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闽粤交界的广大山区,在客家先民到来之前,本来是百越民族的世居之地。这些百越民族的居民,在传世文献中有着形形色色的名称:山都、木客、蛮獠、莫徭、俚、俚獠、山越、峒蛮、峒民,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统称为百越的土著居民,在后世迁徙、生灭、混化、分合不定,但至迟到南宋时期,此地的土著居民已有畲民之称。客家先民来到此一区域以后,先是与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各百越族土著民错居杂处,南宋后便主要是与畲族人民错居杂处,互相矛盾斗争,互相  相似文献   

2.
梅宏 《党史文苑》2007,(1):79-80
在研究中国苏维埃运动史林林总总的著作中,从客家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关系人手,探索客家与中国苏维埃运动方方面面的联系,可谓是一个新视角.开创这个研究新领域的代表人物,是江西省赣州市研究中央苏区史的专家舒龙先生.由他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客家与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一书,成为这一新视角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1,(9):66
畲族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畲族人口为70多万。福建占54.6%,其余分布在浙、赣、黔、湘等省。畲族多与汉族杂居,自称"山哈",意为山客。畲族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他们在种植稻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中国苏维埃运动史林林总总的著作中,从客家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关系入手,探索客家与中国苏维埃运动方方面面的联系,可谓是一个新视角。开创这个研究新领域的代表人物,是江西省赣州市研究中央苏区史的专家舒龙先生。由他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客家与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一书,成为这一新视角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4月,他与著名诗人吴琪拉达合著的《走进阿孟东家人》一书20万字,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填补了贵州畲族文化研究的空白;他撰写的《贵州畲族的社会文化》《贵州畲族与沿海畲族之比较》等文章先后在《福建民族》杂志上发表,从此,畲族文化受到外界的重视。他,就是被誉为研究畲族文化的"土专家"——赵华甫。赵华甫,男,1969年10月生,是一位淳朴的畲族汉子,也是一个扎根畲族聚居区的乡村教师,现任  相似文献   

6.
论文主要以景宁畲族文化和当地旅游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查找资料、当地访谈和调查问卷等形式,来了解景宁畲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程度,提出畲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思路,深挖民族文化内涵,打造与景宁旅游业实际发展相匹配的民族文化产业链,以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闽台“五缘”关系及客家研究领域,各种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使得这一领域成为社科研究的一大“热门”。笔者从事史志编辑工作多年,亦涉猎了不少反映闽台关系与客家文化的论著,近读刘大可教授的新著《闽台地域社会与族群文化新探》,感到耳目一新。该书是刘大可教授4年来研  相似文献   

8.
1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据1982年人口普查,福建省畲族人口有208495人,约占全国畲族人口总数的57%。他们分布在全省64个县市,其中以闽东地区景为集中,有166941人,占全省畲族的80%。史载,畲族原属于  相似文献   

9.
芦丹  林威 《湘潮》2012,(4):13-14
赣南客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厚,本文试从赣南客家艺术、客家文化旅游、客家文化的学术传播等方面探讨赣南客家文化的海内外传播。  相似文献   

10.
女性:客家学研究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客家学研究中男性偏重的倾向,认为应大力开展对客家女性社会的研究,其中包括对客家女性祖先崇拜、神明信仰、婚丧节庆等习俗,以及与女性相关的故事传说研究;老年妇女生命史的研究;女性社会地位的研究;女性性生活、生育问题的研究;女性社会活动与社会网络的研究等。同时,研究客家女性社会在方法上也应加以创新,即让女性充分参与研究;注重科际整合等。开展客家女性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如具有弥补客家学研究不足的意义;考证传统社会真情的历史学价值;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价值;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实现妇女解放的现实意义;缓解人口压力的社会价值;学科建设的意义等等。  相似文献   

11.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2.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谭光定 《探索》2005,(2):181-183
我国的司法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设计者和实施者都面临共同的困惑: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怎样构建司法独立体制。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自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对这一被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如何构建法官独立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特征,无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还是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指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贫困问题是令人十分担忧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贫困的消除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扶贫方式的选择是我国政府财政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当前,政府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等措施,来逐步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不分的弊病很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实现党政职能的科学分开。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挥国家政权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党内选举失真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党内选举中存在种种失真现象 ,由此构成对干部权力合法性的严重挑战。要提高党内选举质量 ,应该以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结构为前提 ,以构建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为关键 ,以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时期,党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充分相信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并一心一意为了群众的利益奋斗,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赢得民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并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