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游击区之一的闽中,存在一些容易使人混淆的名称,现列举如下:1、闽北地区的“闽中特委”和闽中地区的“闽中特委”。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闽赣省委下设的分区委中有个分区委名曰“闽中分区委”①或“闽西北分区委”,又叫“第二分区委”②,亦有相应的“闽中军分区”③,而这一分区委又被简称为“闽中特委”④,但这一“闽中特委”在闽北地区,与闽中游击区的“闽中特委”毫不相干。2.作为福建中部的“闽中”与南方三年游击区之一的“闽中”。历史上习惯把夹在福建南部和  相似文献   

2.
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共闽中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32万字,记叙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闽中人民在闽中党组织的领导下,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冲破各种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夺取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年十月,莆田中心县委在省委巡视员邓子恢的指导下,于莆田澳柄的虎井村召开了在闽中革命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将莆田中心县委扩建为闽中特委;闽中地区实行土地革命和建立苏维埃政权;将地处交通要道、离城较近的澳柄根据地转移至莆田东北部的偏僻山区——外坑。一九三○年十二月九日,闽中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在莆田外坑成立了。  相似文献   

4.
3月15至17日,《中共闽中地方史》(初搞)审稿会在莆田召开,程序、黄明、左丰美、张兆汉、苏华、许集美等当年坚持闽中地下斗争的老同志及专家学者4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闽中地下斗争地跨莆仙、福、厦、漳、泉等地区,是我省建党较早的地区之一,在艰难的环境中,闽中儿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使红旗始  相似文献   

5.
7月1日,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县委在莆田县大洋乡举行“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重建落成暨纪念碑揭幕典礼。曾在闽中战斗过的黄明、苏华、饶云山、祝增华、陈振亮、林振夏、康金树、蔡光周等50多位老同志,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民政厅、老区办、莆田市党政干部和大洋乡数百人参加了这一庆典活动。闽中支队司令部是1949年2月中共闽中地委根据闽浙赣省委决定成立的。至1949年8月,支队下属1  相似文献   

6.
罗汉里游击根据地是闽中游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坚持闽中地区的三年游击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略作论述其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有关著述几乎都说南方游击战争是在八个省十四个地区内坚持和开展。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值得重新研究。是十四块还是十五块游击区的争论焦点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否应包括闽中游击区?换言之,按照以往所确认的十四块游击区的标准来衡量闽中,闽中能否作为独立的一块游击区而存在?据参加过闽中地区三年游击战争的许多老同志的回忆,以及当时《福建民报》、《莆田日报》、《新福  相似文献   

8.
“闽中”是指福建中部。早在大革命时期,闽中地区就建立了党的组织,经过艰苦反复的斗争,在一九三○年十月和一九三五年五月,先后成立了中共莆属特委和中共闽中特委。在闽中特委的领导下,形成了常太为中心的莆(田)仙(游)边区和罗汉里为中心的福(清)莆(田)边区游击根据地,游击区遍及莆田、福清、仙游、惠安、永泰、闽侯等县。党领导下的红军游击队在这块区域内浴血奋战,屡挫强敌。到了一九三  相似文献   

9.
在抗日战争时期,闽中沿海地区曾两次沦陷。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军,闽中特委坚决果断卓有成效地组织领导敌后的抗日游击战争,不断挫败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的日军,赢得了震惊八闽的战绩,堪称福建沿海当之无愧的抗日先锋。本文主要记述闽中特委组织领导福建沿海抗日游击战争的历史过程,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相似文献   

10.
林大蕃传略     
林大蕃是抗日战争时期闽西北地区的一位优秀党员干部.他于一九三七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大田武陵小学中心党支部书记、大田县委书记、闽中工委书记、闽中特委书记。一九四五年九月,抗日战争胜利不久,他率领闽中挺进游击队,在执行任务中,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围追堵截,浴血奋战九昼夜,于九月三十日在永安县西洋乡内炉村,光荣牺牲,对年仅二十九岁.  相似文献   

11.
闽中是福建最早建党的地区之一,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持续到福建解放。由于种种原因,新中国成立后闽中地下党的历史不仅反映甚少,而且得不到应有的肯定。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在近10年才得到根本改变。这首先是各级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关于解决福建地下党遗留问题的政策,重新确立了闽中地下党的光辉形象,并在全省和全国党史中占一席之地。其中莆田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副研  相似文献   

12.
正90年前的今天,在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仓后路7号哲理钟楼内,莆籍共产党员陈国柱组织建立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这是闽中第一个党组织,也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3个中共地方组织之一,成为点燃莆田以至整个闽中地区的革命火种。从此,哲理钟楼内传出了悠扬的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革命钟声,并响彻闽中大地。  相似文献   

13.
<正>闽中党组织主要包括莆田、福清、泉州中心县委。抗日战争时期,闽中党组织既肩负着中共中央赋予的保持南方革命运动"战略支点"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角楼位于福清镜洋镇西部山区。1934年8月,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在这里成立。同年11月,又在这里成立了工农红军福清游击大队。游击大队以这里为基地开展武装斗争,开辟了罗汉里游击根据地。樟溪蔡三俤住房中共闽中特委成立旧址。位于镜洋镇樟溪村。1935年5月,中共莆田中心县委与中共福清中心县委在这里召开联席会议,讨论闽中地区革命形势,研究斗争策略,并成立中共闽中特委。这次会议还决定把福清和莆田两支游击队整编为闽中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在特委统一领导下,分别以罗汉里和常太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左上)  相似文献   

15.
自阎景堂同志在《党史研究》1986年第2期上发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应包括闽中游击区”的论文后,经过三年来的探讨,史学界已基本上确认此一史实。而邓子恢同志在闽中的革命活动,为1934年后闽中游击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 1930年2月,中共福建省二大决定“准备全省总暴动”,7月,省委再发动漳属、闽北、莆田、泉州四地的暴动,省委书记罗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时期,闽中地区包括福州、厦门、漳州三市及林森(即闽侯)、长乐、平潭、福清、闽清、永泰、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晋江、安溪、南安、同安等15个县。这里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解放战争时期,闽中地区是国民党统治的后方,国民党在这里抓壮丁、征粮、征税支持打内战。闽中党领导游击队和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争取  相似文献   

17.
原厦门侨民师范学校党史资料征集工作座谈会于七月廿六日到卅日在厦门师范学校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原闽西南、闽中、城工部三个党组织的厦门侨师地下党老同志三十多人。解放战争时期,闽西南、闽中、城工部三个系统党组织在厦门侨师先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钱币学会秘书长、高级经济师蒋九如在福建省档案馆查阅有关档案资料时,发现一张面额壹角的“闽中支队部钞票”。后经反复查证,确认此系当年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在驻地莆田大洋发行的纸币之一。此钞票长9厘米,宽6.5厘米,单面油印,土黄色,正面上沿中间拱框内有“闽中支队部钞票”5字,“队”字上方饰一五星,以五星为中心,两边对称各缀  相似文献   

19.
雷美莲 《福建党史月刊》2010,(12):F0004-F0004
抗日战争期间,在莆田沿海岛屿活跃着一支由中共闽中地方组织领导的隐蔽在伪军内部的抗日武装队伍闽中海上济南队。在长达4年多的隐蔽斗争中,这支队伍在特殊的战场上同日、伪、顽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日战歌。  相似文献   

20.
1935—1938年初,闽中党和红军游击队在闽侯、长乐,莆田、永泰、仙游、惠安等县边界的山林地带胜利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直至最后把部队编入新四军开赴皖南前线抗日。过去,由于档案资料和复杂的历史原因,闽中游击区未被确认。直到1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