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美是第三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又是人均能源消费量最多的地区。拉美石油和水力资源十分丰富,1986年底探明的可采石油储量为124亿吨(不含委内瑞拉1000多亿吨的重油储量),在世界各大地区中仅次于中东。煤的储量很少,仅为70亿吨,是世界总储量的0.7%,大多集中在哥伦比亚。天然气资源也较缺乏,探明储量仅5.5万亿立方米,为世界储量的5.2%。1986年拉美地区商业能源产量为5亿吨石油当量,消费量为3.9亿吨石油当量。  相似文献   

2.
1.满足国家内需以后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萨哈共和国和萨哈林在2015—2020年可向亚太地区各国出口7000万~8500万吨石油,1000亿~1400亿立方米天然气。2.据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石油和天然气地质研究所预测,亚太地区对石油的需求量到2010年将增加到16亿~17亿吨,到2020年增加到21.5亿~22.5亿吨,到2030年增加到24.5亿~25.8亿吨。增加最多的是中国市场(到2030年增加4亿吨),中国现在人均石油和石油制品消费量比韩国、日本和台湾少90%~91.7%。在人口继续增长和工业运输工艺水平接近该地区先进国家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继续迅速增长。中…  相似文献   

3.
秘鲁矿业的蓬勃发展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层面都引发了矛盾。政府鼓励私人资本投资矿业,此举在农村地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环境冲突。本研究旨在评估矿业对秘鲁农村家庭农牧业生产造成的影响,考察相应的传递渠道,即土地利用和农业劳动力供给。研究显示,平均而言矿区家庭在农业产量和牲畜数量上均不及控制区家庭(分别相差12%和32%);分布在与矿区接壤地区的家庭,其农业产量和牲畜数量同样不及控制区家庭(分别相差6%和20%)。这表明,矿业对农业可能存在的溢出效应表现在更加广泛的区域内。矿业发展影响农业生产的传递渠道在于矿业会影响土地利用,减少农业劳动力。矿区农村家庭年人均用地少于控制区家庭(相差13%),矿区邻近区的家庭年人均用地和农业劳动时间也都少于控制区家庭(分别相差11%和6%)。实证研究结果将为土地所有权、企业社会责任和负外部性补偿框架等议题提供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在西伯利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俄罗斯经济转轨以来,西伯利亚农业指标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全俄水平。因此,对于西伯利亚农业而言,制定农业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而实现这个农业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5.
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过程中需要大量水泥、钢轨及钢轨扣件等建筑材料,为此在欧俄和西伯利亚建筑材料工厂之间展开了激烈竞争。除乌拉尔、俄国南部和中央地区工厂外,西伯利亚工厂在铁路修建期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铁产量高峰期。为西伯利亚大铁路供应建筑材料是俄国实现工业高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俄罗斯和西伯利亚联邦区金融部门在不断发展,同时也呈现出其在宏观布局上的一些问题,如经济货币化水平低、银行和信贷机构资本化较低等。目前,西伯利亚联邦区投资活动的主要机制是自筹资金和国家投资。预计未来到2020年,投资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为实施西伯利亚联邦区的地区发展纲要,非常需要联邦预算的补贴,因此须要寻找各种办法实现该地区的经济投资。  相似文献   

7.
一、亚洲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增加 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持续扩大,随着GDP的增长,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图1列出了1971年至2004年亚洲主要国家的人均GDP和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印度迄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现在全国还有约百分之七十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劳动,农业收入占国家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三。在对外贸易上,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占有重要的位置,据1986—87年度的统计,它的出口总值占印度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达到316亿卢比(见表1)。出口的商品主要有茶叶、鱼及其制品、咖啡、坚果、水果及蔬菜、香料,另外也出口部分大米、小麦和棉花(见表2)。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苏联、美国、日本、  相似文献   

9.
一、西伯利亚与远东的社会状况恶化在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受政治局势动荡和经济危机影响,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领域的问题。在经济陷入极其困难境地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社会问题空前严峻,社会状况恶化。(一)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苏联解体前,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一系列指标就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俄罗斯的激进改革使该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1。实际现金收入水平下降。改革后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收入虽然仍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如1993年末,远东国民经济部门的平均工资比全俄平均水平高85%。但是,该地区运输和日…  相似文献   

10.
在苏联时期,农业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苏联解体后,农业依然是俄罗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多年以来,苏联是依赖进口来解决国内居民的食品供应和牲畜饲料问题的,农业是让苏联历届执政者头疼的难题.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农业江河日下,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一)1992年和1993年.俄罗斯的农业生产平均每年以6.5%的速度下降.1993年国家的谷物总产量为9,9OO万吨,比上一年减少7%.向日葵产量28O万吨,比上一年减少11%,亚麻产量5800万吨,比1992年下降26%,肉类产量下降7%,蛋类量下降6%,羊毛产量下降10%.马铃薯、蔬菜、甜菜产量基本上与1992年的产量相同,分别为3,810万吨、980万吨和2,550万吨.到1993年,俄罗斯的耕地面积已经减少到1960年的水平,牲畜存栏数则大致相当于  相似文献   

11.
贝加尔湖地区包括伊尔库茨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和外贝加尔边疆区. 该地区煤炭开采量占全俄的8.1%,发电量占全俄的6.9%,原油产量占全俄的4.0%.就这几项指标而言,贝加尔湖地区在西伯利亚所占比重更高.  相似文献   

12.
1.1998年俄罗斯经济度过经济危机后开始持续增长,其明显特点是包括西伯利亚与远东在内的俄联邦大多数地区经济不断发展,各联邦主体的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支出均在不断提高。上个世纪90年代,俄罗斯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同时,国家经济发生了全面衰退。人们曾经期望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能够为带动落后地区创造有利的宏观条件。但是经济最发达地区与经济最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却更加明显了,主要的标志就是居民人均生产总值,今天二者之间的差距高达60多倍。经济最落后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俄同类平均指标的1/2,…  相似文献   

13.
西伯利亚拥有储量巨大的石油资源,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西伯利西的石油生产状况如何,对整个俄罗斯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说“石油问题是个生命攸关的问题”①,那么,西伯利亚的石油产量就决定着俄罗斯的经济命运.西伯利亚的石油储量占俄罗斯总储量的65%②,仅其秋明州就蕴藏130.8亿吨(伊拉克——130.2亿吨、伊朗——120.1亿吨、科威特——130.1亿吨)③,近几年,在东西伯利亚也发现蕴藏有大量的石油资源,如此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蕴藏量使西伯利亚声名显赫,令世界瞩目.自1961年西伯利亚最重要的油田——西西伯利亚油田正式开采至今,西伯利亚已有30年的石油开采史.30年来,仅秋明州就生产了石油(包括凝析油)60多亿吨.④目前西伯利亚的石油产量占俄罗斯石油总产量的70%.⑤西伯利亚的石油生产曾取得过震惊世界的辉煌成就.1964——1974年,西西伯利亚的石油产量只用了10年时间就达到1亿吨.由此,原苏联的石油产量跃居世界之首.“十、五”  相似文献   

14.
中泰蔬菜水果零关税协议及其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协议的主要内容及特点2003年6月18日 ,中泰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根据协议规定 ,中泰两国将从2003年10月1日起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提前实现中泰之间蔬菜和水果产品进出口的零关税。中泰两国蔬菜和水果贸易共涉及188项产品 ,其中蔬菜产品为食用蔬菜、根及块茎(如萝卜、甜菜根)等108项 ;水果产品为食用水果及坚果等80项。上述两类产品在中泰贸易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根据海关统计 ,2002年我国向泰国出口的蔬菜和水果类产品分别为847万美元和1372万…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地理、经济和文化人口状况方面,西伯利亚是俄罗斯国家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农奴制废除之后,它同全国一样,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它的历史发展是由与整个俄国相一致的主要规律性决定的。这便决定了国家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在农业进步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与此同时,确定这些区域在农业发展方面具有差别的一些因素也在起作用。俄国欧洲部分早已人烟稠密,是经济上较为发达的中心,西伯利亚则与此不同,在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叶乃是边陲之地,也就是说,是个人烟稀少,尚未完全进入农业种植的区域。作为一个正在垦殖的边陲地区,西伯利…  相似文献   

16.
西伯利亚联邦区处于经济恢复性增长期。经济连年增长,但增速低于全俄平均速度。全俄经济繁荣有赖于西伯利亚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和持续发展,俄政府正积极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并实施新的西伯利亚发展战略。西伯利亚联邦区经济发展需提升,其未来发展有赖于与中国毗邻地区的全方位互利合作。  相似文献   

17.
1993年就贸易额来讲,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继德国贸易伙伴之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1993年中俄贸易额为76.79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了30.9%(1992年中俄双方贸易额为58.62亿美元).1993年我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地区的贸易额几乎达到30亿美元(1992年为20.6亿美元),占中俄贸易总额的40%,占整个地区间直接贸易与边境贸易的70%至80%.目前,我国与俄罗斯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主要是同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已成为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俄之间进行互利贸易是非常重要的.就我国东北地区来说,地理位置与俄罗斯毗邻,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边境地区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发展,有助于地方产品的生产,解决生产过剩和大量积压的问题,并根据需要可引进俄罗斯的原材料和设备.对俄罗斯来说,同中国进行地方贸易可以帮助解决食品与日用品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从欧洲到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运费猛涨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从中国边境地区进口上述产品运费要便宜得多.一些资料表明,1993年与我国毗邻的俄罗斯的边疆区和州的肉类、蔬莱、水果、大米、玉米和白糖40%以上是由我国提供的.  相似文献   

18.
初祥 《西伯利亚研究》2000,27(4):22-26,52
经济转轨以来,西伯利亚与亚太国家的贸易有较快发展,美国、日本、中国是其最大贸易伙伴。在西伯利亚出口商品结构中原材料类商品上升到首位,而机器和设备类商品的出口大幅下降;进口商品以机器和设备、食品、民用消费品为主。西伯利亚外贸一直出超。尽管西伯利亚在对外贸易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但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19.
~~说明: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按照国际金融公司的权威定义,只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未达到世界银行划定的高收入国家水平(一般标准是人均9000多美元),那么该国或地区的股市就是新兴市场。国际金融公司认定的新兴市场有100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在2001年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了增长的趋势:工业产量增长6.4%、农业产量增长7%。投资乏力,生产性固定资产损耗严重,仍是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同时,该地区预算收入依赖产品出口和有色金属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状况也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