见6月21日《北京娱乐信报》),这个场面让我的心中油然而生几分感动。我相信,不管部长的回答是不是能够让这个学生满意,但在和这位在国际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如此“亲密接触”之后,外交部长在他的心目中将从此将不再是一个神秘的形象,而是和“邻居家的大爷”一样可亲可近了!  相似文献   

2.
陈德和 《群众》2006,(1):64-64
一项工作如何在面上推开?常用的办法就是从“点”上求突破,发现和培植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以点带面”。“以点带面”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和促进面上工作的深入开展,但在实践中,人们却不难发现,少数地方的“以点带面”正在逐渐为“以点代面”所取代。这  相似文献   

3.
此文写于2004年秋,一直没有能够发表。现在新的“信访条例”已经颁布实施,不知从效果看,是取代了还是包容了这一个原本于法无据的变通举措。当时我读到这条新闻,带着偶然性,因为是在街头阅报栏浏览所及,后来有没有关于这个“点”的后续报道,就不得而知了。时过境迁,这篇拙文当已不再有一定不能发表的理由了,是不是?  相似文献   

4.
如果马克思提出的剩余价值理论没有过时的话,那么农民在城里打工的辛勤所得就应该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了!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远远供大于求的现实,这些没有文化、缺乏专长的农民工的“劳动力价值”之低是不难想见的。对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点钱恐怕只够用来维持“劳动力自身的简单再生产”,至于一些地方官员大肆宣扬的所谓“打工经济是致富捷径”之类的说辞,如果不是确实不了解情况,那就很可能是居心叵测了。  相似文献   

5.
权力的"任性"主要是权力主导者在行动权的认知上缺乏责任意识和民意导向,在控制权的认知上缺乏对权力边界的勾勒和厘定,造成了政府权力的随意性使用。因而,一个不"任性"又有为的政府,应当是一个民意政府,一个责任政府,更是一个有限政府。只有深刻理解权力"任性"的发生机理,树立全新的施政理念,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营造有为政府的社会环境,才能对权力形成有效的约束,实现良善的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6.
刘东升 《人大建设》2003,(10):33-33
前些时候,偶然从浙江省温州市一刊物上看到这样一则短文,说某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事迹被《人民代表报》刊登,题目是《权力机关绽放文明之花》。本人认为,这则短文的标题不妥。  相似文献   

7.
高老庄 《前进》2005,(8):56-56
下乡调研或与百姓闲谈,不时听到这样的说法:“上级的政策好是好,就是风声大,雨点小,没有多少落到我们头上。”“俺们从报纸电视上看到、广播上听到,党和政府挺疼俺们老百姓的,事事替俺们打算的可细啦,可这些好事俺们常常盼不来,也感觉不到。”为什么?有些消息似乎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譬如,最近,国家审计署发布了对云南省大姚“7.21”、“10.16”地震救灾资金使用的审计结果。在两次地震中,云南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共接受国家部委及地方各类救灾资金36662万元。审计发现,有5174万元救灾款滞留县财政,有4111万元救灾款被挪用。事实胜于雄…  相似文献   

8.
随着权力机关在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以及权力机关在工作实践中所产生的实际问题,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赋予权力机关相应的法律责任,切实加强对权力机关监督的重大意义。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宪法和法律只赋予了权力机关的职权,而没有对权力机关设定与职权相对应的法律责任,权力机关不仅依法享有重大权力,同时也享有“不负任何责任”的“零责任免责权”。这种权责不等的状况,使得权力机关在履行职权中不承担任何责任。没有给权力机关设定法律责任,一方面,权力机关“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就很难落到…  相似文献   

9.
现代民主政府应是理性化的政府,其根本特征就是政府权力的理性化,即政府公共地、理性地使用所获得的公共权力,把这种由人民主权所委托的治权资源高效而公正地用于公共管理、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政府权力理性化是政府权力世俗化、制度化与民主化、政府现代化的基础,主要体现为政府权力价值的公共化、权力配置的合理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化和权力行使的责任化。政府权力的理性化过程,也就是政府权力资源的获得、安排、使用、监督等一系列公共治理活动中逐步彰显公共理性精神、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社会科学与和谐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制约监督权力的基本路径,凸显了制度建设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治腐败中的根本作用,对建设廉洁政治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在重庆忠县的一个小山村,一家经营了两年多的个体承包食堂“垮了”。食堂关门不是因为经营者经营不善,而是当地政府招待费把食堂压垮了。  相似文献   

12.
陆昱 《前沿》2009,(10):41-44
迄今为止,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制制约权力、以社会制约 权力和以道德制约权力这四种权力制约模式并没有解决权力的滥用问题,其本质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国家(政府)权力的"权利"只是一种特殊的权利,是基于公民权利的部分出让(让渡)并以订立契约的形式进而形成的。国家(政府)权力的"权利"之目的和归宿仅在于保障公民权利,并促进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因此,公民权利的"权力"对于国家(政府)权力的"权利"具有无可置疑的优先性,只有以制度的方式承认、维护、彰显和落实公民权利的"权力",才能最终解决如何有效制约国家(政府)权力这一理论和实践难题。  相似文献   

13.
“权力撞车”如何避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有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有些部门行政权力边界模糊,有利益的事情都争着管,没有利益的事项又无人来管,从而造成"权力撞车"或"权力真空"  相似文献   

14.
赵浩博 《传承》2015,(1):106-107
在政治学领域中,"权力"二字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话题。探索政治社会学中的"权力"结构,在我国政府实施权力过程中探讨权力半径以及权力半径的现象如何存在,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中发生的一些腐败事件,有助于提出权力半径在政府权力实施过程中发挥的效应,以及如何防止权力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5.
马畅 《公民导刊》2004,(11):53-53
“刁民”一词,辞书上无从查找,如果拆解其含义,“刁”字谓狡猾、无赖;“民”为人群或人。由此归纳,“刁民”即狡猾、无赖的人或人群。  相似文献   

16.
吴松,原为云南大学校长。2010年1月15日,作为学者,吴松华丽“转身”,当选为云南省保山市市长;2012年1月10日,保山市政府换届,吴松再次当选市长。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监管应丢掉“权力幻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政府无所不能的想法,其实是一种“权力幻觉”。通过调动社会资源来管理社会,这样的做法恰恰符合中央提出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讲话一经刊载,即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国内外舆论都给予高度评价。习总书记的讲话,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强化对权力约束的政治自信和执政理念。对国家或公共权力进行约束的思想和实践,西方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就已出现,而我国早在秦、汉时期也开始萌芽。几千年来,先贤们从未中断过对国家权力约束机制的探索。不过这道摆在治国者面前的难题,自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发轫之时,已经有了解答。  相似文献   

19.
王幸福 《人大建设》2004,(10):20-22
今年夏天,中央媒体《半月谈》对王幸福的民间调查事迹作了报道,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栏目组记者也对王幸福进行了采访。一时间,王幸福成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名人”。王幸福的这种民间调查形式起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作用,拆除了政策棚架的藩篱,为各级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原始的依据和参考,真正地维护了党和人民政府的威信,维护了农村基层的稳定和国家大局的长治久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幸福并不像某些基层干部说的那样,是和政府对着干的“刁民”,而是遏制一些基层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制约力量,是于党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优秀公民。下面,本文节选230起“暴力征税”事件中的8起。透过这一段段文字.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当下某些地方官员无视国家法律和对党的政策阳奉阴违的严重问题,还看到了我国的农民群体正在走向觉悟与成熟,真正成为加强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侯开荣 《创造》2004,(7):47-47
枯槐聚蚁,秋水鸣蛙,胡长清、成克杰们的前仆后继落马翻船有其体制根源.但是,在腐败的问题上,人性的弱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起了作用的.许多情况下,腐败的原因不在于贫穷而在于贪婪,在于人的欲壑难填."半推半就"、"再多也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