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丽 《法制与社会》2013,(21):125-127
近年来,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受到了侦查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其基本概念和内涵着手,分析其特征,进而讨论应当如何在现场勘查中运用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以提高侦查效率。  相似文献   

2.
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除了留下各种各样的物质痕迹以外,还会留下潜在的心理痕迹,通过现场勘查,提取遗留在现场中的各种痕迹物证,来分析作案人实施犯罪的心理过程,对于推断作案人的犯罪行为动机和目的,认定案件性质,明确侦查方向和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除了留下各种各样的物质痕迹外,还会留下潜在的心理痕迹。本文指出通过对现场物证痕迹的勘查,动态分析作案人实施犯罪的心理过程,有助于侦查人员明确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弥补现场物质痕迹的不足,同时能够对案件中的物质痕迹起到实质的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相互引申的作用,从而促使侦查人员可以进一步理解案情,客观的把握整个犯罪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犯罪现场,犯罪心理痕迹同物质痕迹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现场勘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犯罪心理痕迹比物质痕迹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物质痕迹主要作为法庭证据使用,而犯罪心理痕迹对分析案情、刻画罪犯、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犯罪心理痕迹与物质痕迹不同,  相似文献   

5.
任何犯罪的发生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被侵害客体和环境的改变,留下反映犯罪事实的种种痕迹,包括现场物证痕迹和现场心理痕迹。那么二者之间有何联系?物证痕迹的重要性固然可知,那么心理痕迹在确定案件性质、明确侦查方向及抓捕犯罪人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6.
Fei G  Yan JJ  Qin FM 《法医学杂志》2007,23(1):44-45
法医现场勘查是公安法医检案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痕迹现场勘查各有侧重。本文通过室内、野外、运动空间三类现场初步分析了法医现场勘查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现代现场勘查角度,论述了刑事案件现场上几种特殊痕迹和物质存在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从而论及这些痕迹、物质的发现和提取方法,并充分肯定了其在侦查破案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据不完全统计,犯罪现场遗留的各种痕迹,约有百分之三十被一些物质覆盖。探讨无损剥离覆盖痕迹物质的有效方法,展示痕迹原貌特征,解读更多现场信息,是我们刑事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多年现场勘查经验和典型案例,参照痕迹形成三要素和相关的人为自然因素,就常见覆  相似文献   

9.
外围现场是侦技人员收集手印等痕迹物证的重要场所,现场勘查中应注意综合分析现场环境、现场痕迹、作案手段、被盗物品特点及现场访问情况等信息,善于逆向思维,建立中心现场与外围现场之间的联系,并从外围现场发现手印等重要的痕迹物证,为打击犯罪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法医现场勘查在命案的侦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侦查破案提供明确的线索和方向,甚至直接揭露犯罪。但目前,我国公安系统普遍存在“轻法医,重痕迹”的现场,对法医现场勘查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案件认识不清。笔者结合近年已破一起凶杀案的法医现场工作,探讨法医现场勘查的重要性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进入现场勘查时,穿上鞋套有其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鞋套轻便,能包住鞋底的泥土、灰尘及其他附着物不被掉落在现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避免现场留下勘查人员的鞋印。但是鞋套不仅能在现场上留下灰尘减层痕迹,也会在现场上留下灰尘加层痕迹。留下的痕迹形状与鞋印一样,而且无明显花纹,  相似文献   

12.
在犯罪现场重建理论和实践中,研究的焦点一般都集中在犯罪现场物质痕迹的发现、提取、分析、检验和鉴定而忽略了现场重建中大量存在的心理痕迹。本文比较详细的论述了心理痕迹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临场分析,是指现场勘查过程中和结束后在现场就地进行的分析,是根据现场勘查、现场访问所获信息对案件有关情况做出的初步分析判断。搞现场勘查不能不分析犯罪活动,搞侦查破案不能脱离犯罪现场和对犯罪活动的分析判断,现场分析贯穿于现场勘查和侦查破案的始终。如果离开了犯罪现场和现场分析,现场勘查乃至侦查破案都将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失误。  相似文献   

14.
犯罪现场物质痕迹中隐含着相应的心理痕迹,它是犯罪行为人心理活动和外部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事物发展联系内在逻辑的充分体现,也是现实的一种客观存在。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动态分析虽然不能直接起到证据作用,但通过它可以帮助我们刻画犯罪分子的个人特点,确定案件性质,判明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动态分析应立足于客观的反应现场物质痕迹原则,使心理痕迹动态分析的结果与客观物质痕迹起到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交通事故现场无关痕迹的形成过程,介绍了从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剔除这些无关痕迹的几种方法,以指导事故处理人员准确地勘查事故现场,正确处理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6.
正犯罪现场是犯罪信息的载体,包括隐含犯罪信息的心理痕迹,这些信息反映了犯罪人在作案时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及犯罪动机和目的~([1])。侦技人员除了重视物质痕迹的发现和提取外,也应重视对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1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概述1.1心理痕迹的概念犯罪现场心理痕迹,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外显出来、通过犯罪行  相似文献   

17.
犯罪现场是指犯罪行为实施后,引起受害人、客体物发生变化的统—体。犯罪行为、犯罪工具造成特定的物质变化(被害对象直接发生变化,现场客体物表面发生变化.现场客体物增加或减少的变化,现场客体物位置和组合形态发生变化).产生相应的遗留痕迹(形象痕迹、印象痕迹、心理痕迹、电磁痕迹),痕迹与行为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判断一起命案现场是否有女性参与,现场的足迹、指纹和生物检材是最可靠的证据,但若缺乏此三种证据而需要作出判断,则是一件很棘手的工作.男女因生理和心理上有着各自的特征、特点,使得他们在选择作案手段、方式以及作案前后的心理反应上都不尽相同,呈现在命案现场上的各种痕迹、迹象和状态也有所不同.本文结合法医命案现场分析,讨论女性杀人案件现场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19.
客观存在的犯罪现场之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犯罪痕迹物证,蕴藏着诸多的犯罪信息,是侦查破案工作的依据,绝大多数的刑事案件侦查工作都是从现场勘查开始的。因此,重视和立足于现场勘查,在勘查中拓宽思路,寻找突破口,对于及时破案和提高侦查破案水平非常重要。细致勘验现场,注意发现和提取痕迹物证犯罪嫌疑人只要进出现场,就有可能留下足迹(鞋印);就有可能将现场之外的物质带入现场,或将现场内的物质带出现场。他们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免不了要留下不同的痕迹物证,如指纹、工具痕迹、作案工具等。这些痕迹物证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由于客体的条  相似文献   

20.
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 ,事故当事人常常隐瞒或捏造事实来掩盖事故发生的真实过程 ,以达到减轻或逃避自己应负责任的目的。为了再现事故发生的真实过程 ,笔者采取现场勘查、调查访问、车辆检测、人体检验等方法 ,来获取各种证据材料 ,进行综合分析推断。1 交通事故现场痕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4 1 92《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的规定 ,交通事故现场痕迹可分为地面痕迹、车体痕迹、人体痕迹、其他痕迹四大类 ,而每一大类又包括各自的具体内容 (见图 1)。图 1 交通事故现场痕迹分类2 案例分析2 0 0 1年 12月 13日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