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伟 《法制博览》2013,(5):318-3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公民个人的财产日渐增多,财产范围日渐扩大,人们之间的财产关系日益复杂。近年来,我国离婚率的逐年上升,婚姻的稳定程度已呈直线下降趋势,离婚案中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成了最终聚焦在法庭上的争议核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婚前财产公证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2.
杨秀芬 《法制博览》2023,(10):91-93
随着多元化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化,人们价值观也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样态,因此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容易各执己见,导致分崩离析,这也是当今社会离婚率节节攀升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目前人们的经济收入结构也更为复杂多元,夫妻在婚前积累的个人财富类型较多,就使得在感情破裂不得不离婚时,牵涉到财产分割的问题。而如果在婚前做好财产公证的话,就可以有效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财产权益,也降低了婚后财产分割的法律申诉成本,提高财产分割的公平性与效率。当然,婚前财产公证也有其弊端,本文将从正反两面论述婚前财产公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侵犯财产的犯罪,是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而出现的。因此"大部分财产犯罪,都是古老的犯罪,或者说属于刑事犯或自然犯;即使是一些较新的财产犯罪,也可以在古代的刑法中找到雏形。这一特点同时告诉人们,对财产犯罪的对象与保护法益的解释,要适应社会的历史变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由"虚拟财产"引发的法律现象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但迄今我国在虚拟财产的立法领域等方面尚存在真空地带,导致"虚拟财产"相关案件成为司法实践中一大难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虚拟财产性质的认定和价值量的评估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虚拟财产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正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游戏产业应运而生,成为拉动本国经济增长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可是,网络虚拟财产也成为人们备受关注的新生事物,而由网络虚拟财产而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网络虚拟财产民法保护立法现状,着重分析了我国网络虚拟财产民法保护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给我国网络游戏界以及广发网络游戏用户提供如何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保护的措施,让网络游戏产业更加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离婚率却在不断的攀升。在夫妻二人解除夫妻关系时要进行财产的分割,但是夫妻所有财产中,有一部分是个人财产,一部分是共有财产,同时,在财产分割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抚养子女的一方以及经济困难的一方适当的照顾。本文主要针对夫妻二人离婚后的财产分割问题展开分析,谈谈在夫妻离婚后的财产分割问题上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田磊 《南风窗》2012,(21):12-12
关于公职人员收入的新闻总是能引起人们围观的热情。最近,西安"表哥"的事情刚落幕,浙江磐安县"85后"美女干部财产公示"无车无房,年收入58490元"的新闻又占据了媒体头条。过去几年,基层政府进行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改革有过不少,多屡试屡败,这几乎已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一个景观。一方面,人们对于这类信息极其饥渴,不光是官员财产,还有最近两年的政府"三公"消费公示,每一次,都是举国瞩目;另一方面,五  相似文献   

8.
陈统奎 《南风窗》2011,(26):61-63
一个互助的社会,一个温暖的社会,自然会走向一个有序的社会,对所有阶层而言,都是值得呵护的。2011年大事件纠结复杂,我们从中读出了民众对安全感的渴望。生命的权利、财产的权利、发展的权利,这是社会公平的三大基石,生命、财产安全是第一位的需要,这个安全感要是被威胁了,人们就会普遍觉得不公平。本来,贫富差距加剧已经让人们感觉发展的权利被剥夺,  相似文献   

9.
媒体     
《南风窗》2014,(25):14-14
<正>01社会改革下的中国继承法英《经济学人》11月22日中国现在使用的《继承法》是在1985年,那个离婚和再婚不常见、跨国婚姻几乎没有的情况下生效实施的。当时人们只有寥寥的不动产、汽车或有价值的财产。法律应当至少赋予男人和女人在受赠亲友财产上有同等的权力,但这只是根据传统习惯而已。  相似文献   

10.
王兆梅 《法制博览》2023,(24):124-126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通过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工作,能够对夫妻双方的合法利益进行全面保障,有利于减少夫妻双方财产分配过程中存在的争端,保证司法公平节约司法资源,而且借助这一工作能够提高社会公信力,推动公证业务在国内社会的发展。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制度在当前的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还存在部分问题,所以本文采用社会调查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对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缺乏强制执行力以及缺乏可变更、可撤销制度等角度出发,合理应用赋强公证等方式解决这一制度中存在的法律漏洞,使得这一制度能够在国内更好地推广运行,服务于人民,推进国内法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概念和内容夫妻约定财产制,是夫妻双方通过协议商定其婚前财产、婚后财产的占有、使用、管理、收益、处分等事项,并排除法定夫妻财产制适用的制度。根据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主要有以下内容: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且该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夫妻财产制所涉及的夫妻财产处置的一分为二、非此即彼、零和博弈的粗放处理现状,在对夫妻财产进行具体分类的基础上,制定了夫妻财产处置的三大通则与六大策略,构建了夫妻财产逐渐转移分配律数学模型。通过不同实例的应用,验证了所构建的夫妻财产处置模型的客观性、公正性、合理性与高效性。通过应用某一计算软件编制核心程序段,验证了夫妻财产处置模型电算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在虚拟世界中,依托于当前发展迅速的计算机技术,虚拟财产目前已成为一种具有非物化、数据化性质的新型财产。虚拟财产并非一种虚幻存在于数据化世界的财产,它与现实世界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在网络游戏中,既可以用现实货币给游戏充值来购买虚拟财产,也可以通过售卖虚拟财产获得现实货币。虚拟财产的可度量性使得其和现实世界的财产一样具有了权益损失的问题。但这类财产的虚拟性,使得财产本身在法律上的界定以及财产权利在法律上的救济都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那么如何利用现有的民法等相关内容来保护虚拟财产权益?本文就虚拟财产所涉及的民法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维护虚拟财产所有人的合法权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利明 《法制博览》2023,(13):127-129
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对民众的关切予以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对于虚拟财产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目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虚拟财产精神损害救济不能的尴尬境地、虚拟财产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障碍、虚拟财产精神损害赔偿标准及其数额缺失。印证虚拟财产属于人格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不二法门,应从人格物的构成要件上展开研究。在印证完成的基础上确立虚拟财产的精神损害赔偿认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虚拟财产的概念、价值、法律属性的分析,针对目前对虚拟财产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认为应通过界定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属性,选择适用的罪名,加大对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非法获取虚拟财产行为的规制需求正在不断提升。财产属性作为虚拟财产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非法获取虚拟财产行为需要从财产犯罪视角进行定性。从虚拟财产所有者与运营商作为不同被害人的视角差异分析,可知在进行非法获取虚拟财产行为认定时,若仅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进行认定存在局限性,没有考虑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与运营商同属被害人的问题。对此,可考虑构建不同角度的定性方式,在财产犯罪视角下按照犯罪行为实施日的市场交易均价对非法获取虚拟财产行为进行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17.
王丽 《法制博览》2015,(4):82-83,8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于科技技术的发展不完善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环境侵权案件屡见不鲜,传统的举证责任制度经过实践的检验凸显出的缺点与不足,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提出了以下观点。  相似文献   

18.
非婚同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现代人选择此种生活方式的比例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法律纠纷,而法律在这方面的不足直接导致了人们在寻求法律救济的过程中得不到很好的救济。对于尽快在立法上寻求一种法律制度来规制非婚同居关系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财产关系的纠纷就显得尤为突出,这样就能更好的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夫妻财产合同可直接产生物权变动效果,是以夫妻双方意思自治选择夫妻约定财产制为前提,而夫妻财产合同产生物权变动效果是基于法律行为,是夫妻间意思自治的产物。由于夫妻财产合同具有身份性,可将其定义为身份财产契约,此种不同于一般财产契约的身份财产契约,应将其列为一般物权变动规则的例外,适用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并设立婚姻协议登记制度,以此获得社会及他人公认的权利外观。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衍生出大量虚拟财产问题,已经成为现今社会常见的社会和法律问题,本文拟从网络虚拟财产的定性入手,结合当前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现状,对网络虚拟财产刑法保护进行剖析,探讨网络虚拟财产保护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