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先宁 《团结》2012,(6):51-5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社会、资源、环境和发展四位一体相协调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的庞大系统。从特殊生态地位、国土安全、区域地缘政治及国家总体战略布局看,青藏高原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青藏高原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到青藏高原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关系到我国的国土安全与社会稳定;关系到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及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生态:迟说不如早说●本刊记者陈畅鸣这已经是一个再也不能不说的严峻话题: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中国大陆正面临着来自西部生态的威胁。涉及青、藏、甘、川、滇五省区,占我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青藏高原,往往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在绝大多...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腹地,一颗“绿宝石”闪闪发光,这就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4.
占我国冰川面积46.7%的青藏高原冰川正以年均7%以上的速度萎缩。专家预测,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未来青藏高原冰川的退缩将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5.
《瞭望》2010,(49)
在全球气候最敏感区域之一的青藏高原诞生并实施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政府法规,不仅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使得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在法律层面上因为气候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6.
“信息库”的意义和作用 如同现今极地那样,我国青藏高原存在过第4纪大冰盖吗? 大凡重要的科学论题,需要人们长期进行探讨辩诘,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获得新论据,方能突破原有认识的局限,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 本世纪30年代起始,国内外学者围绕以庐山为代表的我国东部中低山地是否存在第4纪冰川,争论尖锐,久久不息。如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者们又就青藏高原“第4纪大冰盖”问题展开热烈探讨。 关于青藏高原的“大冰盖理论”由来己久,从30年代到60年代,国内外不少学者主张过或表示过类似  相似文献   

7.
于滨 《瞭望》1997,(39)
中外藏学研究成果表明:藏汉关系历久弥坚●本刊实习生于滨“民以食为天。作为每个现代人必不可少的饮食主体———小麦,最早是由青藏高原流传到黄河流域的;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被人们所熟知,然而大禹的故乡就是现在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宗教...  相似文献   

8.
梁娟 《瞭望》2001,(Z1)
“在那遥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总要回头留恋地张望。”西部歌王王洛宾这首驰名中外的民歌几乎家喻户晓,然而这位草原上的好姑娘所在的青海省却显得那么地遥远。青藏高原粗犷的自然风光,神奇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正如美丽羞涩的少女“养在深闺人未识”。 西部大开发这股温柔的春风轻轻唤醒了沉寂了多年的青海高原。 青海是地处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省份,她有着东部发达地区所没有的原始的草原风光、多民族的民俗风情和藏传佛教等宗教信仰。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湖…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6,(25)
天路列车往返于青藏高原,几代人的梦想和重托被坚实的铁轨举起。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的开通,将彻底结束占全国八分之一国土面积的西藏自治区不通铁路的历史。随着铁路开进青藏高原,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将加速这块古老土地的现代嬗变,低成本、大运能、全天候不间断的铁路运输,将进一步激活青藏高原的内在活力,让古老的高原更加开放,更加生机勃勃。这是青藏高原发展的历史契机,神奇的天路注定要成为青藏高源加速迈向现代化的澎湃动脉。  相似文献   

10.
构想“南亚大陆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为青藏高原的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南亚大陆桥的构建奠定了现实基础。“南亚大陆桥”极具战略价值,不仅有利于构筑和完善我国铁路南北、东西大通道,打通中国西南、西北出海口,而且对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将产生重大战略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连绵起伏的中条山下,横卧着一片浩荡的湖水,这就是著名的山西运城盐湖。相传早自先秦时,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百里盐湖煮水制盐了。 盐湖,不象淡水湖泊那样水产丰富,四周也没有婀娜多姿、诱人观瞻的花草树木,远看只是平淡无奇、兴味索然的一片黑水白滩。但它却吸引了许许多  相似文献   

12.
揭开“世纪之谜”徐鸿伟梁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第三极”,世居在这里的藏族同胞为何能长期保持强壮的体魄、较低的高原病患病率?这曾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关注。最近,这个谜底已被我国医学专家揭开。这项课题的负责人青海省高原医学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3.
宋晓军 《党政论坛》2008,(22):50-50
“餐刀插进了热蜂蜜”——这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听到的有关青藏高原成因最形象的比喻。“餐刀”指的就是相对坚硬的印度洋板块,而“热蜂蜜”指的是相对柔软的青藏高原板块。  相似文献   

14.
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传统的定量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对我国各省市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中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以上海、广东两地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得分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处于全国的较高水平。东北地区与中部地区,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我国的中间层次,其中有些省的可持续发展还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位于我国西部的西南、西北及青藏高原区,其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处于较低层次。因此,我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不同的模式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去年《瞭望》杂志一篇文学的开头这样写道:“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大地,地势西高东低,青藏高原与珠江三角洲,落差几千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却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西部贫困省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别也大得惊人。”  相似文献   

16.
草原是我国的重要自然资源,占国土面积的40%,约60亿亩,是耕地面积的三倍,分布在从青藏高原到大兴安岭间的广大西部北部地区。这里有十几个少数民族和266个牧业、半农半牧业县(旗)。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草原都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生态功能,并且,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对于保证边境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安全,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牧区积极推进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落实,通过以定居为主要内容的配套建设,走建设养畜的道路。在自然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经过广大农牧民和畜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与此同时,牧区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诸如生态环境恶化、生产结构单一等,急需研究解决。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帷幕已经拉开,而我国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西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北部、青藏高原、祁连山以西、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绝大部分处在西部开发的范围中。确保牧区可持续发展,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中更显紧迫。草场退化严重牲畜质量下降牧区经…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经济带如何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造"青藏高原经济带",最大的担忧仍然是生态安全。青藏高原是人类仅存的几块"最后的净土",一旦大规模开发,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势必会给高原生态带来重大影响。这个问题若无好的解决方案,开发就提不上日程。  相似文献   

19.
中铁五局集团电务公司青藏项目部承建的青藏线通信T3标段纳赤台——五道梁段近200公里铁路通信光缆工程,位于青藏高原海拔3575-4767米地区,区内寒冷干燥,气候多变,气压低,含氧量少,太阳辐射强烈,风沙大,方圆数十公里难见人烟。面对施工管段海拔高、施工难度大、自然条件恶劣的实际情况,公司党委紧紧抓住施工生产和员工生活保障的重点、难点、特点,开展了以“青藏高原党旗红”  相似文献   

20.
文盾 《瞭望》1987,(2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春风吹到了青藏高原。素有“聚宝盆”之称的青海柴达木盆地,开发建设的速度空前加快了。年产100万吨矿石的大型现代化的铅锌矿,仅用4年多的时间,就在海拔3100米的锡铁山上建成了;乾隆年间始末的茶卡盐湖,去年食盐产销量近50万吨,等于解放初期的140倍,今年又将翻番,氯化钾储量占全国97%的察尔汗盐湖,年产20万吨的钾肥厂已于去年5月1日开工兴建,年产80万吨的二期工程已经提前列项准备建设,这标志着我国农用钾肥紧缺的局面在不远的将来可根本扭转;我国最大的石棉生产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