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克顿是一个美国人的名字。在150多年前,克顿是美国西部的一个中级警官。如果他沿着警官这条路走下去,那么现在不会有多少人知道他。但是,他偏偏是一个创新的人。于是,他放下了警察这一职业不干了,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私家侦探所,成了世界私家侦探的开山祖师。当然,他当初不会知道150年后,在中国有一个警官不仅想着他,还认为自己的志向和经历都和他有相像的地方,并且学他的样子也办了一个私家侦探所,起名叫辽宁省克顿事条调查所。这个警官就是中国第一私家侦探孟广刚。  相似文献   

2.
头骨申冤     
阿碧 《检察风云》2007,(2):34-37
刑警队办公室的电话铃急促地响起,希斯警官预感到新案子又来了.他有些紧张地皱起眉,伸手拿起话筒,传来了警察莫勒的声音:"希斯警官,罗得各农庄有小孩掉进枯井了."希斯警官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救小孩自然比破一桩刑事案件要容易得多.希斯警官赶到现场时,莫勒已经把绳子捆在自己的腰上,准备下井救人了.20分钟后,小孩顺利地被救上来并送往医院.希斯准备回警察局了,莫勒却对他说:"希斯警官,请等等.井下还有一些骨头.我觉得有些不对劲,我下去捞上来你看看."……  相似文献   

3.
咸阳市众帮工贸有限武生 事长王泾阳,谦逊,平和,周身上下充满了阳刚之气,他谈笑风生,和颜悦色,尽管我们刚刚结识,却有一种春风拂面之感,顿时让人精神一振!竟也让人觉得我们好像是早已相识的故友!激动之际,情不自禁欣然命笔。  相似文献   

4.
文中人物:刘草根,江西新余人,现年42岁,原江西洪都监狱十八监区服刑人员。在该监区他可谓是个“名人”,三度入狱,刑期长达二十年,由朝气蓬勃的青年步入了不惑中年,并且因其屡屡抗改而“声名远播”。漫长的服刑生涯,使他变成了一个无亲人、无朋友的“怪人”,但他却将一位曾严厉管教过他的监狱警官视为兄长、恩人。可令人心痛的是这位警官因操劳过度,突患绝症,英年早逝。为缅怀这位堪称楷模的警官,刘草根委托笔者撰写此文,以慰英魂。屡教屡犯廿年三进宫1964年,我出生在新余市郊的一户农家,老实勤劳的父母以种菜为生。我上面有三个姐姐,年近中…  相似文献   

5.
当伊文·科沃德警官走进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市警察局时,他的衣着总是让他显得和其他同事格格不入。警察局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都穿着暗蓝色涤纶面料制服,而伊文却穿着明黄色T恤衫和裤腿配拉链的方便短裤。不要觉得伊文不修边幅,这就是伊文的工作制服。这种制服看上去有些非传统,但伊文很喜欢。伊文打心里认为,他从事的可能是警察局里最有意思的工作。没错,伊文就是一名自行车巡逻警察,自行车是他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6.
一个学者的论文成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的参考范围并不让人觉得有什么稀奇,但是把一个和自己同龄本科生的论文作为硕士入学考试的复习教材,就多少有些不寻常了。当皮剑龙回忆起25年前准备硕士研究生考试所认真复习过的内容时,他的眼神里对论文的作者仍然充满了一种由衷的钦佩之情。  相似文献   

7.
秦朝  富仁 《法治与社会》2003,(12):54-56
今年不到40岁的曾坚,已在反贪战线奋战了十年.曾坚最初给人的印象:中等身材,国字形脸庞,一副斯斯文文的模样,并未让人觉得是块"特殊钢材".与曾坚交谈后,才觉得他真的不简单,沉稳的他十年的时间里全是面对腐败贪官,但他不畏权势,敢于碰硬,扳倒了一个又一个重量级的贪官!  相似文献   

8.
一个原本只需服刑11年的罪犯,却“自作聪明”,两次越狱。当刑期水涨船高变为20年时,他彻底绝望了。接踪而来的打击更是让他变成了行尸走肉。妻子因为无法接受他一再触犯刑律的事实,忧郁而死。女儿则为有他这样的父亲而感到耻辱,干脆完全与他断绝了父女关系。身处大漠的监狱警官没有嫌弃他,没有放弃他,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和挽救,终于让他醒悟如果自己再不好好改造,“就不是娘养的”。“蝉虫成长,尚敢经受脱壳之痛,人为万物之灵,焉能不思悔改?只要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义无反顾地从‘硬壳’中蜕出,旧我灵魂一定能获得新生。”大漠警官用铮铮话语,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9.
王大爷进城     
王大爷一个人在乡下过了好多年,在县城工作的儿子连哄带拉终于把他接到了县城。王大爷来到县城后,开始还觉得县城好热闹,街上人来人往。虽然人多,但他一个也不认识。他只能一会儿进这个商场走走,一会儿去那个摊前看看,时间久了,感到很寂寞。有一天,王大爷在楼下看见一个捡垃圾的老头,便主动和他说话,不但把家里的一些旧书、旧报全给了那老头,还去帮他捡。  相似文献   

10.
隔墙有眼     
阿碧 《检察风云》2007,(12):34-36
透视雷达   2006年10月一个宁静的下午,希尔警官身着便衣,慢慢地行走在社区的街道上,他在执行巡逻任务.在以往,警察的特殊身份会让他保持警觉,不停地左顾右盼,如果发现哪里有什么不对劲的对方,就拔出小手枪飞奔过去.……  相似文献   

11.
楷模 《检察风云》2006,(3):56-57
我是一个犯人,值得你这样为我操劳奔波吗?”服刑人员张石满怀感激和疑惑之情对监区长钱晓程说。“的确,你是一个犯人,但你首先是一个人,在教育改造你的同时我们也要关心帮助你。”钱监区长铿锵有力的回答令张石感动不已,他透过架在鼻梁上的那付1700度的眼镜,看到了钱监区长帽檐上银光闪耀的国徽,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我不能辜负政府警官的一片苦心,无论是现在和将来;无论是在大墙内外,我一定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别让病变的双眼再让自己误入盲区。脚踏实地、以身作则已过不惑之年的钱晓程是上海市青浦监狱第六监区的党支部书记、监区长,2004年…  相似文献   

12.
有一则故事:一个男人死后来到天上,他遇到一位天使,天使说可以帮他实现愿望。他说:“我这一辈子太辛苦,每天都在干活,也没有好好享受过。我希望过一种每天不用干活.想吃就吃,想玩就玩的日子。”于是.天使把他带到了一个地方。开始的时候,他很快乐,不过,这样的日子只过了不到三个月,他就觉得越来越空虚。接下来的日子,他觉得越来越难熬,于是,他又找到那位天使,恳求说:“请给我一份工作吧,请让我做点什么吧.这样每天无所事事的生活,我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天使说:“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给你做。”这个男人说:“如果再不让我做事,让我这样天天干呆着.我宁愿下地狱!”天使严肃地说:“你以为这里是什么方?这里就是地狱!”  相似文献   

13.
他说,他从未结过婚,一直过着单身生活,山东省蓬莱市公安局登州分局警官贾了才到他的住处找到了一张“全家福”,这张“全家福”让他哑口无言,原形毕露。  相似文献   

14.
唐史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宰相元载在诛杀了宦官鱼朝恩后,深得皇上器重,权势很大。有一天,一个父辈亲戚从宣州来到京城,希望元载给他安排一个官做,但元载觉得这人能力不足,就想把他打发回老家,但也不能让他白来一趟,虽然没能给他在京城安排个位子,但想办法让地方上关照一下还是应该的。于是,元载就准备好了一封推荐信,让他带回家去找当地官员。  相似文献   

15.
吴闲云 《政府法制》2013,(27):44-44
他的胆量够大,价钱也开得够高。以前只听说过戴罪立功将功赎罪的事,而身负重罪之人,还敢在君王面前漫天要价,恐怕除了头须,也没几个人了。文公觉得有理,就封了他一个高官,又让他去掌管国库。  相似文献   

16.
聪明的杰瑞     
《江淮法治》2011,(16):38-39
杰瑞是一个聪明的警官,无论遇到什么难题,总能迎刃而解。 故事一:有一天,三位女士为了芝麻大的事,大吵大闹来到警察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肯让谁先说.吵得几乎把房顶都要掀翻,连局长都没有办法。杰瑞说了句:“请你们中间年纪最大的一位先说吧。”话音刚落.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17.
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又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爱因斯坦公元2000年,夏。山城通化,浑江畔。一位年轻的警官用他朝霞般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爱民的颂歌,成为山城的骄傲、人民心中的英雄。他——许宏远,年仅21岁的共青团员,通化市监狱的年轻警官,为了抢救落水的妇女、儿童光荣牺牲了!“当警察就意昧着奉献和牺牲,为了人民的利益,我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他实现了自己的语言,他用年轻的生命竖起了一座高大的丰碑,为圣洁的警徽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18.
<正>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服役的大多数警官被编为建制警察部队(FPU,以下简称“警察部队”)。一个建制部队由大约140名警官组成。经过培训,他们可以作为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完成警官无法单独完成的警务工作。警察部队具有三项核心职责:公共秩序管理、保护联合国人员和设施,以及支持需要协调一致但不参与军事威胁的警察行动。  相似文献   

19.
在总理身边的那些日子,我感到得益最多、最大的是,他努力培养我们逐步学会从全局、从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他要求我们既要严谨对待每一件事情,又不能成为一个目光短浅的事务主义者。他反对把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年轻人变成没有思想、收收发发的木头人。对于送他审批的每个文件,他都要求我们先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和实质内容,还要拿出自己的看法。我初到总理身边时,对他的这些要求觉得很不适应。在原来的机关,我只是一个科长,不要说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就连看文件听重要会议的机会也不多。现在突然让我这样的年轻人对各部委送来的报告提意见,想都不…  相似文献   

20.
63岁的武新民,是湖北省老河口市中医院的一名退休职工。他个头不高,只有1.60米左右,但凡是了解他的家庭、生活的人,都会觉得他宛若一个巨人,令人敬仰、让人感叹,因为他有一个疯妻,而且他与她朝夕相伴了整整36年。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与之相处一天都受罪的“疯子”!但36年来,武新民在既当爹又当妈地把3个儿女拉扯大的同时,义无返顾地伴随着疯妻一道走在人生路上。在他的精心呵护下,疯妻至今仍活生生地健在着,没有像其他“疯子”一般流落街头。1970年5月,在部队当连职干部的武新民,和来自湖北老家的未婚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