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少敏 《民主与法制》2010,(Z1):147-14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在浩瀚的读书人海中其读书的方式方法却是情形各异。就读书的目的而言,有的是为服务于社会,贡献与人类;有的则是为自己营造安乐窝而准备材料;有的却是为自己的前程而涂脂抹粉。就读书的形式而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一个官员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也就是一个官员的阅读史"。对于那些不读书甚至厌恶读书的官员来说,其精神发育难免出现严重问题。从近些年来不少官员违法犯罪的经验教训来看,不读书甚至厌恶读书是导致其精神发育畸变的原因之一。然而,有的官员喜欢读书甚至可以说是酷爱读书,何以其精神发育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后走上了贪腐犯罪的道路?人们或许会说:这是他们的人格  相似文献   

3.
春游,荒废学业,后悔莫及。而今痛感于有的人上歌舞厅一次花几十_一几百元不在乎,到饭馆一顿吃几百几千元不吝惜,而买本书订份报_却抠得紧;有的人居室豪华,家电齐全,“金屋”藏线藏物甚至藏娇,就是不藏书。如今市场经济的浪潮汹涌澎湃,变化异常,发展迅速,一些人就因为知识积累不够,学识眼光不佳,冲浪后劲不足,常常呛水、溺水。不多读书长智,何以面对竞争更加剧烈的新世纪!赶快读书学习——就从抓紧“春读”开始!抓肾‘春读”,就要放宽视野。不要以为读书学习只是学生、学者和文化人的事,须知“知识跟着时代走,谁不学习…  相似文献   

4.
当今的领导干部,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学习能力强,很多同志有自觉读书的习惯。然而,一项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干部在一年中没有读过一本书。不少干部平时基本上不读书、不看报。究其原因,一些同志对读书抱有不正确的观念。有的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差不多了,不用读书也能应付工作;有的认为干比学重要,读不读书无所谓;有的认为社会上潜规则太多,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知识。正是这些“差不多”、“无所谓”、“会吃亏”的观念,影响了一些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7,(8)
<正>"一分钟"的时间有多长?说短很短,说长很长。荣辱、生死、得失之间,也是一分钟。有的人不重视一分钟,甚至不重视一小时、一天、一年、一生,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过了一辈子;有的人非常重视一分钟,每天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你看,青年学子赶着上学读书,唯恐迟到;公职人员为了上班,赶着打卡签到,他们都非常重视一分钟。有的人会利用时间,一分钟他可以背一句成语,记一句英文单词,或者利  相似文献   

6.
有人想做官,有人想辞官,人生选择多样化,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的人经商发财,有的人从政当官,有的人治学出名,有的人散淡有闲,人们发展的志向与机会都是多元的。但在我国,崇官、尊官、当官的传统极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为的就是“官袍加身”。“学而优则仕”的心理基质至今仍然潜在多数人的内心。人们为什么想当官?这是历史与社会造成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劳心者治人”,若想“修齐平治”,手中得有权力;想改变生存状态,只有做官,才算“人上人”,“升官”才能“发财”。新中国成立后,虽说政府…  相似文献   

7.
爱好与风气     
爱好是人们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习惯,几乎每个人都有,只不过因人而异,格调有高有低,从中可以看出个人的志趣和追求。健康向上的爱好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活跃人的思维,感染和激励周围的人们,而品味低俗的爱好,则往往反映出个人素质的低下,也会影响周围的人们。有的领导干部或官员、名人的爱好,则因他们身份的特殊,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乃至成为一时一地的社会风气。一代伟人毛泽东爱好读书和游泳,对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形成爱好读书、游  相似文献   

8.
<正>你读什么样的书,决定了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人告别稚嫩孩提时代后,读书的事儿就开始了。在每一个人的漫长读书生涯中,其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境界,阅读境界又取决于阅读水平。你读什么样的书,决定了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纵观人们读书的全过程,读书大致经历了功利性读书、自由性读书、知味性读书、鉴赏性读书和精神性读书五重境界。功利性读书苦哉,此乃读书第一境界也。人的一生太多时候,读书、学习、培训具有浓重的功利色彩,惟  相似文献   

9.
论读书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快乐;对于不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痛苦。但能够拥抱世界的人一定是喜欢读书的人。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的形势带来新的任务和挑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没有统一的模式可用。有的领导干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常陷入手足无措的局面,出现"本领恐慌"。因此,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在日常工作中培养乐于读书、善于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1.
周国平 《政策》2012,(1):90-92
围绕读书,各地常举办种种热闹的活动。我的担心是,当这些热闹沉寂下去了,那些不爱读书的人一如既往地不爱读书。当然,那些爱读书的人也一如既往地爱读书。我发表这些论读书的文字,意图是和后者交流。好读书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读书的癖好,就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谈学习     
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快乐;对于不喜欢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痛苦。但世界永远属于“喜欢读书的人”。你要想拥有世界,再痛苦,你也得去读书。  相似文献   

13.
读书使人睿智,读书让人明理,读书提升人的素养。然而,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却让很多人花在读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做这个调查时,一位读者感慨说:“读书?我都差点忘记了,我已经有很长时间不读书了。”  相似文献   

14.
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不过,和别的癖好相比,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把人分为有读书癖的人和没有读书癖的人,这两种人生活在很不相同的世界上。一个人怎样才算养成了读书的癖好呢?我觉得倒不在于读书破万卷,一头扎进书堆,成为一个书呆子。重要的是一种感觉,即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韶山的乡亲获知毛泽东就是一国之主,奔走相告,高兴地说:"今后天下姓毛了!"一些亲戚和乡亲一拨拨坐火车去北京城,有的要求当干部,有的要求安排工作,有的要求介绍求学读书,都被毛泽东劝了回去。  相似文献   

16.
希望台湾早日采认大陆学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承铎 《台声》2001,(1):12-13
日前,台湾“教育部长”曾志朗面对媒体专访时,除了重申支持采用汉语拼音之外,针对记者问到是否认为开放采认大陆学历时机已经成熟时表示:现在已经成熟到必须好好面对的时候了。已有台湾学生可以到大陆北京大学上学,之后再到美国耶鲁大学念完书,然后回来问“教育部”承认不承认,承认哪一个?这会变成一个可笑的问题。现在台湾学生到大陆来上学已经形成一股潮流。这些年从台湾到大陆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多,有的人已经毕业,有的就快要毕业了,这些人除了留在大陆工作外,有的还会选择前往国外拿学历,然后回去让台湾承认,到头来还是必须得承认。绕了…  相似文献   

17.
读书增识,读书益智,读书怡情。每个会读书、喜欢读书的人,对读书都有自己的感受。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谨此奉上数篇关于读书的小品文,以供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8.
当春天的朝阳洒在黄土高原上一个小山坳里时,30岁的甘肃省会宁县源边乡阳洼沟村小学教师刘全德便敲响了上课的钟声,从山旮旯里走采的44名学生开始了一天的读书生活。在两间不足20平方米的教室里,学生们有的4人挤坐在一条板凳上,有的站着上课,简陋的教室里充满了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热望。阳洼沟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仅有一个孩子因家庭过度贫困未能入学。  相似文献   

19.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20.
读书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如果想要当好官,就必须要学习。读书可以给人温暖的阳光,可以激励人的热情,可以消除人的忧虑,可以带给人愉悦。读书不仅是增长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