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当代的综合发展观或新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中,找寻到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科学内涵的逻辑合理性。一、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在其《1844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初步的描述,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有较为清晰的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85-486页)。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深入考察前资本主义社会(原始社会)、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轨迹后发现,人类社会是从原始的没有发生劳动异化的社会,走…  相似文献   

2.
城镇个体经济是我国多层次经济结构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生产者自筹资金,自备生产资料,依靠自己劳动,分散经营,通过市场交换其产品和劳务。它们经营的是凡是社会有需要国家又包不下来的行业,如小型手工业、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客货运输业、建筑修缮业等。它属于小商品生产性质的经济形式,是一定范围内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小商品生产又叫简单商品生产。马克思指出:“劳动者私有他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认为,经济开放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了经济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一)经济体系间资源的互补性决定经济的开放性。这就是说,经济体系内部资源的稀缺性,需要经济体系外部资源的稠盈性相协调;反之,经济体系内部资源的稠盈性,需要经济体系外部资源的稀缺性相协调,从而达到资源互补的目的。邓小平说:“我们本钱少,但可以通过开放,增加就业,搞税收,利用地皮得点钱,带动发展各行各业,增加财政收入,获得益处。”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它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是人民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它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是人民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和九届全国人大第二会议召开以后,非公有制经济虽然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发展”的政策和法律规定,但由于历史及认识上的原因,人们对它的争论仍是一个难了的话题。本文拟就“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传统观点的局限性 传统观点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于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且带有不平衡、多层次的特点。且认为全民所有制经济与社会化程度高的生产力相适应,集体所有制经济与礼会化程度一般的生产力相  相似文献   

7.
张广纯 《世纪桥》2008,(7):9-10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它的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是人民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用整体和规模的观点与普遍联系与发展的辩证方法,研究执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相决定和互相依赖的关系,围绕执政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也反作用于执政的兴衰,这是物质、信息、能量、知识、意义在社会空间的较量和博弈,也是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社会物质的运动形式的综合。为此,提出了一个对局的理论假设,并用历史、社会、经济等有关材料给予证明。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的较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城市社区整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却存在着秩序与张力无法兼容、社会自主性缺失等问题;而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社区整合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为城市社区整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整合内容,而城市社区整合又是深化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促进市场经济形成的前提,是城市稳定的基础,也是改变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改造东北传统产业的关键是发展高新技术。为此,应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只有实现了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东北国有工业结构才会有质的飞跃。  一、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东北传统产业的必然性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用高新技术替代旧技术已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高新技术代表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关系一国及一个地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实力,所以国内外普遍对高新技术给予了高度重视。高新技术是以最新科学成就为基础,主导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矛盾毛泽东同志说:“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0页)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中国诞生以后,中国社会没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而及时地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这是由一系列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国家政权,这是根本的条件;此外还有经济的社会的等条件。本文想着重从后一方面谈些看法。一、官僚资本转为国营经济为社会主义奠定了初步的经济基础解放前夕,由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所把持的官僚资本约占全国工业资本的2/3左右,占全国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的80%,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新生的人民政权通过  相似文献   

13.
任晓伟先生认为外资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毛泽东等提出利用外资只是一种策略;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毛泽东等对外资经济的考虑还不成熟,中共不可能给予外资经济一个明确的定位,很难说外资经济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论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王家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长期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关键问题是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非公有制经济。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实事求是地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客观的现实,也是历史的必然,对此表示怀疑的人往往这样寻找理论根据,他们认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符合生产力标准和马克思关于五种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理论,完全是由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种外因造成的,是一种历史的偶然现象,不具有客观必然性。这种糊涂观念,动摇着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有必要加以澄清。一、生产力决定作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生产力标准的理论根据在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最终必须同生产力状况相适应,这是绝对的、确定的。否认这一点就会背离历史唯物主义。但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即先进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并不一定是建立在最先进的生产力基础上,同一生产力状况可能形成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金融是经济的中介和支柱.闽台金融合作是闽台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进一步缓和,闽台经济合作将会有更大发展,这又将带动闽台金融合作,进而促进闽台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再发展。一福建与台湾同属中华大地,自古以来闽台两岸人民共同开发台湾宝岛,促进了经济发展,建立了深厚的骨肉索情。公元3世纪到7世纪,吴国的孙权和隋朝杨广曾多次派人到“夷州”、“琉球”(即台湾),为开发台湾  相似文献   

17.
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娅  孙文营 《求实》2007,1(11):41-44
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农业经济模式、线型经济模式以及末端治理模式三个阶段。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困境,并且造成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消极影响。摆脱环境与经济的两难困境,克服社会和人的发展现实末端,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及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要求,是实现伟大转折的根本动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同旧的所有制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①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与阶段中,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和表现方式,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规定着社会中重大革命与变革的方向。而在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上,这一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因此,考察社会主义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的最深层次的根源,必…  相似文献   

19.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宏观运行过程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体系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国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但却不能吸纳资本主义社会中合理的成份——其中最难得的最重要的是市场经济。这一“扬弃”,使当代中国出了一个举世瞩目的现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本文试对这一结合的必然性作点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国家可以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从总体上自觉地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同时,社会主义经济仍然处于商品经济发展阶段。这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不同的经济成分,它们之间的交换仍然是商品交换关系。在公有制成分内部,劳动者的劳动存在着本质差别,劳动仍然是谋生手段,社会必须承认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