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每朋友们聚会,大家的话题不知怎么都会扯到"电视湘军"、"出版湘军",似乎对湖南的文化都有着一种共同的崇尚感、兴奋感。而听到这些议论,作为一个长期在北京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的湖南人,我自然也会激起一种家乡人的骄傲。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深厚的底蕴,为新时期湖南文化事业和文化  相似文献   

2.
彭玉麟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一起被称为晚清“同治中兴”的四大名臣。彭玉麟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三不要”美名而著称于世。彭玉麟是湖南衡阳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一年,曾入石鼓书院读书。咸丰三年,曾国藩为镇压太平军创办湘军水师,在湖南广招奇士能人,彭玉麟遂以一介书生投入湘军水师,与千总杨载福各领一营。由于他智勇双全,在攻打田家镇、湖口等战役中屡立战功,便逐步擢升至水师统领,成为曾国藩湘军的一员骁将。彭玉麟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军事家、政治家,其残酷镇压太平天国的行径显然应该谴责,但是其节操道德,尤…  相似文献   

3.
《湘潮》2015,(5)
<正>乌石峰高,湘江水长。20世纪初,湘江之滨的大山乌石峰下的茅舍中,有一位贫苦农民15岁的儿子,因带领饥民闹粜被人告发,为躲避官府的追捕,不得不逃离家乡。他坐在一条载人又载货的大帆船上,漂流在湘江之中。几年后,为生活所迫,他到长沙靖港参加了湘军,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在湘军对北洋军阀的作战中,他机智勇猛,得到营长、连长的赏  相似文献   

4.
彭玉麟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一起被称为晚清“同治中兴”的四大名臣。彭玉麟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三不要”美名而著称于世。彭玉麟是湖南衡阳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一年,曾入石鼓书院读书。咸丰三年,曾国藩为镇压太平军创办湘军水师,在湖南广招奇士能人,彭玉麟遂以一介书生投入湘军水师,与千总杨载福各领一营。由于他智勇双全,在攻打田家镇、湖口等战役中屡立战功,便逐步擢升至水师统领,成为曾国藩湘军的一员骁将。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13,(9):34-35
<正>四渡赤水1935年1月19日—3月31日,红一方面军在川、黔交界的赤水河毙伤国民党方面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的2400余人,俘虏3000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这次战役是坚定的战役决心与灵  相似文献   

6.
邓建龙 《湘潮》2015,(7):145-147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当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部队中,有一支由湘鄂赣子弟兵组成的英雄部队——红十八军,万里转战,胜利到达陕北。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特将红十八军的演变沿革作一梳理。一、诞生在湘鄂赣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领导湘军独立第五师在平江举行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开创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此后,在这块红色的根据地上先后诞生了红八军、红十二军、红十五军、红三军团、  相似文献   

7.
1916年3月,年仅17岁的彭德怀参加湘军,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戎马生涯。彭德怀在湘军的三年多时间里,吃苦耐劳、作战勇敢,深得各级长官的赏识,很快便被提升为排长。 1921年秋,已经是代理连长的彭德怀,结交了黄公略和李灿两位好友,三个人都有深厚的爱国热忱,很快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己。彭德怀担任代理连长以后,奉命带领四个班的士兵驻守在华容县的注滋口镇。这是一个只有三百多户人口的小镇,但是这里物产丰富,盛产水稻、芦苇以及各种水产品,按理说镇上的居民应该生活富足,但由于各种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地租、高利贷等剥削异常严重,因此,这个镇上的贫富悬殊也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8.
湖南文化的发展,在全国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现象,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势头,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动漫湘军在全国影响深远,无论是发展模式、发展思路,还是体制机制改革,都为其他产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刘铁铭 《理论学刊》2006,(7):109-111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地主阶级军事家。作为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他在组建湘军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建军思想。本文着重从组织制度、思想灌输及后勤保障三个方面分析了曾国藩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黄公略,中华人民共和国36位军事家之一.1898年1月生,湖南省湘乡县人,黄埔军校高级班学生.早年投入湘军,参加过北伐战争、广州起义.192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与彭德怀、滕代远领导平江起义,是湘鄂赣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此后历任红五军副军长、红六军军长、红三军军长.在创建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中,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声名显赫,威震四方,1930年至1931年短短一年时间里,毛泽东曾三次赋诗称赞黄公略.  相似文献   

11.
徐鹏  赵庆菊 《世纪桥》2020,(2):39-44
从延安大学发展而来的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是一所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的短期培训班性质的干部学校。在1949年6月至1953年3月近四年的时间里,学校通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时事政策的学习教育、强化审查学员历史、借助各种文娱活动形式、注重劳动教育、开展爱校教育等方式方法开展干部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一时期的干部教育呈现出三个特点:继承了陕甘宁边区干部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干部教育与党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办学形式灵活多样。这些做法为当下干部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5年来,湖南文化实现了新的飞跃。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声名鹊起。当代湖南文化人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以吃得苦、霸得蛮、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推进了湖南文化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湘评论》2007,(10):15-17
5年来.湖南文化实现了新的飞跃。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声名鹊起。当代湖南文化人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以吃得苦、霸得蛮、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推进了湖南文化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这是毛泽东同志1930年7月在《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一词中对赣西南革命斗争的高度赞誉。词中所提到的黄公略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的著名将领。 黄公略,原名汉魂,字家杞,1898年1月24日生于湖南湘乡县。1916年底,投奔湘军,开始了一生的戎马生涯。在北伐过程中,黄公略接触了马列主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黄公略认清形势,于12月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5.
姜齐贤,1905年生,湖南省湘乡县人.1925 年夏,他从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护士班毕业,适逢驻宝庆(今邵阳市)的湘军派员到长沙招收医务人员,姜齐贤征得父母同意后,即投奔湘军,被分配在第三师十二团一营当军医,后毅然投奔国民革命军.  相似文献   

16.
李富春在广东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自1925年7月从苏联回国后,到大革命失败这两年时间里,他在广东从事军队政治工作,整治湘军,组织政治讲习班,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他在上海坚持秘密工作,并于1929年10月到达香港,重新参与厂。东省委工作,历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代理书记、省委书记,1931年5月调离广东赴中央苏区工作。  相似文献   

17.
“当干部就要多做造福人民的事”,这是郑培民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和不懈追求。在20多年的领导工作中,郑培民始终坚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他尽心尽力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他身体力行地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增收不遗余力;他推动当地名优支柱产业的扩张升级,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他努力推动全省教育、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总结推广素质教育经验,发展壮大“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和“体育湘军”,受到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当干部就要多做造福人民的事”,这句简明…  相似文献   

18.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平逝世。一心追随孙中山北伐的建国军川军第一师中将师长贺龙,正驻军在津澧一带。听到噩耗,十分悲痛,他命令官兵停止办公和操练一日,降半旗三日致哀。孙中山的逝世,使革命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复杂。各派势力你争我夺,愈演愈烈。湘军总司令、湖南省长赵恒惕借口“湘人治湘”,逼走了川军总  相似文献   

19.
在共和国首次授衔的将帅中,有许多人是少年时便离家,投身革命的。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中,他们也常怀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亲人。但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革命建设事业,他们戎马倥偬几十年,直到全国解放后,才得以返乡探亲。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文年生就是这样一位“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将军。1907年2月28日,文年生出生于巴陵县石潭乡一都(今岳阳县新墙镇文家屋场)。1926年7月,北伐军攻占华容时,19岁的文年生毅然参军,随军一路转战各地。1930年7月,红军攻打长沙,他脱离湘军参加红军,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此后,他参加了中央苏区5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逐步成长为军队指挥员,1949年任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相似文献   

20.
江青是山东省诸城县人。1914年3月出生,属虎,父母为其取名李进孩,乳名叫二妮;1921年夏启蒙于诸城女子学堂,学监帮她改个响亮的名字叫李云鹤;1935年3月进上海电通影业公司,遂取艺名叫蓝苹;1937年7月去延安,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填表时才改名江青,直至1991年5月14日凌晨自杀身亡。从1931年5月至1937年7月短短的6年时间里,江青曾和4个未婚或已婚的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