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厚鹏 《法制与社会》2010,(35):143-144,158
中国语境下的能动司法与英美国家的司法能动主义因其司法渊源和司法环境的差异其语义不尽相同。当前,能动司法在中国受到推崇备至的同时,也遭到法学界甚至是司法界本身很多人的质疑。在中国要素和中国语境下,能动司法有其现实性基础吗?司法能动度之范围如何?一系列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厘清中国能动司法语义的前提下,对其现实性基础及度之范围作简单剖析。  相似文献   

2.
王婷 《法制与社会》2011,(7):126-126,130
在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能动司法政策之后,司法能动主义立刻被许多学者和法官关注,地方各级法院为贯彻能动司法政策也进行了很多司法行为。我们提倡的能动司法政策与西方所谓的司法能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我们应该怎样实践能动司法政策才会更合理?  相似文献   

3.
林海 《特区法坛》2007,(4):10-11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不断深入,为已经和将要进行的各项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成为当务之急。一系列事实表明,对各项司法改革最好的诠释应当是践行现代司法理念。那么对于现代司法理念的内涵应该如何正确把握?现行司法制度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差异在哪里?应从哪些方面完善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使之符合现代司法理念?本文将从以上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司法行政工作的范畴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之一,党的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党的十六大提出“逐渐使审判业务和检察业务与司法行政工作相分离”,也即司法工作与司法行政工作相分离。那么,什么是司法工作?什么是司法行政工作呢?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它搞清楚。  相似文献   

5.
陆辉  甘丽娜 《法制与社会》2010,(27):118-119,121
化解社会矛盾是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同时又是一把极其琐屑的“针线活”。刑事司法必须化解基本矛盾、防止次生矛盾。然而刑事司法如何化解基本矛盾?怎样防止次生矛盾?这是一个长期又宏大的课题。党和司法各战线均从宏观上提出了指导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思路及具体措施,不过,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在实际的具体司法行为中如何有效实施和实现也甚为关键,本文在此就该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张哲 《法制与社会》2013,(35):137-138
民意与法意之间的冲突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是如何协调这种冲突却是可以考虑并且值得努力的。这就涉及到了另一耷重要的问题——现行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即司法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司法职业化还是司法大众化?本文在比较分析司法民主化与司法职业化各自涵义、背景、内蕴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9年年初以来,“司法公信建设年”活动在八闽法院如火如荼地铺开。开展这一颇具前瞻性的重要活动是基于何种考虑?在活动期间,福建高院将破解影响和制约司法公信的哪些问题?在提升司法公信上又将有何作为?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日对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马新岚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黄晓云 《中国审判》2011,(10):11-13
量刊规范化改革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司法改革部署,去年10月1日在全国全面试行以来,有效增强了法院量刊工作的公开性.科学性,对规范司法行为,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和公正廉洁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及时总结量刊规范化改革试行经验,发现解决试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量刑规范化改革持续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类型的司法案件而言,如就民事案件与行政案件来说,司法管辖制度与行政区划分离的需求是不同的,那么,是否应当根据不同的案件类型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呢?  相似文献   

10.
伍孝平 《法制与社会》2010,(26):143-145
长期以来,困惑司法工作人员的问题是:国有控股公司是否为国有公司?此种类型的公司工作人员是否需要被委派才能认定为国家工作人员?何谓委派?何谓从事公务?这一系列问题未能澄清,导致当前司法实践中管辖和定性的一度混乱。本文拟从司法实践出发,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见解,期望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刑事司法权是具有双刃性的国家权力,倡导刑事司法的人文精神是要在实现刑事司法正面功能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其负态能效。现行刑事司法的一个误区是对国家和社会本位思想的过度强化所导致的个人权剩的遮盖,另一个误区是单一地依赖严格执法来完成其目标任务而人文关注不够。在社会转型期,刑事司法活动处在众多矛盾和冲突的聚集地.如何在众多的价值观念中作出合理取舍?如何在自由与秩序、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张力中取得平衡?这需要有以人为本的思维高度,从而使刑事司法在方法上作出理智选择。在结果上得到检校。鉴于司法实践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带有普遍性,制约着刑事司法跟上法制现代化的步伐,有必要对实践中模糊的人文观念予以澄清和对现代人文理念予以阐明。  相似文献   

12.
张鹏飞 《中国司法》2010,(10):111-112
96.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有什么区别? 问:我看到责刊发表过很多关于‘法律援助’的文章,也看到法院报刊经常有‘司法救助’的提法,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吗?我的朋友曹某因交通事故造成伤残,家里的钱都用于治疗了,现在既没钱请律师,也没钱打官司,他能申请‘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吗?(湖北读者:周晓洁)  相似文献   

13.
刘泓  申细云 《法制与社会》2011,(30):106-107
能动司法是司法活动的新理念。能动司法的政治道德基础是司法的人民性、民主性。能动司法的内在价值是实现司法的正义与高效。本丈通过对能动司法法律价值的分析,澄清人们对能动司法的错误认识,增强司法机关贯彻能动司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司法和谐。  相似文献   

14.
栗阳 《法制与社会》2013,(29):81-82
复旦黄洋中毒案迅速侦破使19年前清华朱令中毒案再次被人们热议。案件是因为特权干预司法而不了了之吗?法律敢对特权说不吗?19年来公众对此案众说纷纭,面对种种质疑司法缺位和程序不合法使法治公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19年后的黄洋案,司法介入迅速,证据得以保全;司法贴近民众,疑虑得以消除;公众监督加强,特权难以干预司法公正.这都体现了法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我们时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5.
陈实 《江淮法治》2014,(11):39-39
“司法工作有哪些方面需要需要加强和改进?您对新一年司法工作有何要求?”……近日,固镇县城关镇司法所召开辖区县、镇人大代表座谈会,  相似文献   

16.
郑飞 《证据科学》2015,(1):71-80
司法公开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础,但司法公开并不自动实现公众对司法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信任与认同。通过对9省市的实证调研和数据挖掘,课题组发现除了司法公开以外,司法公信力还与司法独立、司法工作作风、司法过程、司法结果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着手来提升司法公信力:夯实司法公开以增加司法透明度,增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以保证司法权威,转变司法工作作风以提升司法权力主体的公信力,并更加注重司法过程的程序公正和司法结果的实体公正。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司法中,外部的干扰与内在的缺陷使能动司法与善意司法面临一种困境.摆脱困境,需要能动司法与善意司法的嵌入与融合:善意司法表现在司法动机、目的、行为等方面,能动司法表现在司法解释、司法参与、司法矫正等方面.因此,只有以善意适法、公平正义为目标改善司法形象,以能力提升、能动司法为目标提高司法水平,以尊重良俗、德法互济为目标完善司法机制,提升司法公信力,使司法成为法治前行的力量,才能实现法治对司法进步的期待.  相似文献   

18.
吴波 《法制与社会》2012,(20):32-33
现代司法救助制度作为彰显司法人文关怀,体现现代法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是检察机关发挥社会管理创新职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因此加强对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研究,将司法救助的司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司法救助的司法惠民本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由于一系列案件的影响,民意与司法的关系备受关注.在实践中,民众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以及现代传媒技术的广泛运用,民意介入司法成为可能.这不可避免地使民意对司法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指出,如何正确地引导民意,使其对司法产生积极作用,最大可能地减少不利影响,使民意与司法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建立合理的法律机制,使司法以审慎的态度吸收正确有效、理性可行的民意,以期实现民意与司法的协调,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韩轶  江国华 《时代法学》2010,8(1):18-23
在新一轮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司法民主化备受关注。“司法以实现正义为目标”是考虑司法民主举措问题的根本认识前提,以急功近利心态的片面追求司法的社会认同,放弃了对民主因素介入司法的方式和制度上精雕细琢,司法民主将面临着在实践中走向偏离并最终陷入“司法无存”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