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聂晶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3):126-128
监狱除正式群体外,在民警队伍中还存在着非正式群体。监狱民警队伍中的非正式群体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基于不同原因而形成不同的非正式群体。监狱民警队伍中的非正式群体对正常的民警管理既会产生积极作用,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应正确认识和引导监狱民警队伍中的非正式群体。  相似文献   

2.
余飞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6):140-143
监狱民警专业化是提高民警社会地位和改造质量的重要条件。针对民警专业化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专业评判标准出发,认为当前的监狱一线民警职业亟须专业化。若要实现监狱一线民警的专业化,就必须要求监狱民警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为此本文提出了9个专业发展指标供监狱一线民警专业成长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监狱民警职业倦怠现状及调适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监狱民警作为特殊的社会职业,紧绷的工作环境使得监狱民警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压力。职业倦怠,这种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的心理症状,正悄然向我国监狱民警袭来,且呈蔓延之势,严重影响监狱民警的职业行为及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到刑罚执行的效果、维护社会稳定的职业功能。因此,分析监狱民警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发掘预防和调试途径当前一个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罪犯和监狱民警在监狱运行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罪犯人权与监狱民警的权益保障都是实现人权保障的共同需要。因此,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要保障罪犯人权,也要关注监狱民警的权益保障,两者是处于同一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罪犯人权与监狱民警的权益保障实现了,才能确保刑罚执行和监管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葛炳瑶 《中国司法》2002,(11):12-13
最近,我们正在不断反思、深入思考监狱机关如何确保公平、公正、文明执法这一问题。我们认为,监狱机关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落脚点要放在依法治监和提高改造质量上。监狱是维护国家稳定、巩固国家政权的国家机器,只有严格依法办事,才能更好地贯彻党的监狱工作方针,切实履行惩罚与改造罪犯的法定职能,维护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只有严格依法办事,维护好监狱和监狱民警的尊严,解决执法上的腐败问题,才能使我们这支队伍在新的环境下保持本色。严格执法是监狱工作最基本的底线要求…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监狱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现代监狱民警履职过程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何加快监狱民警素质建设进程,提高履职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试就提高监狱民警履职创新能力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提高监狱民警履职创新能力的目标定位 监狱民警履职创新能力是指监狱民警在依法履行刑罚执行、狱政管理、教育改造等职责过程中所形成的创造性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和水平。它是监狱民警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监狱民警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和监狱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新形势下监狱民警的履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监狱民警的政治能力、学习能力、竞争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时代和实践的发展给我们监狱民警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解决当前监狱民警队伍激励机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已成为迫切而又重要的现实命题。监狱实施监狱民警绩效考评作为现代监狱警务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其目的就是为了准确评价监狱民警的业绩能力,在激励投入得到合理回报的情况下,真正全面、科学、可持续地去满足一线和科室监狱民警高层次性心理需要和当前“没有满意”的激励性心理需要,激发监狱民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监狱民警工作效率,促成监狱民警自我价值和监狱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8.
采用社会支持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403名监狱民警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是影响监狱民警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30岁~39岁年龄段民警与前后两个年龄段相比,表现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更低和更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应对压力。文化程度越高的监狱民警获得的客观支持越多,且更多地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来应对压力。已婚监狱民警比未婚和离异的民警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但却更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应对压力。女性民警比男性民警更善于利用社会支持缓解心理压力。此外,积极应对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女子监狱结合本单位实际,根据女性罪犯的心理、生理特点,改造特征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转变观念,积极实践和探索女犯改造工作的社会化方法和途径,逐步走以监狱民警为主,监狱民警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路子,初步实现了改造力量、改造手段、改造内容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监狱系统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有效遏制了监狱系统腐败现象的蔓延势头,但监狱民警违法违纪案件的发案率仍较高。本课题以世界著名反腐败专家罗伯特·克利加德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法学教授艾若·孟德斯各提出的“腐败方程式”的运行方式为着力点,紧抓监狱系统的腐败现象的源头问题,深入剖析监狱系统腐败现象的表现及其原因,探索治理腐败问题的有效对策,进一步推动监狱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A key problem in trying to manage diverse societies is finding social policies that will be acceptable to all individuals and groups. Studies suggest that this problem may not be as intractable as is often believed, since people's acceptance of policies is shaped to an important degree by the fairness of the procedures used by authorities to make policy. When policies are fairly made, they gain widespread support, even among those who may feel that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policy for them or their group are undesirable or even unfair. These findings support an optimistic view of the ability of authorities to manage diverse societies. On the other hand,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ability of procedural justice to bridge differences among individuals and groups may not be equally strong under all conditions. People's willingness to accept policies is more influenced by procedural justice judgments when they identify with the society that the authorities represent and view them as representing a group of which they are members. They are less influenced by procedural justice judgments when they identify more strongly with subgroups than with society and/or view the authorities as representatives of a group to which they do not belong.  相似文献   

12.
13.
从打事实到打证据到打规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些日子,一位基层法院从事民事审判的朋友告诉我说,自从4月1日实行了新的证据规则后,说原告们不懂法律吧,律师们怎么也一下子不会打官司了,他们那里一审民事案件原告的败诉率陡增了30%,原因何在?倒不是原告们证明不了自己的权利,而是他们的证据和举证方式总是不够标准,不够完美。我听了也深有同感,尽管按过去的方式,按普通百姓的正常思维方式来看,原告们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自己的权利,但按“新法律人”...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与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领域中引人关注的重要现象。这一现象以两种形式八种表现存在于当今世界经济之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柄双刃剑,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有着积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舞障各国的消费健康和国民生命安全,同时也会被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利用,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严重阻碍。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必须熟知世贸组织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则,尽量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建立必须的预警机制,充分利用双边与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白冬 《法学杂志》2012,33(2):113-118
如实回答与沉默权作为一项具体的法律制度属于"人造之物",具有特定的功能。从功能主义出发,梳理如实回答与沉默权在各自不同诉讼结构中的功能性作用,说明其影响诉讼结构之机理。如实回答与沉默权亦是"文化之物"。通过文化解释,剖析如实回答与沉默权所蕴含的价值判断,回答了决定二者废与立的决定性原因。功能主义分析与文化解释的相互补充性的阐释,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蔡宝刚 《法学论坛》2003,18(1):41-46
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和法律变革的时代主题 ,社会经济的知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的权力化 ,引起了构成法律基本要素的“理”即生产方式与“力”即国家权力的相应变化 ,进而引起了法律的知识化发展趋势 ,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法律更具有合法性 ,未来法治的重心应是加强知识的法律化和法律的知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
Regulatory change is driven by competitive struggle. Regulatees struggle with each other for customers and with regulators to lessen the burden of the rules being enforced. Regulators compete for regulatees and for the confidence of custome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Competition among regulators is imperfect. Along with better rules, new entrants must offer reputational capital, financial strength, and recognized enforcement powers. These entry requirements have supported a secular expansion of government suppliers relative to private suppliers. Principal-agent conflicts inherent in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establish incentives for this expanding sector to produce regulatory services of poor quality. Finding ways to make top government regulators economically accountable for acts of misregulation is a critical problem.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