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国家在制订和施行各项经济发展策略、落实相关政策时,要全面考虑各个民族的实际情况,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同时也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攻坚力度,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极大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广西实现"两个建成"目标贡献力量。一、少数民族地区落实教育扶贫攻坚的必要性首先,有利于转变少数民族群众思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建特区已经8年过去了,海口市、三亚市高楼林立,霓虹闪烁,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当我们离开繁华的闹市,走进五指山区,我们的脚步却越来越沉重。在茅棚草会中围着三块石头一口锅的黎苗同胞依然在贫困中唉声叹气。目前,海南省尚有60余万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而这60万贫困人口大部分散布在海南岛的中部山区,其中黎族、苗族同胞又占总贫困人口的绝大多数。重点解决山区黎苗同胞的贫困问题已经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打仗,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目标,知已知彼,然后才能百战不殆。同样,扶贫攻坚最重要的也是要找准对象。对象不明,扶贫虽…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步伐也随着国家整体经济格局的推进而得到不断加大加快。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卫生医疗发展状况如何,这是一个关系少数民族人民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整体发展的重要标志。实际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医疗卫生两者关系十分密切,经济的发展对医疗卫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医疗卫生的发展与否对前者本身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从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角度而言,贵州省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简陋、经费紧缺、人才匮乏,群众缺医少药,因病致贫面不断扩大,成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一个制约因素。 笔者最近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自治州等民族地区调查,走访了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机构,与医护人员、群众等交谈,所见所闻,令人忧虑。 一、医疗卫生事业经费严重短缺,投入不足,欠帐大。 贵州是经济不发达省,1993年财政收入56.2亿元,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全省86个县约有60个县财政入不敷出,靠国家补贴;有2/3的县卫生经费90%以上用于人员工资。1993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408亿元,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人均卫生费用44元,其中卫生事业费20676万元,仅占财政支出的3.4%左右,人均6.07元,均低于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对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非常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尤其1986年组织工作队直接深入各个贫困县进行扶贫工作以来,成绩显著,深受各族同胞的欢迎。但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以及这些地方条件太差,加之一些扶贫对策欠妥。因此,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效益很不相同。如何把贵州的扶贫工作搞得更好,使民族地区尽快脱贫致富,这是当前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七五”期间贵州省扶贫工作,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八五”和今后十年如何巩固现有的扶贫成果,并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向更广的领域铺开,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下面就贵州省“七五”期间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作一简要回顾,并就今后十年的扶贫工作做一些粗浅构想。  相似文献   

6.
7.
东方市是一个集有汉、黎、苗等多民族的县级市,总人口34万,其中黎劳人口7万多人,划辖8个乡镇。东方少数民族教育起步晚、起点低,一直是本市“两基”教育的难点。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热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土的大力支持下,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明显好转,落后状况不断改善,一些乡镇“普九”工作已通过省教育厅及有关部门的评估验收。但是,东方市的少数民族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一、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及问题东方市近几年来对发展教育比较重视,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全市属学校现有完全中学4所(其中市区…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地区信贷精准扶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精准扶贫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让信贷资金真正投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精准扶贫,关键是要通过建立信息网络完善目标瞄准机制,在此基础上改革信贷扶贫管理体制和建立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银行信贷扶贫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贵州是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士家、彝、讫佬、水、回、白、黎、壮、毛难、瑶、蒙古、满、土、东乡、仫佬、羌、京、藏、景颇、傣等23个,其中苗、布依、侗、土家、彝、瑶、回、白、水、仡佬等民族,是贵州的世居少数民族.全省少数民族的分布存在着多层次的聚居区和杂散区.迄今为止,有3个自治州和11个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口为13319100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1.3%;其中汉族5797853人,占全省汉族总人口的27.41%,少数民族人口7521247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66.94%.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第一层次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相对而言,非自治地方是少数民族的杂散  相似文献   

11.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除汉族外、有苗、布依、侗、彝、回、仡佬、壮、水、瑶九个少数民族及一些待识别的民族共同体。全省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百分之二十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居全国第六位,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还多,在全国各省(区)中居第四位。全省现有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个自治州和六个自治县,其中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水族自治县。实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点八;实行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点五。全省九个地、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农有农用、农有公用、公有公用、公有农用的变革历程。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旨在分析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地制度的历次变革及意义,指出土地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完善贵州农地制度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地区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十二五"以来,贵州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溧阳市属于苏南经济发达地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有27个少数民族,568户788人。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家庭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快的提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属于贫困户。在这些贫困户中,女方大多是80年代末和90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加强领导、减轻负担、增加投入、科技扶贫、部门承包、配套服务、以工代赈、兴办实体等措施,经过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按照“七五”期间国务院确定的解决温饱标准,已基本解决了贫困地区大多数群众的温饱问题。 但是,按农民人均纯收入300元计,1992年贵州省46个贫困县还有800多万贫困人口,190多万人和丹寨、睛隆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这些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低的多灾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仅麻山和瑶山地区就有30多万贫困人口生活在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的极贫状态,46个贫困县还有360多万人饮水困难,230个乡不通公路,70%的村不通电,成年人文盲、半文盲率高达36.7%。据1993年对30个极贫乡调查统计,1992午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97元,人均占有粮仅180公斤,吃返销粮的农户高达46%。  相似文献   

16.
指出贵州少数民族干部状况存在着数量不够、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术干部少等问题,指出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政策、方法和措施,逐步建立起适合时代要求和民族地区需要的干部人事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将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提出:“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扫除文盲在内的城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各种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要求全国要在一九九○年以前以多种形式基本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经济比较发达、教育基础较好的地区,要争取提早实现。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供研究。  相似文献   

18.
建省前的1987年,少数民族各市县基本上都是海南的落后地区。建省以后,少数民族地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不少市县已迈入了经济发展的先进行列,昔日贫困落后的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6-8月,我们对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工作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汇报如下:一、八年扶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海南有三亚、通什、白沙、东方、琼中、乐东、陵水、保事等9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市县。建省前的1987年少数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9.3亿多元.人均9366元,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1.…  相似文献   

19.
略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彭英明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解放以前,各少数民族人民处在反动的统治之下,生活十分困难,生产力极不发达。解放以后,消灭了剥削压迫制度,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翻身作主,生活提高,但仍未摆脱困难状况。自党的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20.
民族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关键,在教育事业的深入推动下,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才能进一步解放。推动民族区域发展、提高少数民族民众的生活水平是民族教育的最终目的。纵观国内民族教育的实践行为,多是为教育而教育,客观上形成了以过程导引目标的教育发展思维。民族教育的环境较为特殊,有语言、自然环境、经济等多种条件限制,民族教育的发挥空间有限,因此现实条件制约下民族地区的教育更需要多向思维,才能取得更加突出的教育成果。目标导引过程,民族教育必须围绕以上目标来开展,才能取得更加积极的教育成效,本文以此为思路,从民族教育的目地出发对民族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逆向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