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伦理与企业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伦理与企业道德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儒家学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现在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问题。有人认为儒家无益于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的阻力;也有人认为儒家有益于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的助力。研究这个问题,应深入考察中国和东亚地区曾受儒学...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借鉴儒家思想?请看——  相似文献   

3.
儒家伦理是社会主义道德伦理体系的必要补充庄穆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伦理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伦理体系,需要从儒家伦理传统中寻找精神道德资源,儒...  相似文献   

4.
导游"宰客"的伦理根源与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启珊 《新东方》2001,10(1):75-77
导游“宰客”不仅损害旅游者的切身利益,而且损害旅游业的整体形象。防止“宰客”行为的关键在于加强导游队伍的道德建设,健全相应的制度和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刘喜珍 《求索》2011,(4):123-124,148
宗法伦理与契约伦理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人子与公民的身份差异、父权与法权的权利差异、宗法人伦关系与契约人伦关系的人伦结构差异、父慈子孝与平等友爱的代际伦理关系差异。这些差异对现代中西方老龄伦理的差异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张勇侯一红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在现阶段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分布和流传着原始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这些宗教的共同特点是存在的时间长、分布广、信仰的人数多。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约有数千万人信仰各种宗...  相似文献   

7.
戴巍巍 《前沿》2015,(1):75-79
中国古代法制体系当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无疑是传承近三千年的宗法制度。从家族成员的身份、地位到与之相关的财产权属划分,宗法制度几乎事无巨细的包含了整部古代中国法,其所秉持的"道德"价值属性则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今天的中国,宗教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表现的协调性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来了。从社会调查结果看,近年来信教人数斜线上升,特别是年青人对宗教的兴趣日益浓厚。这种状况向人们提出了令人深思的新问题:宗教对改革开放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作用?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能否一致、协调,从而有益于社会的发展?这些  相似文献   

9.
<正> 道德精神的低谷,是在十年来道德政治化倾向逐渐深化的总趋势下发生的。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在社会生活中不仅自律没有形成,而且淡化了的政治性他律自身又进一步解体。政治权力在对经济生活干预的衰败过程中的腐败,瓦解了对社会道德的制约性,紊乱了社会人际关系,“官倒”、行贿索贿等腐败现象,使道德的天平失衡。摆脱这种危机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以公平正义的准则重建人际关系,是当务之急。其次,在淡化对公众道德生活政治制约的同时,要对公务员、官吏等政治从职人员的道德要求制度化、法律化,杜绝政府腐败之  相似文献   

10.
原始宗教与民族道德高力原始宗教与民族道德的关系极为复杂。若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看,至少涉及下述几个问题:二者在起源上有何关系,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如何?二者在功能及作用上有何异同?原始宗教向世界宗教转变的过程,对民族道德有什么影响?探讨这些问题,是有一定理...  相似文献   

11.
李文玲 《求索》2007,(7):209-211
自儒家孝伦理思想形成、完备后,其治世功能在汉朝得到了统治者的充分重视,儒家的孝伦理与国家的法律实现了充分的融合,孝伦理全面法律化。表现在行政法领域,则为在官吏管理上以孝选拔官吏、对在职官吏是否行孝进行奖惩、要求官吏推行孝教并进行褒奖;在文化教育上确立《孝经》的经学地位,并将其作为全国性的教材;用诏令形式优抚老年,颁布养老令、高年赐王杖;以诏令形式奖励孝子等。  相似文献   

12.
论先秦儒家构建等级秩序的宗法血缘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伟兵 《求索》2007,(1):150-152
宗法血缘关系是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社会的重要纽带,也是先秦儒家构建宗法等级秩序的伦理根基。先秦儒家认为,宗法血缘关系是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在基础,而“亲亲”、“尊尊”又是宗法血缘关系的人伦准则和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社会道德阴暗面和滑坡现象 ,深入阐述了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儒家伦理思想精华的重要意义 ,评估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从中汲取的养分。  相似文献   

14.
宗教存在的根源及其长期性夏建忠宗教存在的根源问题是宗教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宗教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宗教为什么还要长期存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对待宗教问题的态度,而且关系到我们如何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的问题。宗教存在的认识根源宗教...  相似文献   

15.
<正> “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基本核心,曾作为禁锢人们思想,束缚人们进取的准则和观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被批判和讨伐。当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计划经济下的道德文化面临瓦解,适应市场经济新的道德文化尚在形成中,在道  相似文献   

16.
儒家伦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做人思想,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修养、“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等,体现了儒家注重个人德性和道德修养的特点。儒家伦理的这种特点对于当代大学生克服人生观价值观的缺陷,培养和塑造人生智慧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必然产物。人只有遵守道德法则,社会才能和谐有序。然而,如何让人自觉、自律、自愿去遵守道德,这是一个永恒的道德实践难题。本文试图从《周易》中去探寻能让人自觉守德的根由,提出德根在于"一阴一阳之谓道"。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备受儒家推崇的基本道德规范。儒家对诚信有较系统而深刻的论述,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入开展诚信道德教育、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等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不只是一种制度化模式或社会组织模式,更是一种理性精神和文化意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现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必然趋势,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自觉的理性追求.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法律至上、限制权力、保障自由和关注效益、民主、秩序、平等.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法伦理对法治社会建设的影响深远.宗法伦理观念并未因其是历史上的东西而自然消逝,而是不断地获得延续和传承,几经沉淀已深深地溶入国人的血液之中.它的等级精神、人治色彩、群体为重、义务为本、和为贵、无讼的价值取向大大消解了现代法治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的儒家伦理承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主导性的传统价值观,儒家伦理在一定程度上仍指导着当代中国人的行为。本次研究运用专门用作儒家伦理测量的社会价值观问卷,对当代大学生的儒家伦理承继予以实证层面的经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