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内蒙古品牌异军突起,"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小肥羊"……一个个来自大草原的品牌,竞相闯荡国内外市场成为内蒙古一张张亮丽的"名片"。记者日前在内蒙古采访时惊讶地得知:内蒙古目前拥有10个中国名牌产品和16个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内蒙古有7个品牌上榜。  相似文献   

2.
严正声明     
《小康》2011,(11):10
去年以来,某些机构开始发布"中国休闲城市"(30个)、"中国特色休闲城市"(10个)、"中国最佳休闲城市"(10个)等。这些发布与我社已经连续5年的"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小城"等推选的名称如出一辙。此等同名同质同类的评选行为,严重违背了应有的职业道德,违背了保护知识产权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正广西是我国长寿之乡最多的省区,目前有16个县(市)获得"中国长寿之乡"荣誉称号,占全国52个长寿之乡的近三成。5月11日,我区首届"中国长寿之乡"健康产品博览会在南宁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健康长寿·美丽广西"为主题,集中展示我区16个"中国长寿之乡"绿色健康长寿产品和健康饮食文化。图为观众在"中国  相似文献   

4.
余鑫炎 《政策》2003,(4):16-17
先说名牌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自200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中国名牌"。2001年评选出57个中国名牌,湖北省1个也没有。2002年评选出123个中国名牌,湖北金龙泉啤酒光荣入选,实现了湖北省"中国名牌"零的突破。与其他一些省(市、区)尤其是沿海地区比较起来,湖北的"中国名牌"实在是太少了。作为中部最大城市的武汉,至今没有一个"中国名牌",实在是说不过去。  相似文献   

5.
"四个自信"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面对当前新的发展机遇,要坚守"四个自信",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要在明确"四个自信"与中国梦提出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四个自信"的丰富内涵及关系,探索"四个自信"对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之初就展现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一脉相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由一个目标与三大举措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拓展与体系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新时代"定位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两大逻辑创新与贡献。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8,(10)
正摘编自2018年5月2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湾《中央网络报》5月2日报道,多米尼加断绝与台湾所谓的"外交关系",并决定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同时声明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台湾所谓的"邦交国"减为19个,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中国愿意谈判,这19个所谓的"邦交国"恐怕会有多个与台湾"断交"并与中国建交,两岸在  相似文献   

8.
今年7月9日,台湾当局的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时公然声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台湾当局有关负责人也随之附和:两岸关系已从"两个对等政治实体"走到"两个国家",两岸会谈就是"国与国会谈",等等。语出惊人,海内外舆论哗然,反对声、谴责声不绝于耳。平静的台湾海峡掀起层层巨浪,缓和的两岸关系笼罩着浓重阴霾,台湾岛内经济、人心动荡。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决非偶然。李登辉上台十多年,不断更改对两岸的定位,由开始的"一个中国"走向建立"两个国家"。1988年,他在一次记者会上表白:"中国只有一个,应当统一,也必将统一";"中华民国的国策,就是一个中国的政策,而没有两个中国的政策"。从1990年5月起,他开始脱离一个中国原则,声称"一个国家,两个政府这是现实"。1991年2月制订的"国统纲领",则开始以"一个中国、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为两岸关系定位。1993年以后,他逐渐撕去伪装,从一个中国立场上倒退,鼓吹"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两个互不隶属的主权国家,台北是以‘一个中国’为指向的  相似文献   

9.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创新成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纲领和战略抓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新的历史性飞跃。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四个全面",有助于我们科学理解、准确把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理论品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四个全面"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光辉典范。"四个全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创新,展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形态;"四个全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内涵;"四个全面"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践创新,提出了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新方略;"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新,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四个全面"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1.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相辅相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严正声明     
《小康》2011,(12):7
去年以来,某些机构开始发布"中国休闲城市"(30个)、"中国特色休闲城市"(10个)、"中国最佳休闲城市"(10个)等。这些发布与我社已经连续5年的"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小城"等推选的名称如出一辙。此等同名同质同类的评选行为,严重违背了应有的职业道德,违背了保护知识产权的精神,容易混淆公众视听,误导公众对"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和"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的认知和判断。《小康》杂志社就此事与其多次交涉,劝其予以更正,至今没有得到积极回应。对此,我社正式予以谴责,并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法治博览     
<正>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实质陈季冰2010年3月9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上撰文《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实质》认为,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其实应当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国"与"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失衡,出现"国富民穷"问题。第二个层次内部又分为两部分:其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总目标,"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指引。只有坚持以中国梦为目标指向,才能将"四个全面"落到实处;只有坚持以"四个全面"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才能为"中国梦"照进现实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根本保障。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天"与"人"这两个哲学范畴在中国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贯穿中国哲学史的"天人之辩"则在先秦之前的奴隶社会已经发轫.本文试图就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与"人"这两个概念的产生以及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疏理  相似文献   

16.
刘莉 《传承》2008,(4):94-95
"天"与"人"这两个哲学范畴在中国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贯穿中国哲学史的"天人之辩"则在先秦之前的奴隶社会已经发轫。本文试图就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与"人"这两个概念的产生以及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疏理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0,(6):15-19
<正> 在200多个展馆中,特色展馆比比皆是,这里仅列5个代表——中国国家馆:"中国红"与《清明上河图》,"叠篆文字"与"三斩斧" 概况——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为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3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30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两者各有侧重,同时又互为补充,增强"四个意识",有助于坚定"四个自信"。全体党员干部通过主动学习、自我革新,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和自信心,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5,(4)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贯彻落实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过程中,在实践基础上逐步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新方略。"四个全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和路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和担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征程中,我们要着眼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实现中国梦的协调发展来推进"四个全面"。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包括内容、形式与方法三个向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遵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具体包括"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实践并"超越自我"的历史进程。当前,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导向,在批判错误思潮和不当言论中科学对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强化"问题意识"与总结实践经验中推动理论创新,着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