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31)
城市形象定位是研究现代城市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品牌营销的核心。本文在对哈尔滨城市整体形象历史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形象树"塑造的哈尔滨城市形象战略,同时结合原始资料记录进行互动比较、提问,得出"文化城市、生态城市、冰雪城市"这一核心范畴来定位哈尔滨的城市形象。在此基础上,就哈尔滨城市形象定位为"活力冰城"。最后,揭示了其城市形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城市形象塑造组织与管理的指导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形象树"理念而塑造的哈尔滨城市形象对其城市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户外广告与城市整体面貌息息相关 ,它不仅是城市环境的一道窗口 ,而且是一个城市文化内涵和文明程度的反映 ,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科学管理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的缩影。深圳市的户外广告是伴随着深圳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二十年来 ,深圳市的户外广告无论是数量上、形式上、内容上还是材料技术上都有较大发展 ,目前 ,特区内共有户外广告 6 0 0 0多块 ,总面积 8万多平方米 ,其中霓虹灯、灯箱广告约占 40 % ,路牌广告约占 2 5 % ,车身、候车亭广告约占 2 5 %。这些户外广告不仅是人们获取经济服务信息的重要渠道 ,而且对美化深圳城市环境起…  相似文献   

3.
昝再利 《学理论》2013,(13):173-174
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户外广告已成为广告发布的主要载体之一。但由于其表现形式缺乏创新,导致未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户外广告要想生存,创新势在必行。户外广告公司可以通过对设计理念的创新、环境空间的巧妙运用等多种方式来增强传播效果及提升媒体的价值,从而为整个行业提供新的盈利机会。  相似文献   

4.
论政府公关与城市形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关、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给公关界、行政管理学界提出的崭新课题,它们相互交叉、相互促进.政府公关始终贯穿于城市形象建设中,而城市形象的建设又是政府管理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特色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那么特色街区就是城市生机与活力的象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形象。鉴于特色街区在塑造传播城市形象方面的独特优势,国内外很多城市纷纷将特色街区的规划与建设作为开展城市形象营销的重要举措。从理论上分析阐述特色街区的城市形象营销效应,对推动城市特色街区建设与促进城市形象营销,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方世凤的《城市功能、城市管理与城市形象》认为,如何将城市的发展战略纳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既定目标,这是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其本质上,国际化大都市的特征并不仅仅在于它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城市功能、城市管理和城市形象。确立城市的功能定位,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的基本前提,完善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国际化人都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城市形象塑造要强化文化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个城市形象的文化含量,折射出这个城市的品味、水准和价值追求。在城市形象塑造中要强化文化意识:一是强化文明意识,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二是强化“文化规划”意识,注意从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城市形象问题。三是强化特色意识,有针对性地塑造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四是强化美学意识,注重城市的整体和谐和艺术美感。五是强化生态意识,特别注意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8.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政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市民素质的综合反映,她既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也是凝聚人心、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王秀杰 《学理论》2010,(16):94-95
随着我国户外广告的发展,现行有关户外广告立法滞后的局面日益突出,整个户外广告制度存在着户外广告多头管理,权力分散;缺乏规划,任意设置;未建立起户外广告有效监管的长效机制;行业组织自律效果差等诸多缺陷。为了克服户外广告发展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应该结合我国实际,完善户外广告发展制度,明确户外广告位置产权与收益的所有权、构建户外广告经营管理新体制、加强户外广告整体规划、加强行业组织的自我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空间是集社会属性、公共属性和物质属性于一体的空间形态,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具有日益重要且多元的功能,其良好品质对于树立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意义重大,对其进行有效治理亦特别重要。新加坡、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实践较为成熟,可为我国创新城市公共空间治理路径提供经验借鉴。基于三国的经验教训,本文认为应树立民本和服务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理念;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体系;构建统筹协调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机制;打造生态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环境等,以实现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现代化之目标。  相似文献   

11.
张志勇 《学理论》2010,(14):67-68
城市文化是一种特定的群体文化,它的构成要素包括城市精神、城市价值观、城市伦理和城市形象。一个城市要塑造其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要紧紧围绕城市精神、城市价值观、城市伦理和城市形象这些要素来进行。我们可以通过培育城市精神、确立城市特有的价值观、营造独特的城市伦理、建立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来塑造某一特定城市的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21世纪是形象的世纪。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城市形象作为"眼球经济"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品位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最大的品牌。良好的城市形象能够对内赢得向心力、凝聚  相似文献   

13.
市文化资本在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重视城市文化资本的研究和实践,正视文化资本方面的优势和劣势,采取切实举措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创新力、号召力和支撑力.  相似文献   

14.
城市建筑形象关系着一个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城市魅力的重要表现。城市建筑形象的培育和形成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大事,是城市诸建设中的基本和重要建设。哈尔滨是中国北方的大城市,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形象和建筑风格,表现较突出的城市建筑形象特色是中西合璧、冰雪文化建筑特色鲜明、教堂建筑集中的城市建筑形象。保护和培育哈尔滨城市独有的建筑形象,要唤起大家对哈尔滨独有建筑形象的保护和认知、新建筑中要注意反映和配合哈尔滨建筑形象、建设好必要的标志性建筑物和标志性景区、注意气候和冰雪文化在建筑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表征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映射城市空间生产与城市权利变迁的逻辑主线,构成城市文化空间与城市文化权利的介质.城市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的空间化,城市文化权利是人们享有、参与创造城市文化空间的主体资格、素质与能力.西方城市化过程中,资本积累逻辑诱发城市文化空间与城市文化权利的深层次问题,影响城市正义,约束人的发展,应该引以为戒.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城市文化空间与城市文化权利的问题.要破解这些问题,应以实现人的发展为价值关怀,将直面城市文化正义问题、优化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促进城市文化空间共享作为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许玉岭  段学芬 《求知》2012,(1):13-14
在当今世界.全球性竞争日趋激烈.城市的发展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解放生产力.重塑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精神.构建创意城市.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推动城市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天津高校在天津加快建设创意城市的过程中责无旁贷地负有培养高素质创意人才的使命。为此,高校应不断适应高技术、高智慧、高文化时代的要求.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意人才.打破以往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在创意城市精神培育中重视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创意人才的吸引.并努力营造一个能够适合创意人才集聚的舒适空间。  相似文献   

17.
"4.20"雅安芦山特大地震使雅安瞬间受到外界广泛关注,其城市形象也因地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从危机营销的观点出发,这也是雅安城市形象营销传播前所未有的机遇。雅安应充分认识到城市形象的重要性,有效地计划和实施灾后城市形象营销传播工作。针对雅安实际情况,雅安城市形象营销传播应从城市形象系统、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传播等方面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18.
孟烨  杨婧 《学理论》2013,(11):152-153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丰富多样的媒介平台为受众提供了广阔的获取信源的渠道,因此,在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过程中,仅仅依靠单一媒体的宣传已然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更无法全面、立体的展示出城市形象。而此时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媒体在传播技术和传播形式等方面的缺陷,为城市形象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渠道。所以,在未来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掘新媒体传播技术,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发掘各自的传播优势,更好地为城市形象传播服务,是未来城市形象传播过程中应积极实践的优质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19.
刘轶梅 《学理论》2009,(21):65-66
城市形象建设和市民文明素质反映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成绩及城市综合实力。本文论述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形象建设的关系,并对提高哈尔滨市市民文明素质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国内许多城市逐 渐重视起城市开放空间的建 设,大大小小的“城市广场”出现在人们面前。作为城市形象工程的“城市广场”,它的建筑空间是否就是几个大尺度雕塑的堆砌?它的绿化空间是否就是只能看不能享受的摆设?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刘力,对“城市广场”工程要讲科学有一番见解── “城市广场”应该与所在地段的建筑、交通、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城市规划和谐一致。北京的西单文化广场与华南大厦协调起来,使“建筑围合广场,广场烘托建筑”,广场和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片段”。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