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岱云  武卫华 《求索》2008,(11):58-62
人口的观念取决于社会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反作用于人的意识观念。人口生育观念是生育文化的一部分。人口的生育观念正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在变化、提升。从而使人口的生育由自然到理性的控制,使人口的发展由无计划到有计划以至于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相适应。人口生育观念在嬗变过程中,是随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自觉的变化,这就是人口生育观念的“诱导性自发转变”内生型的理论;但是有的是在社会、政府施加一定影响力的情况下而理性的克服自己的思想障碍而不情愿的变化,这就是人口生育观念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型的外生型“政策性转变理论”或“超前型(超经济发展)的诱导转变”。中国人口的生育观念的嬗变主要的是属于后者,中国的人口转变就是在后一种情况下而实现的。所以说,中国的人口转变的低生育水平的稳定,新的生育观念的稳固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对策,因此,当今中国人口转变之后要适时研究调整人口政策,适应促进新时期的人口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前后期毛泽东的妇女解放观有着质的不同,前期明显地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色彩,而后期则孕育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新因素,并最终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3.
论五四时期毛泽东的妇女解放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长白学刊》2003,(6):69-72
毛泽东的妇女解放观,在五四前后期有着明显质的不同。前期带有西方资产阶级女权主义的色彩,而后期孕育着马克思主义的新因素。他的妇女观经历几多摸索,能够实现迅速的转交,在于他主观的理论选择、客观的参与实践以及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等诸多因素的交相作用。  相似文献   

4.
杜秀 《青年论坛》2010,(3):42-45
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青年社团,在它成立的3年多时间里,先后参加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积极响应五四运动,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参加湖南自治运动,创办“文化书社”与“俄罗斯研究会”等一系列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由于它思想的先进性、组织的严密性和活动的革命性,不仅成为湖南省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核心组织,而且成为全国青年社团的楷模。  相似文献   

5.
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条件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被接受是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开始的.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广泛传播,理论的科学性是内在依据、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是动力源泉、大众传媒是主要载体、先进知识分子队伍是推动传播的主体力量.认真回顾和总结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原因和条件,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前后,先后有21批共计1900余[1]名中国青年漂洋过海求学于欧洲,掀起了旅欧勤工俭学运动的热潮。他们中间的先进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积极探索建立了早期的党、团组织。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和“旅德共产主义小组”合并为“中国共产党留德法组”,后改名为“中共旅欧支部”。中共旅欧支部在组织欧洲学生运动、发起欧洲论战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中比不平等条约、协助国民党筹建欧洲组织、培养和输送革命干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公开表明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视马克思主义为旗帜,主张以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充分证明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同时,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持的态度和阐述的思想,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生产力的研究奠定了思想认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9.
李月如 《青年论坛》2006,19(4):144-146
五四初期崇尚浪漫主义,以译介英国作品为主导;中后期注重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译介,俄国及弱小国家的文学译介成为时代风尚。译介题材的嬗变趋向主要是受到时代语境的具体诉求与传统惯性的双重挤压而成的。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 ,是我们开创世纪伟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五四运动开创的以科学民主来实现爱国主义的创新精神 ,依然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发扬光大的 ,五四精神依然是激励当代青年奋发图强 ,再立新功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后建设民国的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现实,尤其是巴黎和会带来的“公理”迷梦的破灭,导致中国社会对资本主义的普遍怀疑和失望;而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勃兴,特别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又给探索中的中国先进分子带来对社会主义的新的希望和寄托。马克思主义主流地位在五四时期的确立,正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的理性选择。从党的一大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政党,到二大制定出指导中国改造的民主革命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主流地位确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女性经济角色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在新的历史文化情境下,中国女性的经济角色出现了现代转型,这主要从新的角色期待与新的角色扮演两个层面展开。在角色期待方面,先进时人围绕“经济独立”与“女性就业”展开深入的阐释。在角色扮演方面,五四时期女性就业出现了新面貌,贯穿其中的争取职业平等的斗争尤其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3.
自由主义与"五·四"文学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向明 《思想战线》2004,30(5):110-114
"五·四"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高潮时期。"五·四"背景下西方自由主义在中国的流转情况,"五·四"知识分子是在何种程度上领会自由主义,有无中国式的创造转化等问题都是耐人寻思的;从"五·四"知识分子对自由主义的不同侧重与选择,可以洞察到"五·四"文学由反传统文学、建立人的文学急促向阶级文学、革命文学流变的内在原因;从而对自由主义在"五·四"文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又多了一份理解与同情。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五四时期新女性张嗣婧的悲剧命运为例,通过对时代话语的解读,建筑张嗣婧之死所隐含的深刻的社会性别制度根源。由于女性解放运动被国家民族意识所冲谈,使得五四时期女权运动的发展受到某种限制,社会性别制度的变化也是有限的。然而张嗣婧的死所引起的广泛的思考,对于传统社会性别制度的改变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五四"前后,科学观念传播从一开始起,就僭越了自身的本质规定性,由技术层的物质保障提升为一种结束皇权、批判专制、重建价值的政治、文化行为,并在传统与现实的不断整合以及政治斗争的激荡下,被塑造为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杨勇  章征科 《桂海论丛》2011,27(5):35-39
孙中山从辛亥革命和两次护法运动的失败以及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中逐渐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革命的真正敌人,工农革命力量才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动力。因此,孙中山实现了工农观的转变:从轻视脱离工农到重视依靠工农。这一转变进而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孙中山工农观的转变是不彻底的,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李超为争取平等的教育权,与传统家庭不断抗争,不幸病死.这一悲剧经由追悼会、媒体报道逐渐转化成一起公共事件,引发有关妇女命运及其解放的热烈讨论,并由此产生多种文本.而文本制造者的不同性别、身份又导致各自论述中存在某些差异.李超事件的发生,呈现出五四时期社会性别关系的复杂面貌.在诉诸于制度变革之外,妇女解放仍需要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和女性力量的增强.  相似文献   

18.
五四先进分子认为,妇女发展关系着妇女解放、人的解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他们要求对女性进行德、智、体等方面的培养;要求妇女走向社会广泛地参加社会劳动和创造。先进分子还设计了理想的性别关系模式,并以其作为妇女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本解读的方法,研究了五四妇女解放思潮中"男性本质"的建构问题,发现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某些概念与理论是"男性本质"建构的"科学"基础;以性爱为基础的两性关系是"男性本质"建构的逻辑起点;强大、理性、"性"超于生存是"男性本质"的主要特征;"男性本质"的建构是对妇女解放的回应.其观点良莠并存,至今影响犹深,需要运用现代科学理论重新解构"男性本质",促进和谐、先进的性别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