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婉  吴泗宗 《求索》2012,(3):56-58
本文在KAP模型的扩展模型知情意行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零售百货消费者认知对其惠顾与口碑传播意愿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明确了消费者百货店认知的概念,并在消费者百货认知的基础上构建了零售百货消费者认知的产品认知、店址认知、服务认知、促销认知、价格认知及环境认知六个维度;在情的构建了店铺印象、信任两个维度、在意的维度构建了场所认知维度;最后在"行"的维度上构建了惠顾与口碑传播两个维度;在模型中,知信情意四个维度是正相关关系,且顾客介入会对知情维度间关系起到调节作用,自我效能会对情意间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娟  侯俊军 《求索》2015,(3):89-93
传统的定价模式大多未能跳出"由厂商定价"这一基本前提。基于Priceline.com的消费者定价模式将定价权让渡给消费者,使得价格最大程度接近消费者的预期。随着市场经济及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于Priceline.com的消费者定价模式愈显示出其巨大的收益性。然而,目前对此定价模式及其适应性的研究并不多,因此,讨论这种定价模式的适应边界和营销绩效就显得尤为重要。经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就基于学生这一群体而言,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这一变量在基于Priceline.com的消费者定价模式和企业市场营销绩效中起调节作用;且当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越高,基于Priceline.com的消费者定价模式对企业市场营销绩效的影响越优于厂商定价对企业市场营销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质兼美的乡土文学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域景物、民风民俗、风土人情对民族地区中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以提高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文学素养为例,寻找乡土文学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影响力,探索提高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文学素养的途径,从而为提高民族地区中学生文学素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贾继南 《前沿》2013,(15):169-170
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来到民族院校进行外语教学.面临中西文化差异与普遍偏低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外语水平等状况,外教与少数民族大学生课堂上的跨文化交际适应并不顺利.本文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个案,选取美籍教师与部分蒙古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就蒙古族大学生与外教课堂上的跨文化交际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依据2007年对北京、郑州两城市1156名中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资料,利用频数和频率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虚拟变量多元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学生冲动性购买倾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做了量化研究.研究发现: (1)中学生冲动性购买倾向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中学生的个人因素、家庭背景、学校因素和媒体因素等,对于中学生的冲动性购买倾向,均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澳门大中学生在面对压力所采取应对方式的差异情形,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及心理防卫方式量表研究发现,大学生与中学生的压力来源差不多,以学业、人际关系及社会问题为主,而大学生的压力比中学生的压力高,其中中学生的压力以角色期许为最高。研究还显示大、中学生在应对压力的方式不同,中学生以情绪调适为主,其次是解决问题,而大学生则先以解决问题为取向,然后才是情绪调适。  相似文献   

7.
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笔者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介绍了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针对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方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跨境民族学生既是少数民族成员,又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其民族认同存在身份的双重认同,其民族认同及文化融合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在此以437名佤族中学生为被试,研究了佤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结果表明,佤族中学生民族认同主要包括认知、情感、评价和行为等四方面,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性别、年级、社会文化环境及语言的影响。此外,佤族中学生的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之间呈高度的正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存在双重身份认同理论负相关现象。  相似文献   

9.
生活世界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土壤.在生活世界中,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面临诸多困境,如何才能重建大学生的信仰,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命运的大问题.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应针对人生信仰、道德信仰、政治信仰等不同层次,进行灵活教育.将大学生信仰教育融入生活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0.
郭水兰 《桂海论丛》2007,23(5):9-11
文章针对我国理论界"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揭示它们的根本缺陷,以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为理论依据、以人与自然的历史发展为事实依据,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反思人类社会和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把人类中心主义客观地分解为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并通过对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比较,明确了从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必然性.最后论证了科学发展观与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报告是对穗、港、澳青少年压力释放及形式的实证研究.调查发现,在面对压力时,三地青少年普遍倾向于采取情绪调适的释放方式,社会支持和合理化是穗、港、澳三地青少年都较少选择的压力释放策略.大学生群体比中学生群体更多使用问题解决的释放方式.  相似文献   

13.
李茜  杨青 《前沿》2013,(11):109-112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微博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与情感表露的一个主要平台。本研究通过对全国高校大学生微博内容的整理,从社会、个人和积极、中立、消极五个维度分析了当代高校学生微博内容的特征,结果发现大学生微博以表达个人事件为主,在情感倾向上以中立倾向为主。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在社会热点事件的评论中,名人微博观点和普通他人观点是否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结果发现针对不同的社会事件,大学生群体会表现出不同的趋同倾向,说明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理性、独立的群体。  相似文献   

14.
李燕玲 《传承》2009,(8):158-159
文质兼美的乡土文学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域景物、民风民俗、风土人情对民族地区中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以提高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文学素养为例,寻找乡土文学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影响力,探索提高广西民族地区中学生文学素养的途径,从而为提高民族地区中学生文学素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业余时间的行为取向,是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依据。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业余时间行为倾向呈现多元化和积极向上的特点;同时,因性别、学校类别和学校所在地区的不同,大学生业余时间行为倾向存在显著差异。针对调查出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6.
曹斌 《前沿》2014,(7):166-169
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生态文明”,在大学生中开展基于生态文明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的精神要求,也是新形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要求。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等问题,从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出发,提出了生态文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依据生态文明创新性地提出了自然观、生命观、发展观、民族观、宗教观和祖国观的“六观”教育,分析了民族院校开展“六观”教育的特殊优势。基于生态文明视阈下“六观”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补充和完善,民族院校为这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坚实的研究平台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本文希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提高民族院校该项工作的实效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亲属研究是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人类学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在人类学的发展历史中,不同时期与理论流派的学者在方法论、知识论乃至本体论方面常有着不同的关怀重点与见解,说明了亲属概念的复杂性。受到社会科学反思运动的影响,美国学者大卫·施奈德(David M.Schneider)于1984年出版《亲属研究批判》一书,严辞批判西方亲属研究充斥着西方人"血浓于水"的"民族中心主义偏见",以西方的文化观点为理论架构来审视与建构非西方社会的"亲属"。大卫·施奈德的批判被视为是新旧人类学的分水岭,带动了其后西方社会科学亲属研究的全面反思与转向。相较于西方学者,两岸中国学者的亲属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承袭了西方民族中心主义偏见,同时也在观念上存在着汉文化民族中心主义偏见,从而形成了一种双重性偏见。而台湾泰雅族与云南大理白族亲属研究可以说明这种双重偏见存在的事实。因此,中国人类学的亲属研究,需要诸如大卫·施奈德式的深刻自我反思,来进一步探求不同文化人群的"亲属"。  相似文献   

18.
崔绍忠 《思想战线》2011,37(2):73-77
女性主义经济学源于女性主义与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碰撞和理论交锋。女性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关于性别的文化社会信仰对经济学的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男性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念从根本上影响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从而使其价值论、本体论和认识论呈现出了男性中心主义倾向。女性主义经济学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价值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庸的社会建构主义认识论,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虽说人生面临着诸多选择,或者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集合。但是,关键性的选择只有几步,而职业的选择便是其中之一。大学生正确地选择职业,不论是对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还是对大学生拓展奋斗领域,实现自身价值,都具有积极意义。研究和探讨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引导他们走出择业困境,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她们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的实力,是大有必要的。一民族女大学生的择业倾向所谓择业倾向,就是指民族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问题上的种种心理活动和行为意向,它是民族女大学生自我价值取向在职业选择领域内的表现形式,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在反思文艺学学科的论争中,主张回归文学学的学者揭露了已有文艺学研究的文学中心主义的倾向,但没有走上克服文学中心主义的正路;以文学学代替文艺学体系而又依然将该学科称为文艺学,无疑把文学中心主义推向了极致,这不是矫正,而是错上加错。因此我们有必要矫正文学学对文艺学的僭越,与此相应,重新出发的文艺学建构也应警惕本质主义的复辟、宏大叙事的异化以及文学中心主义观念,让文艺学真正回到多元共生的文学艺术本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