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士新 《外交评论》2009,26(1):111-120
强制性外交是以武力为后盾,旨在要求被强制方终止或采取某种行为的外交方式。对强制方来说,强制性外交虽呈现出强烈的防御性质,但同时也具有明显的进攻性取向。冷战后美国的霸权意识推动其在中东地区更倾向于实施强制性外交。本文结合利比亚与伊朗的核问题,分析了美国在中东地区强制性外交的运作特点与效用。为了巩固自己在中东的安全利益及战略强势,美国利用强制性外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遇到了诸多难题,尚未从根本上奏效。  相似文献   

2.
冯凯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0):188-189,192
均势策略是美国为维护和巩固其世界霸权地位、对同盟国、敌对国或潜在的挑战国通常采用的策略,其具体策略主要包括均势外交、矛盾外交和可控的矛盾外交。这些具体手段在美国对华外交以及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巴以问题的政策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3.
外交保护的对象包括一国的公司,有权行使外交保护的国家原则上是公司的国籍国。外交保护制度适用特定的公司国籍规则。公司国籍适用双重标准:成立地和注册办事处、管理层总部所在地等,而不适用"真正联系"标准。在公司不存在或公司具有造成损害的被指称责任国的国籍的情形下,股东的国籍国可以行使外交保护权。  相似文献   

4.
外交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交语言是体现一国对外政策和捍卫一国利益的语言工具,是外交官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有效的联合和斗争的锐利武器。在外交工作实践中,准确、恰当地使用外交语言是对每一名外交官的基本要求。本文探讨了外交语言的概念、含义及特征。在深入分析讨论若干外交语言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外交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辨证统一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5.
论文化外交     
文化外交与对外宣传、公共外交和价值观外交不同,它是以一国政府为主体,在思想、教育、文化等领域,基于主体的平等性、方式的对等性和相互性、内容的相对真实性、目标的长远性,对他国开展的持续性的人员交流、文化传播和思想沟通,以渐进实现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推广等目的的活动。人文外交是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概念,强调包容与和谐以及以人为本,人文外交尚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文化外交可分为思想外交、文明外交和文艺外交三个层次,其中思想外交效力最强,是文化外交的核心。近代世界历史表明西方在全球政治中的霸权地位离不开西方思想的扩张和征服,各种反抗努力的失败更显示了思想外交的强大力量。中国应该吸取历史经验,通过参与和推动思想和价值观的国际讨论、整合制度资源、集中力量服务思想外交、大力开展学术外交等方式加强文化外交,提升中国软实力,实现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6.
张鸿石 《外交评论》2010,27(3):97-106
一国的外交风格多表现为该国外交的某种特质、格调或品味,有时也表现为某种具有独特精神内涵的外交行为方式,它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一国之外交风格深受该国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影响,并与其外交性质、目的等有内在统一性,它在推进该国外交利益实现过程中发挥着功能性作用。对中国外交而言,外交风格对提升中国政治上的影响力、形象上的亲和力、道义上的感召力尤具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际战略思想是一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外交大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新中国领导人十分重视外交战略思想的提出与创新,特别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创造性地提出国际战略思想,对当时和此后的外交工作进行全局指导。对新中国领导人的国际战略思想,在理论基础、时代特征、国际形势和国家实力等维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出新中国外交中的国际战略思想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外交的国际定位,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对自身在国际社会中所处地位或位置的基本看法和评估。历史、国内、国际、个人等层次都是分析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定位的形成与嬗变的关键影响因素。将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纳入对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定位衍变的诠释中,并以此将整个1949年后的中国外交历史贯穿起来,可以总结出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定位的变化特点是:历史上的大国情结与现实物质力量相对薄弱的矛盾始终存在;由结盟外交转向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由体系外革命性国家转向体系内现状性国家;强意识形态转向弱意识形态;理想化、传统化转向务实化、国家化。  相似文献   

9.
赵可金 《外交评论》2011,28(6):73-89
作为除安全保障、经济发展之外的第三层面,人文交流历来是国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推进,各国都极大地提升了国际人文交流的战略重要性,在人文软实力领域展开了日益激烈的竞争,人文外交异军突起。尽管各国对人文外交的理解不同,但都高度重视人文因素在外交中的影响,并积极探索和推进人文与外交的结合。在这一潮流推动下,国内外学界对于人文外交的研究方兴未艾,提出了文化霸权论、文明冲突论、软实力论、文化安全论、话语权论等。为使一国文明永葆生机和活力,各国积极推出思想外交、文化外交、公民外交等多种形式的人文外交,促进了本国文明体系的革故鼎新,努力占领全球先进文明的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五大变化 ,包括外交从受意识形态制约转向按国家利益要求选择对外政策 ;从反体系外交转向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体系 ;从简单地按敌我友划线制定对外政策转向不结盟和全方位外交 ;从在美苏两超中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转向独立自主 ;从以政治、军事安全为外交主要任务转向重视经济外交等  相似文献   

11.
2012年2月23~24日,朝美第三次高级别会谈在中国举行,双方同意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信任,以改善朝美关系。但是随后朝鲜两次发射卫星、进行核试验并宣布永久退出六方会谈,朝核危机再次升级。采用内容分析法剖析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的朝鲜外务省发言,可以发现,朝鲜可能采取导致危机进一步升级的行动,中国在处理和解决朝核问题中的战略对策,应以坚持半岛无核化作为首要目标,将坚持六方会谈机制作为首选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公共外交的演进:内容与形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通过对外宣传活动实施其对外政策的一种外交行为方式。中国政府虽然在过去未正式使用公共外交这一名称,但存在公共外交的实践。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演进经过了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和特点。第一个阶段:宣传新中国,支持世界革命。第二个阶段:促进改革开放,维护世界和平。第三个阶段:介绍说明中国,倡导和平发展。从总的发展进程看,中国的公共外交实践日渐摆脱传统的“宣传”观念的影响,愈来愈接近现代公共外交理念。实现中国和平发展,需要通过有效的公共外交,逐步打造一个合作的、友好的、负责任的中国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受其战略文化的指引,它同中国的安全关系受其民族文化和外交哲学的影响。俄罗斯在其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选择上,常常受到大西洋主义、欧亚主义和斯拉夫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这些思潮成为指导俄罗斯对外战略选择的重要哲学理念。冷战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摇摆和波动之后,相对折中的欧亚主义在俄罗斯政府的对外战略指导思想中占据优势地位,俄政府开始把中国作为一个对俄罗斯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对待,强调同中国的安全合作,这对俄中双方带来了共同的安全利益。  相似文献   

14.
论美国媒体及媒体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体外交"是国际关系学科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问题。美国传媒,作为美国"软权力"的强有力的体现,美国文化产业的支柱之一,已经成为美国实施以推行政治文化为目的的媒体外交的一个有力工具,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15.
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高飞 《外交评论》2005,(3):105-112
近年来,公共外交的兴起日益受到人们的瞩目。本文从几种国外流行的公共外交概念入手,分析公共外交的本质特征、兴起原因及其作用,并通过介绍西方国家公共外交机构改革情况,对我国的公共外交工作提出建议。公共外交的发展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多元化、矛盾竞争复杂化等新特点,体现了当代政治的发展、外交制度的完善和外交方式的创新,发展和完善公共外交工作对于消除“中国威胁论”,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公开提出“转型外交”前,已经在印尼试验“转型外交”。本文在简述美国“转型外交”核心思想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实证角度分析美国在印尼试验“转型外交”的案例——棉兰驻外点,并从该驻外点的地理位置选择、规模、人员配备以及工作内容和方式上进行剖析,从中了解“转型外交”的运作概况,透视“转型外交”在亚洲进一步扩散和推广的基本路径和方式。美国在印尼推进“转型外交”,并对其寄予厚望,对地区事务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日本对华政治、军事外交的开展受到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极大限制,公共外交就成为重塑其在中国的形象、重新赢得中国的理解与信任、促使中国奉行符合日本利益的温和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员与文化交流、经济与文化援助、外向型的文化教育、对华宣传以及动漫外交等手段,对华公共外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受其独特政治文化及国内右倾化思潮的影响,加之受两国意识形态、价值观、发展战略等方面矛盾的掣肘,日本战后对华公共外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早期韩国外交囿于东北亚区域,但近年来,韩国日益以中等强国的进取姿态,试图超越东北亚外交的局限,向亚洲乃至全球层面扩展影响力。其中,东南亚已上升为韩国外交的战略区域。以经济利益为重心,韩国积极参与地区多边机制,拓展安全合作,提供发展援助,推动环境和文化外交,全面追求其在东南亚的政策目标。韩国外交的这一态势,会对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将人权外交作为自己的基本国策和外交政策的基石,不遗余力地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在当前以和平和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排除人权因素对国际合作的阻挠和干扰,建立真正有利于全球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