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社会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保护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职责,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合作,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担负起维护这一特殊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这是父母的法定义务。根据调研情况看,造成目前抚养费纠纷不断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当事人的职业和收入状况,深层次的原因既有道德责任的缺失和法律方面的缺陷,又有思维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还有很大一部分纠纷是由于夫妻离婚后矛盾积聚并恶化产生的。保障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按时足额地支付,是保障未成年子女生存条件的重要问题,法院应对审理好抚养费纠纷案件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宗旨,明确和细化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3.
我国婚姻家庭法关于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监护的立法中已经注意到对未成年子女利益的保护问题,但是保护的力度不大,有些立法甚至没有从未成年子女利益出发。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原则在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中得以确立。为了实现离婚后监护问题上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原则,我国在立法上还需完善。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离异家庭子女之监护抚养问题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残缺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的生活、教育受到巨大影响,如何保护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问题,成为各国法律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关于离婚后未成年人监护抚养制度立法之缺陷进行评析,并提出了完善立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浅析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的必要性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保护,不仅关系到这些未成年人的顺利成长,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正在服刑父母的改造效果。我国应当尽早建立一个长期、固定的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救助保护体系,给予这些未成年人人性的关怀,从而将这一问题对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益应当如何保护,尤其是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益该如何保护,我国现行法律对此规定过于原则,显然不能适应未成年子女财产权益保护之需要。本文以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益保护为视角,就确立公权适当干预制度、离婚双方对未成年子女财产报告制度、第三方代管制度、对未成年子女的不动产转让实行特殊保护制度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婚姻的解体,必将对未成年子女造成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损害.为了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尽可能保护其利益少受或不受侵害.对父母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保护、实现其利益最佳原则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理论后对未成年子女监护问题的立法上.目前我国相关立法还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8.
关注和保护未成年人财产权益是一个重要的法律话题。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后,未成年子女财产权益同样应受到法律保护。然而,由于立法的缺陷使得法律对已故父母未成年子女财产保护不足。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的法律措施,加强对已故父母未成年子女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9.
鉴于家事纠纷的特殊性,各国纷纷设立了家事法院,为之配备专业的家事法官,并适用独立的诉讼程序。然而,我国尚未建立独立的家事诉讼程序,在家事审判实践上仍存在不足。为了进一步完善家事诉讼制度,妥善解决纠纷,我国应该提供家事法庭的辅导服务,构建独立的家事调解程序并贯彻子女最佳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新《刑事诉讼法》设专章规定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以彰显程序法的宽容和仁慈,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羁押率和判处监禁刑比例居高不下的状况,与立法精神相悖,这一窘境迫切要求健全检察环节办案机制,实现法律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司法保护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生活中,父母对于子女实施必要的惩戒行为,因其具有深厚的伦理和道德涵义,而成为人们普遍践行的"习惯法则"。但是,父母过限的惩戒行为会给子女造成严重的人身或者精神侵害,会逾越刑法的边界,进入犯罪的领域。由于家事关系的复杂性和侵害人与被害人身份的亲缘性,刑法面对家事关系时必须谨慎。区分合限的惩戒行为与犯罪行为,从实施主体、主观意图和惩戒程度三个方面来界定合限的家庭惩戒行为,能为家庭中日趋频繁发生的侵害"未成年权益"现象给予刑法规范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是利用调解、协商的方式处理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它有利于未成年加害人的再社会化、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实现公正和效率的价值.此外,以人为本的理念、国内外相关法律制度和实践经验等为实行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提供了可行性.因此,有必要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群体的特殊性出发,构建未成年恢复性司法制度,明确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适用范围、适用模式、适用条件、适用阶段和适用程序,以推动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当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数量大,这一特殊群体存在有效监护缺失、受教育情况较差、不良心理问题严重、犯罪率高等问题。重视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关怀和教育,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制度,不仅关系到服刑人员的良好改造和其子女的健康成长,更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父母离婚后一方单方面变更其未成年子女的姓名,为了自身的利益,既未听取未成年子女的意见,也未妥善代理子女行使其姓名权,极易引发纠纷和矛盾。我国关于未成年子女姓名权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法官在司法审判中通常适用不同的法律、有着不同的利益衡量,未成年人的姓名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立法者应着力完善未成年人姓名权的法律规范,户籍管理机关应加强对未成年子女姓名变更方面的管理,裁判者应该遵循子女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子女意愿原则,对父母离异后未成年子女的姓名变更纠纷做出慎重的裁决。  相似文献   

15.
国家机关在剥夺服刑人员人身自由的同时,有可能使他们的未成年子女暂时失去父母的监护.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法律孤儿的合法权益,国家机关应当在法律孤儿社会救助中起到及时通知、为法律孤儿设置监护、为监护人或其他民间救助者提供必要资助、监护监督和指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被执行人"失踪"或子女被失踪,子女不同意与申请执行人共同生活是抚养权执行难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虽然表面上看交付子女的行为不可替代履行、未成年子女人身不可强制执行是导致抚养权执行难的主要原因,实际上离异双方对抚养权存在错误认知以及对子女利益的忽视才是抚养权执行难的根本原因。借鉴域外一些国家推行的父母教育计划、前置调解在化解夫妻双方矛盾、保护子女利益方面的经验,引导我国家事调查员参与离婚案件父母教育计划,采取前置调解措施引导双方自愿达成子女抚养的调解方案。离婚诉讼期间,双方对抚养权争议较大的,赋予非直接抚养子女一方临时探望权以及申请人民法院对有可能隐匿子女的关系人采取行为保全措施,减少因情感缺失和子女"失踪"引起的抚养权执行难。  相似文献   

17.
离婚自由是婚姻自由原则的一项重要表现,但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近年来,由离婚产生的纠纷日益增多,而在这些纠纷中最应当得到妥善解决的就是父母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问题.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难以维系的时候选择了离婚,对于未成年子女来说,却只能被动地接受父母离异这一后果.因此,法律有必要完善父母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制度,给父母离婚后的未成年子女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8.
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应以我国社会生活方式与婚姻家庭观念变化为背景,在现有诉讼方式和调解方式并行的纠纷解决机制基础上,了解调查调解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探讨如何加强与完善婚姻家庭调解制度,特别是基层社区调解。为促进婚姻家庭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重构婚姻家庭调解制度和完善家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提出完善诉讼模式和调解模式的建议和对策,如设立专门的家事法庭和附设家事调解委员会及制定特殊程序与证据规则,在《民事诉讼法》中增设家事诉讼程序,条件成熟时制定专门的家事诉讼法;应完善与细化婚姻家庭案件调解流程与规则;应将人民调解作为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前置程序等,以期为相关立法及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法理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家事事件与一般民事案件相比,在审判理念、程序上有很多特殊规则,而这些特殊规则才是家事理论研究的着眼点与家事审判改革的着力点。家事审判中的特殊规则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强制调解规则、以子女最佳利益为核心的全面解决主义以及家事审判机构、审判人员的专门化发展方向。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应当是针对家事审判中的新变化与新问题,分析和提炼家事审判中的新理论与新规则,从而为我国家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与探索提供更多理论基础、域外经验与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20.
人文情怀是未成年刑释人员法律保护的固有属性 ,未成年刑释人员法律保护所体现的人文情怀主要有解读、交流、宽容、维权、关怀等内容 ,未成年刑释人员法律保护要达到好的效果 ,主要取决于法律法规、社会导向、工作机制的人文情怀体现及未成年刑释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增强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