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时,先遣探路的红6军团和红2军团会师后,在两军战略行动方向和统一行动方面,与博古、李德控制的中革军委发生了一场争论。争论焦点在于:两军团是集中行动、统一指挥,还是分开行动、各自直受军委指挥?是集中兵力挺进湘西北开展攻势作战,还是红6军团单独进入湘西建立苏区?这场关系到红军长征成败的重要论争的结果,为红2、6军团的发展壮大,为两军团更好地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为红军三大主力战略格局的形成,为战胜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图谋,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毛泽东智挽危局、雨夜让房1934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决定在川黔边区以遵义为中心建立新的根据地,还决定到达遵义后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红军进驻遵义后毛泽东提出,这次会议应扩大范围,除在遵义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外,军委负责同志和各军团主要领导人都要参会。周恩来认为可行,张闻天建议不一定都来,还是以政治局成员为主。毛泽东说:"那就开个政治局扩大会议,各军团的同志能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智挽危局、雨夜让房 1934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决定在川黔边区以遵义为中心建立新的根据地,还决定到达遵义后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红军进驻遵义后毛泽东提出,这次会议应扩大范围,除在遵义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外,军委负责同志和各军团主要领导人都要参会.周恩来认为可行,张闻天建议不一定都来,还是以政治局成员为主.毛泽东说:"那就开个政治局扩大会议,各军团的同志能来几个就几个,根据实际情况定."  相似文献   

4.
一个科学的领导班子,应由多种风格的人物构成。遵义会议的成功,说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军事指挥的错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紧接着,在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途中渡湘江时又遭失败。迭次  相似文献   

5.
正邓萍,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他与彭德怀,滕代远等共同组织、领导了平江起义。起义后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第13师,邓萍任参谋长、中共红5军军委书记,参加领导创建湘鄂赣苏区。1928年冬,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邓萍出任红3军团参谋长,兼任红5军军长。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后,邓萍协助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指挥部队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实施转移。1935年,邓萍在指挥红3军  相似文献   

6.
上书军委慷慨陈词第五次反“围剿”开始的多次进攻作战,均遭挫折。这使彭德怀对李德的指挥由怀疑而感到不满了。他发觉李德极少上前线,只是躲在他的“独立房子”里,凭着十万分之一的地图指挥作战。而那种地图还是北洋军阀时代留下来的,对这一带地区只是间测,根本没有实测过,有的地方连方向都不对。李德在图上划线指挥,部署部队,不容许改动,而且,中革军委的指示、命令和部署,常常是越过方面军总部,直接下达到各个军团,前方指挥常因此失调。这种领导方式完全“抹杀了”“下层指挥员的机断专行与创造性”③。特别是1934年1月六届…  相似文献   

7.
1934年10月17日,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人,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途。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对博古、李德的军事错误进行了深刻批评。  相似文献   

8.
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俄界的时候,由于原属一方面军的第五、九军团已编入左路军,中央、军委纵队和一、三军团只有8000余人。中央决定将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先遣队即陕甘支队,彭德怀为司令员,林彪为副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王稼祥为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为政治部副主任,并由彭德怀、林彪、毛泽东、王稼样、周恩来组成5人团指挥军事,同时  相似文献   

9.
倪良端 《党史纵横》2008,(10):59-61
1930年5月,中共福建省委组织的厦门大破狱,是中共历史上一次较为成功的暴动。策划和指挥这次破狱行动的正是时年22岁的中共福建省委军委秘书陶铸。  相似文献   

10.
夏曦同志是党的六届中央委员。他1931年10月任红三军政委,并任洪湖和湘鄂西根据地的中央分局书记和军委分会主席。我们在洪湖时常常见到他。他中等身材,体态匀称,湖南口音,是个知识分子。由于他贯彻王明左倾路线,军事上搞消极防御,政治上肃反扩大化,犯了严重错误。1934年10月26日,红二、六军团在贵州省印江县木黄会合,召开了会师大会;当时我担  相似文献   

11.
一代名将粟裕居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大将之首。粟裕决心写战争回忆录虽然是在1976年,但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就对军事领域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等倾向极为不满。1958年,厄运毫无征兆地突然降临到粟裕的身上。在那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他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并被调离了军事指挥第一线。  相似文献   

12.
陈伯钧,四川达县人,共和国的开国上将。长征时,先后任师长、军团参谋长、军团长等职。长征路上,陈伯钧率部以能打防御战和掩护战著称,为长征的胜利建立了重要的功勋。英勇顽强的掩护战1934年10月17日开始,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从于都出发,踏上长征途程。从五军团参谋长职位上调到十三师任师长的陈伯钧,率领全师人马于18日夜间从兴国县启程,当时,陈伯钧正身患虐疾(俗称打摆子),浑身软弱无力,时好时坏。这时,军团令陈伯钧率十三师负责掩护中央纵队行动。11月1日,陈伯钧率部冲破江西敌人的封锁线,又指挥三十八团,击溃盘踞铝厂…  相似文献   

13.
第七面战旗 强渡乌江模范连 授旗时间:1936年10月 授旗时战斗序列: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第一营第一连. 批准领导机关:红军第一军团 1934年12月中旬,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在攻克了位于贵州东南部的黎平县城后,得到了暂时休整的机会.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黎平召开.经过激烈争论,会议否决了博古、李德去湘西与红...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央军委与中革军委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拜读了雷渊深撰写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沿革》(载于《中共党史资料》第34辑,以下简称《沿革》)一文,很有收益。作者查阅了大量资料,使文章史料翔实、系统。但是文章认为1931年11月25日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或“中华军委”是“中央军委在组织上第一次不仅属于中共中央系统,同时纳入政权系统,既是中共中央的军事领导机构,又是全国苏维埃政权的军事部门。此时,中革军委已开始成为工农红军最高指挥机关,管理革命根据地工农红军的组织、教育和训练,并指挥工农红军的作战行动”。笔者对此提出异议。实际上,《沿革》将中  相似文献   

15.
红四军创建后,转战赣南、闽西,先后召开了9次党的代表大会,其中后3次在闽西举行。在频繁的战斗中,领导人对军队建设的看法出现了分歧,争论的焦点是红四军内是否仍要设立军委。一种意见认为,“既名四军,就要有军委”,指责前委“管太多”,“权力太集中”,是“书记专政”,有“家长制”表现。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前委的领导工作重心在军队,“军队指挥需要集中而敏捷”,由前委直接领导和指挥更有利于作战,不必设立重叠的机构,硬要成立军委实际上是搞“分权主义”。为了平息这些争论,统一思想认识,前委决定召开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由介入争论不深的陈毅暂行代理前委书记来负责筹备和主持大会。  相似文献   

16.
(一)长征开始,我在红二十二师。这个师是从会昌出发的,归红九军团指挥。我们师是红九军团的后卫。由于“左”倾冒险主义者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长征象是大搬家。一路上,行动缓慢,被动挨打。九军团为了保卫  相似文献   

17.
《广东党史》2013,(4):57
1934年12月,敌人调集重兵,准备围歼向湘西转移的红军。在这紧急关头,毛泽东建议红军改向敌军力量比较薄弱的贵州前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占了黔北重镇遵义城。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组成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参加的中央军事指挥小组。  相似文献   

18.
正长征途中,1935年土城战斗时,我是红3军团4师10团3营9连连长。红3军团撤出土城战斗后,部队伤亡较大,10团7连的战士打光了,8连伤亡一半,9连打阻击也伤亡了七八名战士,但总还是够一个连。此后,部队披着满身的硝烟,渡过汹涌的赤水河,沿着川黔边界向西急进,进入云南境内。渡过赤水河后,军团首长传达了军委关于精简整编的命令。一天上午,10团在云南扎西离县城二三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21,(4):35-35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按照原定计划,准备转移到湖南西部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后,数万红军将士把英魂永远留在了湍急冰冷的湘江。仗要怎么打,路往何方走?渡过湘江之后,中央红军内部一直存在争论。1934年12月中下旬,短短半个月,接连召开三次会议。从老山界到黎平,从黎平到猴场,军事指挥问题是争论焦点。  相似文献   

20.
1932年10月召开的宁都会议围绕红一方面军行动方向和军事战略发生了激烈争论,毛泽东被指责背离了临时中央的进攻路线,并被撤销了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共产国际赞同中共临时中央的进攻路线,支持宁都会议对毛泽东的批评.不过,对于毛泽东卓著的军事指挥能力,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政治书记处是比较赞赏的,并对强攻中心城市抱怀疑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