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新解读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国寡民"并不是要退回到原始社会,它通过理想化的形式,表达了老子的社会改造构想.它是老子哲学在治国方略上的具体化,是本源的道的具体诠释.这一构想在深层理念上也体现出一种自然主义,无为则是实现这一构想的具体方法.在老子的治国思想中,看似原始落后的现象,实为表明他对"无为而治"的向往.因此,我们不能用绝对的眼光来透视其内涵,而应进行系统辩证地分析.  相似文献   

2.
老子的“无为”思想,主要是针对统治者的巧取豪夺、政治繁苛提出的,目的是要统治阶级顺应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顺民安民,使国家臻于大治。因此,老子“无为”主张的本身包含着积极“有为”的思想;“无为而治”,“无为”只是手段,“治”才是目的,而“治”既是“有为”。老子的“有为”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民为邦本、节俭治国、依法用刑以及权术谋国等思想之中。  相似文献   

3.
老子德治思想意蕴及其社会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他的《老子》(又名《道德经》)循天理 ,说人事 ,高扬道德的权威和价值。他提出的尊道贵德的思想以及论述的许多道德要素包含着深厚的德治思想意蕴 ,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政治运作产生了重大作用 ,而且对我们反省当代社会道德状态 ,以德治国加强道德建设极具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与康有为、谭嗣同对老子的抨击相反,严复对老子格外青睐。事实上,严复推崇老子的过程,就是对老子的思想予以解读、诠释和重新发现的过程。在《〈老子〉评语》中,严复对老子思想的诠释集中表现为基于“第一因”的哲学思想、天演学说和民主思想三个方面。这些内容既是严复对老子思想的解读和诠释,也表达了他对老子的态度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解读老子的"道法自然",在以字通辞,以辞达道的原则下,回归原本.从体道而悟、行道而明、进而到循道而达.逐层渐进地体察老子关于"道"的独特意蕴,进而明其意义与时代精神,纵横联系求其精微,以期能在当前更多地理解把握<老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体认老子"天道无为,人道无为"的独特思维方式,从原本出发,解读老子体认天下万物的路径,逻辑地、批判地、历史地探究并稽其旨趣,明其意义与时代精神,纵横联系求其精微,通过解读老子"无为"之义,使<道德经>的深沉智慧能更好地加以继承.  相似文献   

7.
1953年8月,我突然接到老家的一封电报,记得电文的意思是我的老父亲得了重病,叫我回去看望,见上一面。当时我担任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员。警卫任务很重,是回家还是不回家?思想上斗争了老半天,感到压力很大,最后我决定把电报给李银桥卫士长看看,向他请示一下。他看过电报后,说这事要向毛主席汇报。  相似文献   

8.
赵国勇 《世纪桥》2011,(23):47-48
老子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深入挖掘老子哲学思想中的生态伦理意蕴对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探索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道生万物与万物平等、道法自然、道的规律性意义几个方面,对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概念"道"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意蕴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袁新文 《学习导报》2011,(16):43-44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同志在得知自己的警卫员要回乡探亲时,就谆谆告诫他:不要认为在我这里工作就了不起了,要注意听听老乡们对咱们政府的意见和反映,别在群众面前装"老子"!话语虽平常,含义却深长,  相似文献   

10.
老子说,三十根辐条构建成一个轮子,轴瓦与车轴之间,是留有空隙的。有了空隙,轮子才能转动,车辆才有车辆的用处。和泥炮制做成器具,由于器具有自己的空间,才能使用。开门凿窗做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争谐的思想.其中,春秋时期道教始祖老子,提出了一系列以"和"为主旨的人格修为策略及社会理想方案,其中的合理成分,对于当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老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它所具有的辩证思维方法论,是制定管理国家、促进社会进步战略决策的理论基础。其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道,是其管理思想原则的一项具体体现,对当代的社会管理、政治管理、政法管理、思想文化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虹 《学习月刊》2012,(18):24-26
“道”毋庸置疑是道家哲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最早提出道论的是老子,老子哲学是围绕“道”来展开,庄子以老子哲学思想为基础,对“道”进行了大量的描述,作为道家哲学的代表性人物,学术界多数将老庄并称,将老庄思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但是由于两者的社会背景的不同,对“道”的阐述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对老子与庄子的“道”进行比较,以求埘老庄的道论有更加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老子表面主张"无为""无知",实质是"有为""有知"。这可以通过老子与庄子对于"有"的认识的比较和通过体味以"道"为基础的知识来认识。老子的"道"是无和有的辩证统一,是有着现实的内涵的,即自然无为;庄子则注重无,而否定有。老子的知识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的知识,是真善美智的统一体,而不是制度化的、经验性的有限的知识。老子的"无为""无知"的思想是当时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和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姚希 《湘潮》2013,(8):45-46
在以宣扬"道法自然",提倡"无为而治"为精髓的老子哲学体系中,老子认为社会混乱、百姓困苦的根源在于世俗的教化违背了"大道"。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广道家学说,他提出了"人性复归论"等教育理念,主张"成人受教于儿童"、"复归于朴"等。这些观点对研究当下教育领域出现的矛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杨漪雪 《学习月刊》2014,(14):25-26
在解释人类的起源问题时,英国剑桥大学的天文学家瑞斯(Rees)教授提出:人类是从那些早已消失的星体中的残骸碎片中逐渐进化而来的。瑞斯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把握认为构成人体组织的复杂分子中的氢、氧、氮、碳、铁等原子都来源于创世大爆炸。  相似文献   

17.
中国思想文化的河流在历史上有过几次强大的注入。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东方文明轴心标志的道、儒、墨、法等诸子思想被奉为中华文化的元典,之后有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与道儒融合。汉唐以降,道儒互补,再加上佛教的调适。  相似文献   

18.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思想,在悠久的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无为不是消极守旧,无所作为,而是积极的人生哲学。本文以全新的视角透视老子哲学,从修身养性养生的角度说明无为与无不为之间的内在联系。老子哲学所蕴含的心灵的智慧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无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最早提出来的。就老子、庄子把“无为”作为一种工具价值和目标价值相统一的人生价值取向而言,“无为”思想对现代人如何对待自然、社会和人,如何处置现代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非文明非理性的方面;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之外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现象;以及在  相似文献   

20.
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的这段追问、审视之言,使我们悟出一个共性问题:一个人过分、过多、过度地追求欲望,必然会付出沉重代价。在名利上,“少则得,多则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这里,明确地指出了舍与得的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