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文化交流是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决定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具有“源头”、“缩影”与“朝圣”等其他地域文化所不具备的特点,以河南境内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以中原文化引领与提升两岸文化交流,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节。对亿万河南人民来说,2011年的春天充满喜悦和希望——中原经济区正式纳入全国“十二五”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是对河南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件大事。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否开好局、起好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肩负重要责任、重大使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准确站位、主动融入,强化职能、发挥作用,努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好的思想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根,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和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刻指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省九次党代会明确作出了推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部署。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具有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地位超脱的独特优势,是服务文化强省建设、推进中原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应勇于担当、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4.
蒋光宇 《奋斗》2012,(1):63-63
奥古斯特·罗丹是法国的著名雕塑家。为了创作大作家巴尔扎克的雕像,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可谓千辛万苦,竭尽全力。那天已近黎明.罗丹在工作室里终于结束了最后的一刀。他站在雕像四周反复观察.凝神打量:巴尔扎克身着一件宽袖的睡袍,两只手在胸前叠合着……看了一阵子.他喜上心头.不禁自言自语:“这很可能是代表自己创作风格的经典之作啊!”  相似文献   

5.
“开漳文化”亦称“开漳圣王文化”、“圣王文化”.源自一千三百多年前以陈元光为代表的中原府兵开创漳州的历史,从广义上而言代表”闽南文化”,与”妈祖文化”、“闽王文化”共同构成福建最具影响的三大传统祖根文化。它是漳州历史文化形成发展的根基和核心,也是维系海内外同胞亲情乡谊和民族感情的重要精神纽带。据了解,在台湾地区有漳籍同胞800多万人,有供奉陈元光的寺庙就有300多座.每年都有众多的台湾同胞组团到云霄寻根谒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开漳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功能,集中体现在泛闽南语系经济圈的经贸关系上。  相似文献   

6.
中原文化树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对于中原乃至中国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年份。这一年,悄无声息地发生了一件大事:一种外来文化完成了同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嫁接。  相似文献   

7.
高树印 《学习论坛》2007,23(4):64-67
与经济发展一样,文化发展也是有路径依赖的。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用民族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最能体现河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是“中”,河南“中”文化为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之精髓。由河南“中”文化孕育出来的红旗渠精神和焦裕禄精神,已经成为河南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原崛起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河南“中”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文化,对和谐中原建设有重要作用。但是,弘扬河南“中”文化,发挥河南“中”文化对和谐中原建设的作用,必须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认清河南在历史上所形成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这是因为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古代称为“中州”,亦称之为“中国”。建设中原经济区,并不仅仅是进行经济发展,而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飞跃,它离不开必要的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9.
言青 《学习导报》2008,(6):63-63
得中原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在吉都郑州这块文化沃土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是一次品牌文化的展会,好书如云,论坛精彩。“在全民阅读中关注新农村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民阅读水平”、“推进阅读,撬动中国教育改造”、“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阅读,全民行动起来”,为全民阅读营造出浓厚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
言青 《新湘评论》2008,(6):63-63
得中原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在吉都郑州这块文化沃土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是一次品牌文化的展会,好书如云,论坛精彩。“在全民阅读中关注新农村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民阅读水平”、“推进阅读,撬动中国教育改造”、“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阅读,全民行动起来”,为全民阅读营造出浓厚的氛围。  相似文献   

11.
漯河市郾城区地处中原之中,为上古偃姓诸侯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如何发挥文化的软实力作用,做活文化事业这篇大文章,是郾城区委、区政府,尤其是文化工作者着力抓好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2.
触摸夜郎魂     
夜郎文化是中华民族光辉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时间之久,影响之大,值得贵州人为之骄傲。中华文化是多元的,当汉文化在中原兴起时,边疆地区也出现多种民族文化,夜郎则是“西南夷”文化的代表。所谓“西南夷”,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部书,翻开它,你可以找到河南历史上任何一位文化名人,你可以查阅河南历史上任何一件文化大事,你可以掌握中原文化的发展历程,你可以看到河南历史上出土的任何一件文物,你还可以综观河南省各地的民风民俗,查询河南人或外省人描写河南的书目。3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撰稿,季羡林、张岱年、任继愈、冯骥才等国家级专家担任学术顾问,从立项策划、组织撰稿到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14.
2009年的新春佳节刚刚过去,一股来自中原大地的强劲春风.为深陷金融危机的香江之畔、濠江之滨送去了融融春意。2009年2月15日至20日,中原文化港澳行暨2009豫港澳投资贸易洽谈会相继在澳门、香港举行。一台台文化经贸大戏轮番上演,从中华功夫卫星电视频道开播到河南民俗艺术展,从《术兰诗篇》的精彩上演到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的主题演讲,河南与港澳之间这次“春天的交流”,博得了阵阵喝彩,收获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5.
河洛文化是产生在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但是,“河洛居天下之中”,它又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源头之一,所以,河洛文化不仅是中原文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主体文化。与我国其他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闽粤文化等不同,河洛文化表现出了明显的主导性,它与中华民族文明的关系更为紧密,经过十三个朝代的升华,它把中国的古老文明润泽到全国大地。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中共重庆市委三届六次全委会决定实施“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2008年,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重庆;2009年,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一行来渝参加“重庆·台湾周”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分别会见了连战和吴伯雄.为渝台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10月,“重庆抗战历史文化参访团”访问台湾。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河南时的讲话精神中,省委书记郭庚茂提出坚定总坐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并将六大保障纳入其中。中原文化资源丰富,是河南进行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中原更出彩的突出优势,因此郭庚茂书记提出我省应立足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挥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三个总”的战略谋划为中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明,吾豫为最。”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极为丰厚的历史积淀与宝贵的文化财富。纵观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文化长期引领着时代潮流。当今的中州大地,中原经济区建设蓄势待发,与时俱进,努力传承与创新中原文化,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9.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6,(12):47-48
宁夏古代体育 宁夏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和发展的地区.汉族人民与各少数民族在贺兰山与黄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上不仅创造了“河套文化”的历史文明,而且在贺兰山中留下了大量古文明的记录。即被后人称为“天书”的贺兰山岩画。这些岩画中。为今人留下了大量古代人类的体育信息。诸如骑射、械斗、围猎等图像岩刻作品,都可以视为一种军体和劳体活动的生动写照。在古代,宁夏人有习武的传统,回汉人民村村练武。人人身强力壮,故以武功成大业者代不乏人,如秦汉间的蒙恬、梁统,隋唐时的梁师都、韩游环,宋夏纷争中的“韩范”(韩琦、范仲淹)和元昊等人。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正确处理建筑、景观、美不胜收。近日,辽宁省原副省长赵新良做客色”这一主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要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环境的关系,使我们的城市各美其美、“阳明茶座”,就“建筑文化与城市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