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游博 《社会主义研究》2005,46(1):113-115
西方国际关系各理论流派都试图探求历史上大国兴衰的原因、结果以及既有霸权国为应对新兴国家的崛起所采取的策略。形成了权力转移论、霸权周期理论、世界体系论、霸权稳定论、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文明冲突论、大国兴衰论等数种理论。它们在不同的角色和范围内对霸权的兴衰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也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金融决定大国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却没有一个世界级金融中心。中国政府有意把上海打造成世界金融中心并制订了长期战略。我们为何要注重金融?建立世界金融中心的条件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戴旭 《同舟共进》2009,(11):13-15
2009年是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瞩目早前的青岛大阅兵,三大舰队精锐尽出,数十艘战舰盛装满旗,29国海军代表团、14国21艘军舰前来助兴。那是自郑和下西洋600多年来,中国海军最威武的阵容,也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100多年来,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金融家黄树东的著作《大国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最近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出了12集纪录片《大国崛起》,并成为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这部纪录片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根本原因就在于,该片通过对五百年来9个西方大国崛起及其兴衷史的梳理与反思,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制度文明的建设与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从而为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提供了一面照亮未来的镜子。  相似文献   

6.
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最为时髦的学术理论思潮。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基本理论特点在于批判和解构现代性 ,并在彻底否定现代性的同时 ,凸现后现代社会的文化逻辑 ,从而实现对现代性的超越。30多年来 ,后现代主义已逐渐成为西方的文化主流 ,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思想、学术时尚、社会运动等等 ,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一、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起源“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文学领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 ,后现代主义开始在全世界范围蔓…  相似文献   

7.
王丽 《求索》2006,(8):90-92
印度国大党由独立后长期执政到渐进衰落,多次失去执政地位到东山再起,由兴到衰、由衰而兴,走向衰落,再到几度在野,其兴衰沉浮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国大党成功地在印度实现了政治制度化,这对于印度国家和社会以及国大党自身都是意义非凡的。从政党政治的角度看,一个政党必须根据国情、党情来建设党,以保证党的生命力、战斗力和对民众的吸引力。从执政党的角度看,一个执政党必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维护执政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7世纪曾经有三个帝国崛起。在欧洲 ,1640年英国革命奠定了大不列颠帝国的兴起 ,稍后彼得大帝在俄国执政(1689—1725) ,期间锐意革新和扩张 ,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在亚洲 ,1644年满族入主中原 ,最后开拓了疆域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帝国。在三个帝国里 ,大清和沙俄都没有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现代大国 ,并且都在20世纪初灭亡。以大清帝国来说 ,除了元朝外 ,它的疆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 ,可是它却继承了在当时世界范围看来已是非常落后的国家和社会制度。而传统的农业社会要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主要推动力量应是市民阶层及其代表的强大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乡镇企业的兴衰与社会资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乡镇企业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与经济现象,经历了八十年代初的兴起,九十年代中后期的衰落,乡镇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制,现在又重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乡镇企业的兴衰过程中,由于我国特殊的社会历史与文化政治环境,社会资本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政协天地》2010,(6):33-33
与10年前相比,商业化的网络文学似乎走入了一条歧路。被点击率逼迫下的疯狂写作使网络文学泥沙俱下,跟风逐利成常态。连书名都难以让人看懂的小说,动辄数百万字的篇幅,让人头晕目眩。千字2分钱,30万字以上才可以上架,正在不断制造着最低级的东西。尽管有批评认为“网络文学99%是垃圾”,但网络必然是未来承载文学的主要媒介。走出商业误区,中国的网络文学才有可能涌现出世界通俗文学的优秀作品,才有可能在未来若干年中出现丹·布朗、史蒂芬·金、东野圭吾这样的类型小说大师。  相似文献   

11.
晏小平 《世纪行》2006,(9):42-44
今年6月下旬,我有幸随由湖北省政协主席王生铁率领的湖北省友好代表团,赴韩国、印度、孟加拉三国进行友好访问。五天的印度之行,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感想。  相似文献   

12.
王丽梅 《传承》2013,(8):126-127
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曾经是一个区域政治重要的经济支柱。千年白族古村诺邓因盐而兴盛,也因盐而萧条。要坚持在合理保护下开发,想方设法让诺邓村民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把千年积淀的文明星火更好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3.
黄信初  肖蓉  肖丽 《湖湘论坛》2010,23(6):108-111
对墨海书馆的研究,学术界早已有之。墨海书馆作为当时中国人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墨海书馆的兴衰与其所留下的积极影响有着尤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肖军 《台声》2006,(12):93-93
每当这个一头短发、端庄文静的中央电视台年轻女主持人坐在宽大的演播室里,对着观众展开她甜美的笑靥时,观众们知道她就要开始一场和专家学者的充满趣味和理性的对话。面对来自各界的权威人士,她要求自己不卑不亢,一如她那有些男子气的名字——李峰。作为《海峡两岸》这个栏目的主创人员及主持人,李峰以其平和大方、清秀自然、沉稳干练、柔刚兼备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她亲历、见证了《海峡两岸》的成长。而本书正是她将自己多年来在《海峡两岸》做记者、主持人的一些思考心得和经历整理出来,集结成本书。从2000年进入《海峡两岸…  相似文献   

15.
巷,是一抹飘逸恬静的精致,一幅古雅素淡的图画,一曲邈远婉转的歌谣。单单一个"巷"字,就足以勾起人们心中的无限情愫。我所爱的巷,不是戴望舒曾走过的那条江南雨巷,即使它韵味悠长;不是郭敬明笔下拥挤的上海里弄,即使它喧嚣热闹;也不是刘禹锡感怀咏叹的那条乌衣巷,即使它静穆深邃。  相似文献   

16.
杨文 《今日山西》2004,(5):22-23
大院就是大院,可一旦成为文化的载体,他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神秘老人,孩子从他身上寻找慈祥,学者从他身上寻找历史,诗人从他身上寻找灵感,商人从他身上寻找智慧。英国人有句俗语“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我们可不可以说“说不尽的大院文化”呢?在晋商大院中,出名最早的是乔家大院。有人说,乔家大院是因为《大红灯笼高高挂》而出的名。确实,1991年张艺谋携巩俐等,在乔家大院一住便是好几个月,拍出了《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一名噪中外的获奖影片,乔家大院也开始名扬天下。1987年是乔家大院开放的第一个年头,接待游客3万余人;从1991年开始,乔家大院的…  相似文献   

17.
国外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的兴衰与其制度建设的成败密切相关。影响执政党兴衰成败的六大制度有纲领章程、组织制度、反腐败制度、党内民主制度、执政体制、社会工作制度。国外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推进中国共产党制度创新、实现制度建设科学化提供的几点规律启示是:纲领章程科学化,提升意识形态的引领力;组织制度科学化,提高组织的统一性和内聚性;反腐败制度科学化,树立执政党的政党信任;党内民主制度科学化,增强执政党的活力;执政体制科学化,构建和谐的党政关系提高执政力;党的社会工作制度科学化,增强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关良宝 《理论月刊》2002,(10):37-38
任何国家的政党在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都存在兴衰成败的问题。西欧国家的政党兴衰成败,与其阶级基础不强有重要的关系。我们要与时俱进,在新的社会阶层中,不断争取和吸收新的社会力量,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协调机制的直接目的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能否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协调机制,①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政权的兴亡。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协调机制,是执政党赢得民心、赢得政权并长期执政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今许多政权的得失都印证了这一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构建社会协调机制,这是关乎政权能否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本文将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苏联共产党为例,探讨构建社会协调机制与政权兴衰的正向关联,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其执政地位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大陆被发现以及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走出了各地区的分割状态,逐渐走向了全球化和一体化,人类的历史从此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大工业创造的便利的交通工具、现代世界市场和资本文明,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百年前中国近代思想巨人王韬也说过:"全地球可合为一家,中国一变之道,盖有不得不然者焉。不信吾言,请验诸百年之后。"在这一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