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法医病理学鉴定7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法医学角度分析肿瘤患者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明确医疗责任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方法 对2000-2009年在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进行法医病理学检验的74例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年来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常见医疗责任有漏诊、误诊、不合理的化疗、并发症的未预见等.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肿瘤相关医疗纠纷成因有所区别.外科、妇产科等科室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通过法医病理学尸体解剖查明死亡原因,明确医疗责任,已成为肿瘤患者医疗纠纷的重要解决手段.增强服务意识,获取患者信任;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医疗条件;重视法律法规,强化注意与告知义务,能够减少与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涉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死亡的尸检案例在法医学实践中并不多见.作者通过对13例尸检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类型、死亡机制及法医学鉴定要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肿瘤组织中部分杂合性丢失(partial loss of heterozygous,pLOH)的判定标准在Identifiler系统中的适用性进行评估.方法 将696例正常无关个体Identifiler数据中共8428个杂合子基因座,对两个体同一杂合子基因座随机配对,构建两等位基因峰高或峰面积比值比.77对肿瘤-正常组织对Identi-filer分型数据中共896对杂合子基因座,将肿瘤组织与其身源正常组织配对构建两等位基因峰高或峰面积比值比.对上述比值比频率分布进行曲线拟合,按比值rt<0.5和>2.0的标准判断正常无关个体对杂合子不均匀扩增误判为pLOH的比例,并比较依据峰高比值比和峰面积比值比对pLOH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正常无关个体对中共4214对杂合子基因座对的比值比和肿瘤-正常组织对中共896对杂合子基因座对的比值比均呈正态分布.按照峰高或峰面积比值比<0.5和>2.0的标准,正常无关个体对中有0.12%误判为pLOH.依据峰高比和依据峰面积比对肿瘤组织中pLOH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32).结论 以峰高比值比或峰面积比值比(<0.5或>2.0)作为肿瘤组织中pLOH判断方法和标准适用于Identifiler系统.  相似文献   

4.
Zhao SM  Zhang SH  Li CT 《法医学杂志》2011,27(2):102-106
目的 探讨采用Identifiler系统进行消化系统肿瘤组织身源判定时共有等位基因数(IAn)和全相同基因座数(A2)的标准.方法 在对l05对消化系统肿瘤组织-身源正常组织对进行Identifiler系统分型的基础上,依据IAn和A2的有限分布原则,将IAn的16种取值代入已建立的相应判别函数,通过Fisher判别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大鼠脑挫伤组织及其他器官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差异,期望为法医病理学脑挫伤的诊断以及损伤时间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45例SD大鼠脑挫伤后脑组织及心、肝、脾、肺、肾等器官组织进行TNF-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挫伤对不同器官中TNF-α表...  相似文献   

6.
共有基因座数和等位基因数用于结直肠癌组织的身源认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书民  李成涛  张素华  李莉 《法医学杂志》2009,25(6):412-416,420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TR基因座变异情况及其身源认定方法. 方法 用Identifiler系统对50对新鲜结直肠癌组织及其身源正常组织(CR-N)组进行STR分型,计算CR-N组中变异STR基因座及全不同基因座数(A0)、半相同基因座数(A1)、全相同基因座数(A2)和共有等位基因数(IAn),比较CR-N组、无关个体对(UI)组和全同胞对(FS)组中上述参数的分布差异,通过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STR基因座基因型改变发生率为3.33%.CR-N组中A1、A2和IAn呈显著偏态分布并与其在UI或FS组中分布差异显著.依据IAn、A1/A2分别建立了CR-N与UI、CR-N与FS的判别函数,其对结直肠癌组织身源认定错判率均为0.00%. 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STR基因座基因型改变发生率较高;本研究所建立的判别函数是进行结直肠癌组织身源认定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
判别分析法在胃癌组织身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估基于共有基因座数或共有等位基因数的判别分析方法 在胃癌组织身源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Identifiler 试剂盒对22对新鲜的胃癌组织块及相应身源正常组织块进行STR分型,采用计数法获得胃癌组织中各基因座不同变异类型的变异率和胃癌-身源正常组织对中的全不同基因座数(A0)、半相同基因座数(A1)、全相同基因座数(A2)和共有等位基因数(IAn),将上述参数代入已知的Fisher判别函数,以误判率评价Fisher判别函数对胃癌组织身源认定的效果. 结果 22例胃癌组织中,STR基因型改变(STR genotypic alteration,STRGA)的发生率为3.03%(95%CI:1.46%-5.50%),至少有一个STR基因座出现STRGA者占31.38%(95%CI:13.86%~54.87%).采用基于共有基因座数或共有等位基因数的Fisher判别函数,本组胃癌组织均被认定与相应正常组织来自同一个体,误判率为0.00%. 结论 胃癌组织中STR基因型改变的发生率较高;基于共有基因座数或共有等位基因数的判别函数适用于胃癌组织的身源认定.  相似文献   

8.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王某,男,23岁。因"头痛及视物模糊伴呕吐三天"入院就诊,行头颅MR示松果体区肿瘤并梗阻性脑积水(图1)。入院第5天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顺利。术后8h患者躁动不安,行头颅CT示脑积水明显缓解,但出现肿瘤内出血,出血破入脑室并累及桥脑背侧,后患者一直呈昏迷状态。术后第8天复查头颅CT示肿瘤再次发生出血,并且肿瘤体积较前增大。术后20天患者死亡。术后昏迷至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大鼠软组织挤压伤后肝组织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挤压组、挤压后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处理组、挤压后L-精氨酸(L-arginine,L-Arg)处理组,经实验处理后检测血清中ALT、AST活性和NO浓度,并利用RT-PCR技术观察肝组织中TNF-α、IL-1β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挤压组肝组织中TNF-α、IL-1β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应用L-Arg后TNF-α、IL-1β mRNA表达进一步上调(P<0.05),而应用AG后上述指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挤压组血清ALT、AST活性以及NO浓度明显增加(P<0.05),应用L-Arg后血清ALT、AST活性以及NO浓度进一步明显增高(P<0.05),应用AG后上述指标则明显降低(P<0.05). 结论 大鼠软组织挤压伤诱导NO生成增多,内源性NO介导肝组织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10.
13个STR位点在人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ng JX  Li CT  Xiao L 《法医学杂志》2007,23(4):280-282
目的探讨13个CODIS-STR基因座在人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变异情况。方法收集55个个体的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及其正常组织和血样,Chelex100法提取DNA,用Profiler试剂盒和Cofiler试剂盒进行复合扩增,310型遗传分析仪检测。结果55例肿瘤组织中均存在细胞分裂异常现象,其中有2例肿瘤组织的STR位点发生了变异,变异的类型包括基因型改变、杂合型丢失和杂合双峰不平衡,而且变异可以是多位点同时发生。结论对肿瘤组织类型的样品进行STR分析时,应多加慎重,因为排除的位点可能来自肿瘤组织中的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1.
邵翔 《法医学杂志》2013,(5):393-394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42岁,于某日被人发现死在其居住的房内。案情调查显示,死者既往身体健康,死亡前两天曾给其家属打电话,诉感觉不舒服。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女性冰冻缓解尸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眼睑、球结膜苍白。唇黏膜轻度发绀。双手指甲床发绀。余未见明显异常。尸体解剖:头皮未见损伤,颅骨未见骨折。硬脑膜外、硬脑膜下未见血肿,蛛网膜下腔未见出血,脑底动  相似文献   

12.
案 例【案例1】 杨××,男,2 0岁。于×年×月×日在工作中被一装满纸的纸箱砸伤右臂肘关节处,致红肿、发紫、功能障碍。拍X线片示:骨质未见创伤性异常。后持续红、肿、痛,经多家医院治疗无好转。4个月后经诊断为纤维肉瘤。后赴北京进一步确诊后行截肢治疗。受伤当时X线片(片号15 74)示:骨质未见创伤性异常。但请专家会诊均认为右肱骨下端有骨膜反应及密度增高影。4个月后MRI示:右肱骨下端可见一梭形肿块。X片示:右肱骨下端骨质破坏。病理报告:高分化纤维肉瘤。法医临床学检查:被鉴定人神清、语明,步入检室,查体合作。右上臂肩关节处远…  相似文献   

13.
1案例 1.1案情简介 某女,18岁,因“右乳胀痛10余天”人住某市医院,诊断为“急性乳腺炎伴广泛空洞坏死,乳癌待排”,行手术治疗,术中冰冻切片报告“考虑炎性乳癌”.遂行右乳切除术。但术后病理报告示“符合弥漫性乳腺炎及化脓性坏死”,引起纠纷。术后2个月,当地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为“不属医疗事故”,患方诉之法院要求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4.
癌症是一种发病率与死亡率都极高的疾病,患癌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死亡的临近和生命的结束。研究发现癌症病人普遍存在严重的抑郁、焦虑、恐惧、绝望等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不仅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给治疗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针对目前癌症病人心理护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损伤与肿瘤(附1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法医病理尸检和活体损伤检验中,损伤与肿瘤同时存在的案例14件,按损伤与肿瘤发生以及在死亡或伤害发生中的不同关系分为两组5种情况,认为损伤与肿瘤关系的实质仍然是损伤与疾病的关系,作者认为少数损伤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成为肿瘤发生的原因之一,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一次科学展览会上,一名高中生的方案获得了一等奖.在他的方案中,力劝人们签署一份要求严格控制或完全销毁"氢氧化物"的文件.这有充足的理由,因为,这种物质会造成流汗过多和呕吐,它是酸雨的主要成分,在气态时它会导致严重的烫伤,它是腐蚀的帮凶,它会降低汽车的刹车效率,人们在晚期癌症病人的肿瘤里发现了它.他问了50个人是否支持禁止这种物质.……  相似文献   

17.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杨某,男,57岁,2010年6月8日因"上腹部不适1周"在某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经临床诊断为"胃癌",6月11日予行"胃大部远端切除术",6月13日患者病情出现变化,于6月19日转至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6月24日又转回某人民医院,后杨某因医治无效于6月29日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1案例资料李某,女,26岁,2008年11月30日晚11时30分左右,在医院与人发生纠纷,被推搡中腹部碰撞到收费台拐角处。检查:诉左季肋部疼痛,压痛(+)、叩痛(+)。B超示脾门部1个73mm×82mm不均质性低回声,边界不清,腹腔未见明显游离液性暗区。12月1日CT检查诊断为脾肿大,脾挫伤?当日下午4时行脾脏切除术,术中见脾脏增大,与周围无粘连,脾  相似文献   

19.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52岁,肝炎病史多年,右上腹胀痛2周。甲胎蛋白1 096μg/L。B超、CT示: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右侧胸水。拟行"剖腹探查+肝癌无水乙醇注射+肝动脉置泵化疗术+肝动脉结扎术",术前插胃管后,  相似文献   

20.
在法医检案实践中,常遇到要求对肿瘤与外伤间因果关系进行评定。有关外伤直接引起肿瘤的形成及肿瘤原发部位损伤与肿瘤转移关系的报告较多见(本文中不予例举)。[1,2]但是对于肿瘤患者正常组织器官损伤后肿瘤转移灶形成的报道和研究较为少见。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类对肿瘤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现代临床医学对肿瘤病因学、发生机制的认识已有进一步提高,但外伤与肿瘤关系仍然未引起医学专家的重视。然而有关肿瘤与外伤关系所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却在司法界引起广泛关注。对于肿瘤与外伤关系的研究,从医学角度与从法学角度研究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