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骥  仁厚 《当代党员》2006,(3):52-53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家庭美德受到了冲击,婚外恋情、遗弃老人、虐待孩子、家庭暴力等现象经常发生。家庭美德的缺失,给一些家庭蒙上了不幸的阴影,也给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了危害——  相似文献   

2.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了家庭美德的内涵和意义,使之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一起成为我国公民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纲要》指出: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类的…  相似文献   

3.
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尤其是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家庭美德的作用更显得重要。社会主义的家庭美德是对社会主义的新型家庭关系、新型家庭生活的伦理上的概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人们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品德教育的内容有几个层次:①家庭道德,用以调节与家庭生活有关的人员的行为准则,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②社会公共道德,用以调节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准则,  相似文献   

5.
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家庭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是家庭关系美满幸福的精神支柱 ,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文明基础。搞好家庭美德建设 ,对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推动社会繁荣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 ,在当前的家庭美德建设中 ,在尊老、养老、男女平等、夫妻关系、独生子女教育等方面还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 ,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大力加强家庭美德建设 ,进一步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并且要积极开展家庭美德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历来崇尚家庭美德的培育。今天家庭关系已经日益凸现为一个社会问题,家庭美德教育更具有其现实意义。对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的家庭美德教育进行研究和分析,吸收其合理的道德价值,与现代社会各种现象结合并且进行反思,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干部的德是一个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在内的道德体系。在很长时期内,出于对“家庭”二字在观念上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家庭美德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特殊重要性。今天,把家庭美德作为干部德的内容要求来考核领导干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筑起反腐倡廉的道德防线,有利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担当起领导改革发展稳定的历史重任,有利于创造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提高干部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养老、尊老、用老是家庭美德建设的体现。我们应立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顺应其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并将其作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战略工程来抓。  相似文献   

9.
“家庭内外”是本刊创办于上世纪的老栏目。今年再度恢复,旨在宣传先进的生活方式,弘扬家庭美德,就如何处理家庭关系、教育子女等各方面家庭生活主题组织报道,开展交流。欢迎投稿,提供线索,让我们共同将这一栏目经营成共产党员的温馨家园。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部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建设。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是全体公民在广泛的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都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各行各...  相似文献   

11.
曾志杨 《党课》2010,(11):127-127
据报道,今后,河北省新乐市领导干部夫妻不和或者与邻里不团结导致家庭美德考核不过关,轻则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或者降低一个层次任职,重则有被辞退的危险。有人以为这样考核干部是“抓小放大”之举,笔者却以为这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辨优劣”,将家庭美德列入干部考核,不是恨其早,而是恨其迟。  相似文献   

12.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以其特有的职能调节教师与学生、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及敦师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进行艰苦的自我锻炼和修养。  相似文献   

13.
把握家庭美德建设的特征□张桂华家庭美德,或说家庭伦理,主要是指处理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由于家庭是人们以婚姻关系为基础,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所以,家庭是温情最多、矛盾最多的单位。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不同于机关、工厂的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农一师十团工会妇联开展的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今年在全团各单位中全面展开。一是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星挂牌活动。通过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不断提升家庭成员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二是深入开展廉洁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家庭助廉读书活动,推动廉洁文化进家庭。结合家庭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新乐市领导干部夫妻不和或者与邻里不团结导致家庭美德考核不过关,轻则一年内不得晋升职务或降低一个层次任职。重则有面临被辞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家庭美德不仅对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社会也具有强烈的辐射功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也是社会成员,其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  相似文献   

17.
正贾淑珍是二师二二三团一名普通医生,几十年如一日孝敬、照顾公婆,承担家庭重担,与丈夫互敬互爱,关爱孤残儿童,用实际行动诠释爱的真谛,传承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连续五年被团场授予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3年,她的家分别被二师工会和二二三团授予和谐小康家庭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恪守古训,节衣缩食。把养父母、岳父母当作生身父母来赡养。他的孝义之举是对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家庭美德的最好阐释,那是一颗善良感恩的心,一份孝亲敬老的爱!  相似文献   

19.
韩希明 《唯实》2004,(7):85-88
重视与建设家庭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从正反两个方面,就夫妻关系、孝亲关系、婆媳关系、兄弟关系等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肯定了克己忍让、尊老爱幼和强烈的责任感等家庭伦理道德.剔除其封建糟粕,对当今建设新的家庭伦理道德不无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郭晓红 《奋斗》2012,(3):52-5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家庭社区是人居的基本平台和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公民素质提升、中华美德传承、社会风气形成和人们的幸福指数。在新形势下,家庭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也承载着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