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前 言 19世纪,英国在治理帝国中最重视的政策是“自由贸易”。1819年成立的新加坡、1842年清朝割让的香港分别是其期待着在东南亚和东亚作为英国自由贸易帝国的中心起到作用的城市。而且这个时代也是中国人涌入这个地区的时代。尤其是新加坡和香港更是如此。由于在这两地没有对移民加以任何限制,中国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便不断增加(参照表1、表2)。尽管情况相似,但新加坡和香港的当地殖民地政府的政策却有显著的不同。本文拟通过探讨鸦片承包和秘密结社的这些不同点,阐明两个殖民地当局如何试图维挣“自由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世界艺术中心的转移是不可避免的事。海外艺术正在把香港作为他们的家。香港出生的艺术家E. L,在美国生活了十年后重返香港,最近他在香港艺术中心成功地举办了一次画展。他说:“香港尚无法与美国相比,但画廊的主人们却看到了这座大都市的未来。我认为,下个世纪初亚洲将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 画廊的经理们认为,许多中国人在过去  相似文献   

3.
苏哈托政权的华侨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大约有三百五十万,他们是一个由外来民族组成的复什的社会。文化上,他们可分为讲印尼语的“侨生中国人”(peranakans)和讲中国话的“生客中国人” (Totoks)法律上,他们可分为印度尼西亚公民和按上述文化区别划分的外侨;政治上,他们分裂成亲雅加达、亲北京和亲台北的派别,另有一部份人还没有确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论述日本国内的华人经济活动,但并不沿袭以往的研究方法、即以特定地区的特定时期和特定领域为对象的所谓个别研究,而着眼于日本经济“国际化”过程的一个侧面、即“人的移动”(外国人的出入国),以此勾勒出华人的地位和动向。不过,本文仅限定于在日华人(包括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东南亚的中国人和华人)人口的变迁。由此或许可以推测日本与中国大陆及台湾关系的变化以及东北亚地区华人人口的流动状况。此外,本文将尽可能与在日  相似文献   

5.
自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已先后向香港派驻了28位总督。这些总督既然驻在香港这块中国土地上,自然需要有个中文译名,但是如何译法,就大有讲头了。 英国首任驻港总督Henry Pottinger到任后,中国人把在鸦片战争中对英国人的积恨一股脑儿发在他的身上,因此按照字音给他翻译了一个三不像的中文名字“甸乍”。现在香港中环有一条“甸乍街”,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许多人走到这  相似文献   

6.
一、东南亚国家对香港回归的看法(一)普遍看好香港回归,对“一国两制”寄予高度希望。东南亚各国普遍认为香港回归中国后将继续保持经济繁荣,认为香港与大陆的经济已融为一体,九七后香港作为中国门户的地位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说,“新加坡对香港的顺利回归和保持繁荣充满信心,新加坡将继续在香港投资”。泰国前总理差瓦利表示“相信香港将保持长期的稳定与繁荣”。泰国外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也高度评价“一国两制”的构想,他说,“一国两制”是中国在既要考虑香港的历史现状,又要维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维护国家主…  相似文献   

7.
“福”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渊源深厚:中国人自古就祈福盼福、崇福尚福,对福有高度的心理认同感;“福”字是最古老的汉字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福”字是“福、禄、寿、喜、财”五个中国人最喜  相似文献   

8.
(一)序言在探讨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之前,为了避免混乱起见,有必要确定“华侨”这个词的含义。在这里,“华侨”一词指的是为了谋生而居住或旅居海外祖籍中国的汉人。因此,这个词包括在香港和澳门的中国人,但不包括在日本和欧洲留学的学生。在研究辛亥革命时使用这一厂泛的定义是很恰当的。因为华侨作为一个整体,可以视为对革命作出反应的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他们除了栖身异域受外人统治之外,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有共同的经历和抱负,遭受同样的苦难和种族歧视。本文不打算论证华侨  相似文献   

9.
行走在俄罗斯远东乌苏里斯克市大街小巷上的中国人,除了极少数是旅游者外,大部分都是来俄罗斯“淘金”的中国“国际倒爷”,他们被当地的俄罗斯人公认为有钱人。这些“国际倒爷”,就像是一座座挖不尽的“金矿”,成为俄罗斯警察猎获的对象。笔者在乌苏里斯克采访了一个月,  相似文献   

10.
“假如我不是荣毅仁的儿子,我今天不可能做中信香港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但假如我仅是荣毅仁的儿子,而自己没有能力来经营,中信香港也不会发展成今天这样的规模。”──由香港的权威机构新近评定的“十大中资集团”龙虎榜上,中国国际信托(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香港”)名列第四,总资产高达350亿港元;而在这十大中资企业中,它的资历却是最浅,“年龄”最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四十五家中国企业(香港股民称之为“红筹股”)排行榜上,中信香港的上市公司“中信泰富”名列榜首,市值约700亿港元。──香港有世界著…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香港经济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数十万香港人汇成一股北上内地的创业浪潮。据统计,目前仅在深圳“淘金”的港人就约有九万。“香港工作内地居住,香港挣钱内地消费”早已不是新鲜事,如今在深港相通的各口岸,每天清晨都有上万名港人涌进内地,过着“深圳上班,香港睡觉”的生活。他们在内地的生存状态又是怎样呢?  相似文献   

12.
有一件事最令北美的西方人对华人产生“鄙视”的,就是华人强迫子女读书的方法。在香港,中学生在课余之后到补习社是非常普遍的情况,但在北美则不同,除却中国人和韩国人之外,没有人会这样强迫子女在课余之后到补习社去“再进修”。 西方人认为子女的成长不应只是在学业上,也应在体格上或人际关系上成长,所以西方人认为子女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中国履行中英联合声明 声称美支持“一国两制”政策,因其“能够确保香港继续其民主化的进程”并“享有高度自治”,中国能否遵守“承诺”,是“对中国要融入国际社会的考验”。美国要求中国“长期履行中英联合声明的政策”。 美国认为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是香港平稳过渡和在主权移交中国后保持高度自治的  相似文献   

14.
在新加坡经商的香港人成就斐然,但繁华之中香港人也有自己难言的苦衷,那就是一种令人痛心无奈的“无家”感。这是所有飘零在外的华人共同的感受。所以在他们受到新加坡人歧视和排斥时,便会产生一种失衡的心态和反常的行为。香港英语剧《谁怕周润发?》正是以描写“身世浮沉雨打萍”的香港人在“惶恐滩头”的惶恐心态,而引起了新加坡社会的关注。 该剧背景设在1998年,香港百万富翁郭先生被指控谋杀了新加坡经纪人周里查,而他所聘请的新加坡辩护律师贝蒂纳·王却发现郭太太及其儿子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出境旅游已不再是中国人难于人实现的遥远的梦。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迎接奔涌而来的中国人旅游潮时,先富起来的中国旅游者已经悄悄推开欧洲的大门,观赏现代文明沐浴下古老而又年轻的欧洲的风采。欧洲正在成为中国人出国旅游具有强烈吸引力的目的地。维也纳,是我们访欧的第一站。从北京乘机飞抵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大约需要十小时航程。我们乘载有二百多名乘客的空中客车飞机上除了少数外国人,多数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飞机下拥有838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奥地利,是欧洲大地的一块绿洲,而维也纳…  相似文献   

16.
香港男人在内地的非婚生子女已超过25万人。无怪乎风流商人胡雪岩红极一时。 香港人历来不爱读长篇小说,习惯于读通俗的漫画和八卦书。然而,一部长篇小说《胡雪岩》却一时成了港人的阅读热点。 时下,香港已婚男士在内地“包二奶”,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人们议论纷纷,有主张“包二奶”合法  相似文献   

17.
时代背景 1848年2月,有3名中国人(两男一女)乘"铁鹰号"海船来到加州,那两名男子立即奔赴矿区淘金,女的则在一位从香港乘该船归来的美国牧师查尔斯·吉勒斯皮(CharlesGillespie)家中当佣人,这是有正式记载的来到加利福利亚的第一批中国劳工移民[1].以后华侨逐年增加,1849年和1850年,来到美国西岸的华侨分别为325人和450人,1851年这个数目上升到2716人,1852年猛增至20026人[2].从此时起,出现了华侨移民美国的高潮.  相似文献   

18.
《香港船头货价纸》是中国最早的中文日报《香港中外新报》的前身,在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本论文的主旨为:(1)通过该报(包括日文版的《官版香港新闻》)对“猪仔问题”的报道与评论,考察该报的编辑方针与定位;(2)进一步确认其作为英殖民地香港英文报纸《剌西报》的子报,尽管该报的编者为华人,并自我标榜“有益于唐人”,但仍然不能“自我操权”,不能列入华人自我办报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港人在内地“包二奶”,是香港的一大社会问题。去年12月,香港电视台向观众报道深圳的黄贝岭是“二奶村”,村内有1000多名“二奶”。于是,深圳有个“二奶村”,在深港及全国各地顿时人人皆知,引起了各阶层人士的注意。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上也有代表提及深圳“二奶村”之事,有关专家也来深圳考察“二奶村”现象。那么深圳到底有没有“二奶村”?黄贝岭是不是有传媒中所指的“二奶村”?黄贝岭街道办事处的人说:“二奶村”纯属无稽之谈。被香港记者说成是“二奶村”的黄贝岭,原来是个很大的村庄,像深圳市区里所有的其他农村一样,如今…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香港”建设构想柳宝祥从亚太及东北亚地区经济形势看,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前沿的大连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大连是中国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走向亚太的重要窗口,具有建设“北方香港”的优越条件。为了探讨“北方香港”建设的目标模式,在这里先考察一下香港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