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贫困县域脱贫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云南贫困县域现状及成因 中国政府从1986年开始对贫困地区实施扶贫开发计划,每年投放大量扶贫资金。据测算,五年里云南省用于贫困县的各项扶贫资金达100多亿元,平均每人近100元。此外,国家和省政府还对贫困县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性扶贫,包括组织建设、科技扶持、横向对口支援、职业培训等等,足见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但一些地区的贫困现象仍十分严重,有的贫困县脱贫不稳固,出现了脱贫后又“返贫”的现象。国家扶贫办曾经把全国325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分为东、中、西三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33个贫困县的状况明显改善,中部地区137个贫困县的贫困状况有所缓解,西部地区158个贫困县大部分依然严重,出现了难以理解的贫困“刚性”。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是一个贫困大省,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的扶贫工作十分重视。经过几年的努力,贵州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任务仍然艰巨。近日,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就贵州省的扶贫工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刘方仁说,按国家“87”扶贫计划的标准衡量,1993年,贵州有贫困人口1000万,贫困县48个。通过  相似文献   

3.
全力搞好定点扶贫工作农工党中央咨询服务部1994年,经国务院扶贫开发办批准,贵州省大方县定为农工党中央定点扶贫县。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由于气候和交通方面的原因,该县有21万人生活在温饱线之下,属全国国家级贫困县之一。承担定点扶贫任务后,我党中央副...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目前的31个贫困县中有21个县是少数民族贫困县,在另外的10个贫困县中,少数民族贫困乡也占相当比例。因此,贵州的贫困县基本是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它陷入了粮食——人口——生态的恶性循环中。要根本改变民族地区的贫困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1,(10)
正中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毕节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而赫章,正是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和试验田。中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毕节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作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以及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的扶贫工作是在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下达后,在省委、省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开展起来的。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全省31个贫困县中,榕江、务川、三都、荔波、罗甸、独山、毕节、兴仁、六枝9县率先越过温饱线、转向区域性经济开发;全省贫困县的工农业总产值明显增长、贫困人口减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加强领导、减轻负担、增加投入、科技扶贫、部门承包、配套服务、以工代赈、兴办实体等措施,经过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按照“七五”期间国务院确定的解决温饱标准,已基本解决了贫困地区大多数群众的温饱问题。 但是,按农民人均纯收入300元计,1992年贵州省46个贫困县还有800多万贫困人口,190多万人和丹寨、睛隆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这些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低的多灾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仅麻山和瑶山地区就有30多万贫困人口生活在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的极贫状态,46个贫困县还有360多万人饮水困难,230个乡不通公路,70%的村不通电,成年人文盲、半文盲率高达36.7%。据1993年对30个极贫乡调查统计,1992午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97元,人均占有粮仅180公斤,吃返销粮的农户高达46%。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592个贫困县8000万人口中,云南省有73个,陕西省50个,贵州省48个,四川省43个,甘肃省41个,河北省39个,山西省35个,内蒙古自治区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9,(21)
<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江苏省与陕西省、青海省的西宁市和海东市、贵州省的铜仁市3省4地75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江苏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不同对口地区实际精准施策,发挥比较优势,深化交流合作,助力脱贫攻坚,着力改善民生,为推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与对口帮扶地区的共同努力,2017  相似文献   

10.
《创造》2018,(9)
正会泽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会泽县农业局在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中,围绕"短能有效增收脱贫,长能稳定致富不返贫"目标,抓实产业扶贫和技能扶贫,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形成了"村有产业,户有项目,人有薪金,年有分红"农业产业扶贫新格局。为云南省乡村  相似文献   

11.
一、成效与现状 贵州省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从1986年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了扶贫开发工作。九年来,贵州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国家机关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扶贫方针政策,结合贵州实际,积极探索、实践适合我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路子,采取了“加强领导、减轻负担、增加投入、兴办项目、以工代赈、温饱工程、部门承包、智力开发、科技扶贫、社会扶贫”等重大举措,经过各级各部门和贫困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现了由单纯分散救济式扶贫向综合配套开发式扶贫的转变,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初步实现了“三个改善、一个增强”。 1、贫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贫困县财政状况有了初步改善。据31个贫困县的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138元上升到1993年的335元,增长1.43倍;粮食产量由22.3亿公斤增加到28.7亿公斤,增长28.7%;县级财政收入由1.79亿元增加到6.23亿元,增长2.48倍。 2、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初步改善。“七五”以来,在国家以工代赈政策的扶持下,我省组织贫困地区的农民投劳投资,大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986年到1992年,全省利用粮棉布、中低档工业品以工代赈,新建改建公路6967公里,使沿线400多万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1,(24)
正刺绣、银饰、蜡染、民族医药、古法造纸、民间演艺……在贵州的众多乡村,文化产业在助推脱贫攻坚后,又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我国进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崭新阶段。乡村振兴,文化不可缺位,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贵州省2016年启动实施文化产业扶贫"千村计划",累计扶持贫困县(区)文产项目54个,率先在全国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路子。  相似文献   

13.
“七五”期间贵州省扶贫工作,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八五”和今后十年如何巩固现有的扶贫成果,并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向更广的领域铺开,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下面就贵州省“七五”期间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作一简要回顾,并就今后十年的扶贫工作做一些粗浅构想。  相似文献   

14.
地矿部和省政府自199年起每年各出资250万元,共同建立“云南省扶贫地质勘查基金”。实施3年来,在民族山区共安排各类扶贫地勘项目40项,投入勘查基金1463万元。其中:固体矿产勘查32项,涉及煤、铜、铅锌、锡钨、铝土矿、硫铁矿等15个矿种(组);水工环地质勘查4项;开办各类智力扶贫培训班4项5期,共204人次。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16555米、坑探5622米、并探2882米、槽探164655立方米,以及完成相应的各种比例尺矿区地形、地质、水文测量和样品采取、分析测试等工作。这些项目共涉及受益贫困县26个,占全省89个贫困县的29.21%,其中国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在落实精准方略、推进特色产业扶贫、坚持脱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脱贫工作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脱贫工作未能兼顾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贫困人口.很多地区对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关注不够、投入不足,如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政策只有贫困县才能享受,不少基础设施项目只有贫困村才能落地,致使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脱贫政策支持力度小、脱贫进度慢.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占我国贫困人口十分之一的贵州省,又有11万绝对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2005年,贵州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14亿元、以工代赈资金2.65亿元、信贷扶贫资金7亿元,实施到村到户扶贫项目1万多个。预计全省可解决31.7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净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1万左右、低收入贫困人口12万左右。一年来,贵州以“百乡千村”扶贫工程为重点,努力改善广大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省财政拨出61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用于100个一类重点扶贫乡镇开发扶贫;2.2亿元专项扶贫资金,用于1100个重点扶贫村实施整村推进脱贫计划;50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  相似文献   

17.
正在践行精准扶贫的伟大事业中,碧桂园在党建+扶贫模式上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为贫困县量身打造扶贫项目,进而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用企业力量撬开了乡村振兴的大门。在全国积极结对帮扶9省14县,面向3747个村的33. 6万名贫困户,组建超过150人的专职扶贫队伍,带动上千名员工参与扶贫工作。在反哺社会,助力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实践上,碧桂园于2018年己将扶贫工  相似文献   

18.
贫困是二十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翻开中国贫困地区分布图,就会发现,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22个地区,其中云南乌蒙山地区、滇东南地区、横断山地区三个地区占了全省70%以上的面积。云南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的有73个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的12.33%,占全省总县(市)数的57.48%截止1995年止全省尚有660万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云南贫困面之广,贫困人口之多,贫困程度之深,在全国都属罕见,是全国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尤其是在尚未解  相似文献   

19.
<正>以前,只要一有扶贫项目,各地都想方设法争取,生怕被落下;如今,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期,一些贫困县对主动送上门的扶贫项目却不想接,主要因为:一是配套资金落实难。扶贫项目一般以国家资金为主,地方配套为辅,贫困县本身财政紧,往往需要项目所在村社通过村民筹工、筹劳等方式,补足配套不足的款项。一些贫困村,要么拿不出剩余款项,直接导致开不了工;要么硬着头皮上马,最后却可能成了"半拉子工程"。  相似文献   

20.
田宇 《中国人大》2021,(2):39-39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不仅标志着贵州66个贫困县实现整体脱贫,也宣告了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至此,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