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2年1月28日夜,侵华日军突然进攻上海,国民党第19路军在代总指挥蔡廷锴的率领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第19路军和蔡廷锴将军因此而成为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不久,第19路军被蒋介石凋往福建围剿红军。1933年11月间,蔡廷锴与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人在福建宣布反蒋抗日,成立了中华  相似文献   

2.
在抗日烽火中锻造的中国致公党陈昌福主持抗日救亡情系中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不久,翌年1月28日又在上海点起战火。驻上海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推动下,奋起抵抗。广大侨胞对十九路军英勇抗战,一洗4个月来政府退让的耻辱...  相似文献   

3.
彭雪枫在聊城彭雪枫同志长征到达延安后不久,奉命任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处长。他曾在冯玉祥将军创办的北京育德中学毕业。他曾在1937年6月到济南与聊城宣传抗日并为建立聊城抗日根据地作出卓越的贡献。1937年6月7日,彭雪枫由太原到了济南,住在山东财政厅育德...  相似文献   

4.
蒋光鼐,广东东莞人,字憬然,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国民党19路军总指挥,淞沪警备区司令。1932年1月28日蒋光鼐率领19路军抗击日军侵略,后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绥靖主任。1933年11月与李济深、陈铭枢、蔡廷锴等发动反蒋政变,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  相似文献   

5.
蒋建春 《台声》2013,(10):84-85
8月5日,是我的祖父蒋渭水的忌日,1931年的这一天他病逝于台北医院。那时台湾文化协会分裂、台湾民众党遭日本殖民当局取缔,在台湾非武装抗日运动的严峻时刻,他患重病不治猝逝。  相似文献   

6.
风雨人生路     
通州区委书记1912年12月23日,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县的一个地主家庭。8岁时我随父亲到了城里,从此离开了农村老家。我的伯父姚介忱曾参加兴中会,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1912年当了参议院议员,但在反袁斗争中差一点掉了脑袋。后来,他又因反对曹锟、吴佩孚、张作霖而被通缉,逃到广州参加了孙中山的北伐准备工作。他一生追求革命,我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受到了伯父的很大影响。我生长在中国充满民族忧患的苦难时代。1930年6月我在北京潞河中学读书时,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革命互济会”,在党的领导下,从事抗日活动…  相似文献   

7.
张意愿 《前进论坛》2013,(11):44-45
1933年11月20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黄琪翔等人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联合各方抗日反蒋力量,在福建省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新政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农工党参与了策划和领导“福建事变”。为了纪念“福建事变”八十周年,本栏目将连续刊登有关农工党参与“福建事变”的史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儿时,每逢春节,父母总是带我们去庄希泉爷爷(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侨联名誉主席)家拜年。母亲讲,庄爷爷年轻时在厦门从事抗日活动,被日本人抓起来押解至台湾,正好与祖父同关在台北的监狱中。两人互相鼓励,成了挚友。记得每次去拜年,庄爷爷都会对我们讲,你们的先祖父很了不起,一年中有好几个月被日本人关起来。他是抗日英雄,是台湾的“圣雄甘地”……那时我年幼不谙历史,感觉像听一个离我似近又远的英烈传奇。长大后,我知道了圣雄甘地是领导印度人民以非暴力方式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而赢得独立的民族英雄;也知道了先祖父在日…  相似文献   

9.
1332年“一二八”事变后,在上海抗击日寇侵略的第十九路军被蒋介石调到福建参加反共内战。1933年11月,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影响下,驻守在福建的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第三党黄琪翔等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决裂,在福州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与中国工农红军订立了抗  相似文献   

10.
怎样继承在台亲人的遗产编辑同志:我父亲于1948年底随国民党军队去到台湾,1979年退伍后,一直在台北经商,购置了一些房产,积攒了一些钱财。1997年4月11日,我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不幸丧生。临死前他留下遗嘱,除了他在台湾的子女外,也要我继承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刘良惠 《黄埔》2008,(2):34-34
抗日开始后,我前线部队急需大批干部予以补充。在此形势下,我们黄埔十六期三总队学员,就在1940年4月23日,于四川成都本校提前毕业了。我和张鸿基、葛义明、温广义共四位同学,一起被分发到抗日前线太行山区第二十四集团军任少尉见习官。该集团军直辖三个军即四十军、二十七军和新编第五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兼四十军军长,  相似文献   

12.
“共产主义风格矿山”纪念碑位于广西灵山县三海镇白木村委会境内的牌坊村 ,距灵山县城5公里。纪念碑为灰沙、火砖构筑 ,从底座到碑身为渐收的四面体 ,碑顶为笔尖状 ,前面建有一座高大的牌坊。此座纪念碑是中共灵山县委于1958年11月2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0235部队工兵连连长(共产党员)李廷芳在支援灵山县大炼钢铁中 ,在白木矿山为掩护和抢救原三海人民公社一位社员而被爆破的矿石击伤右腿的舍己救民的共产主义精神而立的。纪念碑底座正面镶着中共灵山县委“关于在全县党员、干部和全县人民中开展学习李廷芳同志舍己救民的共…  相似文献   

13.
戴复东 《黄埔》2012,(4):13-16
1942年5月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甸北部茅邦村,我最敬爱的父亲——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将军,永远地闭上了他的眼睛。  相似文献   

14.
《传承》1995,(3)
1895年5月:广西抗法名将刘永福挥师抗日1894年夏,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任命抗法名将刘永福为帮办,协理台湾防务。刘永福是广西上思人,早年参加天地会农民起义,创建了“黑旗军”。1873年和1883年,他应越南政府之邀,两度率黑旗军入越,协同越...  相似文献   

15.
台湾少年团成立距今,已经60年了。回想在少年团工作的岁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台湾少年团是抗日爱国将领李友邦将军于1939年2月创建的抗日组织。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聚集在这里的台湾儿女,以“保卫祖国,解放台湾”为重任,一直活跃在浙东前线、皖赣地区、东南沿海一带,巡回演出、募集抗日基金、慰问前方战士,进行抗日宣传。至今,在闽北山区,还可以看到他们当年写的标语:“打倒日寇,保我中华!”1943年2月,我跟随当时赴闽南沿海前线进行抗日宣传的台湾义勇队的一支分队,步行到龙岩,参加了这个抗日组织。当时,少年团刚刚从前…  相似文献   

16.
我18岁离开台湾赴日本留学,20岁(1945年4月)冒着风险由日本回归祖国大陆,随后奔赴晋察冀边区,从此一直没有回过台湾。这次我同妻子智久明俩人从上海回台探亲的手续是我的侄子杨彰嘉(大哥的儿子、台北晨安企业公司董事长)替我们办理的。他还指派女儿杨佩并专程到香港并另外聘用一名香港导游,于1997年11月25日中午,来机场接我们夫妻俩。在香港一面游览一面办理入台手续后,于11月26日晚离港飞台北,重新踏上了阔别55年日夜思念的故乡土地。我3岁丧父,后由我H哥杨阳壁抚养长大,H哥1966年回回月因病逝世。回到家乡之日,在美国纽约…  相似文献   

17.
张根生 《黄埔》2008,(2):35-35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东北三省,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激起全国人民愤慨,抗日的呼声异常高涨。当时我正在陕西省立西安二中上学,于1936年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鬼子长驱直入,侵占华北,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青年纷纷参军,奔赴抗日前线。我于1938年元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后,  相似文献   

18.
精兵简政 极其重要──毛泽东和李鼎铭蔡祥淦1941年11月6日,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在延安大礼堂隆重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工人、农民、干部、战士和党外民主人士。毛泽东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就是要团结全国一切抗日力量打倒...  相似文献   

19.
最早提出把7月11日作为是中共产党诞生纪念日的人是毛泽东同志。毛泽东于1938年5月在《论持久战》的报告中提出:“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要求抗日根据地在“七一”采取多种方式举行纪念活动,并编印特刊或专辑。这是我党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关于纪念“七一”的指示。从此,“七一”就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确定下来。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幕的。可是,当时正处…  相似文献   

20.
在我门口和房顶上插花圈应如何处罚?编辑同志:我是一个担任过30年党支部书记的农村基层干部,因计划生育工作得罪了王某,1995年6月6日和7日他把死人坟墓上的花圈拿来,先后插到我家的大门口和房顶上,并写纸条扔到我院内点着我的名叫我"安息吧"。破案后,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