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企业职工是推进企业改革的主体李文祥职工是企业改革的主体,改革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是一个十分明确而必须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第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生产资料为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作为全体劳动者一部分的职工群众,居于共同所有...  相似文献   

2.
企业领导制度是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合理的企业领导制度,不仅要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且要反映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本文首先分析国有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然后再根据这种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探讨我国大中型企业领导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一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企业职工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不再存在什么利益差别,他们的利益都可由国家作为统一的代表,国家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唯一利益主体,除此之外,不再存在其他利益主体。  相似文献   

3.
自1979年以来,我国按照“两权”分离的思路改革了国家和全民企业的关系。改革使企业独立经营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与企业制度改革的目标仍然相距甚远。实践要求我们从理论上探讨“两权”分离的实质,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找出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一、“两权”分离的实质是改变了所有者行使所有权的方式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具有十分复杂的内涵。所有权的核心是所有者对其财产的支配权。所有者可以排他地支配其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对其财产拥有占有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诸要素的科学结合,是促进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发展的有力保证。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各有其独特的方式,但其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结合手段的强制性和劳动者的被迫性。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公有制成为生产关系的基础,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种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  相似文献   

5.
传统理论认为劳动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决定的。这个论点科学地区分了人类五大社会形态的劳动关系性质。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关系性质,不仅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还与经济体制有关,受政治体制影响。同样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关系的表现是有所区别的。同样是私有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劳动关系的表现也是有所区别的。现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关系与计划经济的劳动关系的不同特点试析如下:第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都归国家,劳动力不是商品,有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重大利益问题,都由国家严格控制和具体安排,企业的行政领导人员和职工仅是分工的不同,因此在劳动关系上是同志式的互助  相似文献   

6.
要在以股份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中有效实现劳动者参与企业民主管理,首先必须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劳动者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性质.现代企业制度是不同要素所有者的契约关系,劳动者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不是企业主人翁的权力,而是劳动力产权所有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在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同时,应积极推行职工持股.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是劳动者几十年劳动的财富积累,将其按一定的规则条件量化到每一位职工,"重建个人所有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可以有效实现生产资料与生产劳动者的结合.现时,借助国资委叫停MBO(管理层收购),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尽快制定ESOP(全员持股)方案,以顺利完成国企的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职工究竟是工人还是农民?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乡镇企业包括乡、镇、村、组、户四级隶属关系;全民、集体、合作、私营等所有制形式;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多种行业;规模从2、3人到成千上万人。按照一般的定义,工人阶级是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首先,我们来考察乡  相似文献   

9.
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三个条例”,规定了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新的领导制度的基本内容,这是我国近二、三年来企业领导制度改革的产物。企业只有实施好三个条例,才能巩固企业领导制度改革的胜利成果,并把这一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以便逐步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管理体制。企业实施“三个条例”,实行新的领导制度,应该坚持围绕一个中心,实行两个结合,实现三个加强。本文从这三个方面谈谈对全民所有制企业领导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民所有制企业普遍进行的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目的是破除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旧的运行机制,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新机制,这是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重要一环。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涉及千百万职工的切身利益,工会作为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有责任引导广大职工正确认识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摆正三项制度改革与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关系,这对于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支持改革和投身改革,保证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背景:湖北省《企业职工民主管理条例》立法工作已进入立法调研阶段。在工会的前期准备、讨论和湖北省人大组织的调研过程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乃至进行立法的必要性问题开展了认真地研讨。就现实情况而言,这个问题要达成全社会的广泛共识,还有一定的难度,尚有一些理论问题需要探讨——非公有制企业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其业主拥有自主经营管理的权利。这类企业要不要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有人认为:民主管理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在非公有制企业里搞民主管理,似乎有侵犯业主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嫌疑。生产资料所有制…  相似文献   

12.
1986年9月,《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为我国国有企业职代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促进了国有企业及其它企事业单位职代会工作的发展。现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条例》的许多内容已明显不适应当前企业民主管理实践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重新修订。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职代会适用范围要扩大。现行的《条例》适用范围主要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而现在,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企业所…  相似文献   

13.
一、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与职工当家作主的关系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与职工当家作主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和发展生产力。前者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步骤,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建立竞争机制,用经济杠杆激发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后者也同样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人和物的有机结合,而人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倘若劳动者的积极性处在一种潜在的状态而未发挥出来,那么,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就仅仅是形式上的结合。如果劳动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能有效地运用生产资料,那么,人和物的结合就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华北五省市区工会院校第四次理论教学研讨会于1991年8月17日在河北省承德市落下帷幕。会议经过深入研讨,在一些问题上形成了共识。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研讨中,大家充分肯定了工人阶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主张党和国家不仅把工人阶级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依靠他们的劳动,为国家创造财富,而且要发挥他们在生产关系中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决定作用,依靠他们管理好我们的国家,管理好我们的企业。这就需要一方面加强对广大工人群众的教育,另一方面制订出切实保障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和权利的政策措施。围绕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含义,会议提出了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应包括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权力和利益四个方面,并且应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去全面实现;另一种观点是认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是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占有的主人翁位置、享有的主人翁权力与利益、担负的主人翁责任的有机统一体,是职工真正当家作主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体现,并提出了职工群众主人翁地位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制约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高企业职工劳动报酬,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更是在中国社会政治结构中工会发挥国家政权重要支柱作用的社会责任。各级工会为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出很大努力。但是,法律与制度的不完备使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实践中面临较大困难。党的十八大明确要求:"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表明了把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体制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工会要在全社会凝聚共识,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相似文献   

16.
职工持股制度的发展,对传统的物质资本所有者最有资格拥有企业所有权的观念提出了挑战.职工持股是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被发现和重视的产物,是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投资得到社会承认的结果,是企业风险从物质资本所有者向人力资本所有者转移的制度要求.职工持股体现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指出:“当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在企业的各项制度中得到切实的保障,他们的劳动又与自身的物质利益紧密联系的时候,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就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然而,我国企业改革十年来,对这一根本性问题在理论研究、改革实践和舆论宣传上,非但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相反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与失误。不久前,笔者对近年来上海市实行承包、租赁、股份制等不同经营方式、不同所有制形式的60家企业、  相似文献   

18.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都在“职工代表大会职权”一章里把“审议企业重大决策建议权”列为第一条,可见其内容和位置的重要。笔者认为,仅仅落实建议权是远远不够的,应当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重大决策的“审议决定权”。职工在企业中是主体还是客体,这是社会主义企业与资本主义企业的分水岭。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企业,人格化的资本是企业的主体,职工作为被资本所雇用的雇员与雇工,是企业的客体。因此形成物化劳动(死劳动)统治活劳动,或者说“物”统治“人”的反  相似文献   

19.
全国工会学研究会一九八八年年会暨第五次全国工会理论教学讨论会,于八月中旬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会议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工会改革这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把其中的主要观点简述如下。一、职工群众的地位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与会同志提出两种见解:1.职工具有“主人”和“工资劳动者”两种身份。前者指改变了受剥削的状况,成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后者指没有对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企业民主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与实际脱节,主要表现在职工对理论意义上的“主人翁”地位的认识观念比较淡漠,因而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的发挥。如何实现职工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由潜在向现实转化,是企业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需要我们从企业民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去努力。而企业民主管理理论的深化在当前则显得更为迫切和紧要。本文试就深化企业民主管理理论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即理论的逻辑起点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我国传统企业民主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基于以下分析:企业民主管理决定于“主人翁”地位,“主人翁”地位决定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按照这种分析,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本身,不仅解决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问题,而且也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问题,然而,事实存在的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层思考。为了解决企业民主管理的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应该从企业民主管理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