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49-2009):两个“30年”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建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一个"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收获了重大成果又遭受了比较多的曲折和比较严重的挫折,是经验教训并存的30年;后一个"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成果,是成就非凡的30年.比较研究前后两个"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际遇及特质,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情况,中国的现代化呈现与世界现代化不一样的形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的重要理论思想之一,毛泽东的思想变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重要影响。毛泽东同志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实际和中国历史之中,毕生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在不同阶段遇到的特殊问题。对毛泽东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革命、中国建设思想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得出了两大启示:中国社会发展建设理论体系应随着国情的变化而变化;须用全球化的视野看待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从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来看 ,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有两个高峰 :一是 30年代到 4 0年代中期 ,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 ,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理论 ;一是 5 0年代初到 5 0年代中期 ,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并有重要的理论建树 ,从而形成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比较两个高峰的特点 ,探究其成因 ,对于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研究理论成熟的规律 ,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毛泽东思想两个高峰虽然形成的时代不同 ,历史条件不同 ,所要解决的任务不同 ,峰巅高低不同 ,但在探索的思路、探索的过…  相似文献   

4.
总结中国共产党90多年取得革命、建设与改革辉煌成就的艰辛历程,其根本原因在于成功地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两次结合。两次结合是在一定的理论准备、实践基础和直接推力作用下实现的。两次结合的历史进程给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5.
曹妮妮 《学理论》2013,(14):7-8
基于史料分析发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早期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选择农民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渊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以及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实践指导;实践基础在于对于中国国情的认识、初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以及早期关于农民问题的探索。这也是早期毛泽东农民思想通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并成功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实过程。  相似文献   

6.
凌海金 《理论导刊》2004,2(3):20-22
毛泽东毕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如果说《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典范之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奠定基础,那么,作为毛泽东思想核心部分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新民主主义论》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核心即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扛鼎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座丰碑。因此,深入研究《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理论创新能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涵义新界定何谓马克思主义中…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的形成经历了酝酿、成熟以至于完整表述这样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考察邓小平关于农业改革与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对当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出现了“三个十三年”和三次思想解放的奇特现象,但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效性、实践性、认知性。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一规律性,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华民族文明如何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两个结合”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新时代实现“两个结合”,应当坚定文化自信的正确立场、秉持开放包容的基本态度、坚持守正创新的科学方法。在筑牢道路根基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在打开创新空间中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0.
“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从“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看,“第一个结合”具有价值至上性,“第二个结合”具有时间先在性。从“两个结合”的相互关系看,前者侧重于解决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后者侧重于解决古与今、中与西思想文化的关系问题。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完整准确坚持“两个结合”,反对教条主义、庸俗结合论和文化复古主义,运用科学方法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卞秋华 《学理论》2013,(13):46-47
在毛泽东思想中,劳动不仅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而且劳动更是改变与推动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强调与重视劳动、尊重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是毛泽东劳动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思想相比,毛泽东不仅注重劳动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即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上的作用,更强调对于思想和精神进行规训与改造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唐明勇 《理论探讨》2003,3(2):108-110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中国农业现代化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 ,他们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实现途径及主要内容的探索有同有异。通过比较研究 ,不仅可以反映我国农业现代化不断深化的发展历程 ,而且对今后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稼祥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在延安时期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思想至今仍闪耀着巨大的光辉。王稼祥对毛泽东思想理论贡献的现实意义是:要始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始终保持坚强的党性;要始终强化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彭春艳 《学理论》2010,(8):161-16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全面提高本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是讲授概论课的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努力实现的目标,也是积极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邓小平创新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娟 《理论探索》2001,27(6):13-14
毛泽东、邓小平都是具有丰富创新思想的历史伟人 ,比较其创新思想 ,有共同性 :即两代伟人都是在遵循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两代伟人都具备创新的素质。也有差异性 :即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 ,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同 ,创新的具体内容也不同。比较他们的创新思想 ,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只有坚持创新 ,才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只有坚持创新 ,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只有坚持创新 ,才能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贾建梅  李丽 《学理论》2010,(29):104-105
人学思想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研究毛泽东人学思想首先要研究它的理论来源,因为任何一种思想都不能凭空产生,一定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毛泽东人学思想也是如此。基于此,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学说、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人学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这三方面探讨其对毛泽东人学思想的形成产生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毛杨柳 《学理论》2015,(6):11-12,19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方面内容之一,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告诉我们,坚持群众路线思想,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关系,是我们党开拓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革命建设成功的不二法宝。围绕调查实践、服务人民等四个方面,对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的群众路线思想进行探究,以期从中获得更多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中庸思想已存在两千余年,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方面。毛泽东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眼光对此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并加以批判继承,以指导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他这种客观公正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26)
九江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充分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开展"庐山红色之旅"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提出在出版物和党的文件中不使用"毛泽东思想"的概念,其主要考虑是因为斯大林、苏共对中共提出的"毛泽东思想"不认同,苏南冲突的压力,与以苏联为首的民主阵营保持一致以及争取苏联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援助,还有毛泽东对这一提法不赞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