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永锋 《学理论》2011,(18):26-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形式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指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形式和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进行辩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科学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不能因为其最终走向败亡而全盘否定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更不能因此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悲观。  相似文献   

2.
高放 《理论视野》2009,(7):11-15
16世纪初以来空想社会主义者和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种种社会主义模式都未能实现。苏联模式是第一个实现了的社会主义模式。实际上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低标准、歪标准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既取得很大成就,又有严重弊病,因长期延误改革终遭失败。要吸取苏联模式的失败经验。在21世纪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五个扬弃、五个创新,还要排除五种误读。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出现了一股将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和实践完全"同一化"和"同质化"的倾向。这种倾向所造成的理论混乱和认识误区危害很大,是必须认真加以清理的。  相似文献   

4.
正激进改革导向歧路苏联解体已经二十年了,苏联改革的教训问题一直令人深思。有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是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恶果。然而,如果从苏联改革的历史过程来看,就会发现,苏联改革失败而中国改革成功,其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5.
导致苏联剧变和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和近因,也就是在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总书记以后那一段时间出了大问题,"问题出在苏联共产党党内"。戈尔巴乔夫通过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推行一系列错误的路线和政策,不但没有解决苏联历史遗留的矛盾和问题,反而使苏联出  相似文献   

6.
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特别是苏联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和经验教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历史与逻辑地结合,研究说明了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苏联社会主义的成就与失误和苏联社会主义演变的原因和教训,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及其剧变的全面阐明。  相似文献   

7.
"一大二公"的苏联模式曾被当作唯一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移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的显现已被历史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道路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表明:判定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而不是公有制所占国民经济比例的多少。只有回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8.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审视苏联模式的兴衰及中国改革的成功,说明社会主义不仅必须改革,而且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并指出那种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归结为苏联模式失败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而也就缺乏说服人的逻辑力量。邓小平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时,特别关注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否定,在苏联社会主义遭受挫折之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从而使人们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希望之光。在当代中国,只有从邓小平理论中才能够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9.
苏联模式是世界上第一个探索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一度被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赞颂为现代化和社会正义的最佳最快的途径,却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国家解体的形式宣告失败,教训是深刻的。其中,建立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如何摆脱历史文化传统的束缚、如何处理好社会主义实践与本质的关系以及如何吸收、借鉴、改造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从中总结出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苏联前期,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社会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事业走向胜利的思想基础;苏共20大带来思想混乱,“停滞”时期。社会价值观虽然保持了稳定和连续。却失去了平衡与调控机能;苏联后期,领导者放弃社会主义价值观,执政党失去合法性,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苏联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说明.在当代中国,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多个共产主义政党同时共存,俄共面临严峻挑战;社会民主党的群众支持率低下,但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仍有较大影响;其他左翼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探索。各社会主义派别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和苏联剧变原因等问题存在多种不同看法。社会主义目前在俄国仍然是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力量和社会思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今后走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说明它是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科学理念和战略,把科学发展观同苏联发展模式、新自由主义发展观作了比较,论证了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处理当今中国面临的四大关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海红 《学理论》2011,(28):42-43
具有近70余年历史的社会主义超级大国苏联,在短短几年的政治剧变和独立浪潮中于1991年12月8日宣告解体,其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且复杂的,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失调无疑是其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精髓、价值取向、基本原则和内在机制几个方面对苏联解体进行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上半叶苏联社会主义思想、理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弥赛亚意识即其中之一。经由世界革命、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两度诱发,到两极对峙时期苏共最终形成了主动的弥赛亚意识。弥赛亚意识使苏共不能正确认识苏联社会主义的成就与不足,妨碍苏共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使苏共不能正确处理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仿效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借鉴和反思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嬗变启示我们,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坚定制度自信,坚持社会改革和完善不成熟的环节和方面,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6.
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根源,有利于自觉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历史根源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实践根源是苏联模式在中国合乎规律的发展,认识根源是对资本主义的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问题虽不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但由此引发的群众性的生态运动在某种程度上对苏联剧变解体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苏联党和政府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的分析总结,探讨其对中国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李瑞琴 《理论探索》2007,4(5):41-45
苏联剧变的根源,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过程中去探究,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探究,从苏联改革进程中去探究,从苏联剧变的过程中去探究。  相似文献   

19.
郭凤海 《理论探讨》2007,55(3):38-42
揭示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和最高理想。然而,受恩格斯影响,列宁在哲学上表现出的“自然哲学”倾向,使他在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与马克思存在差异,并对日后苏联哲学的面貌产生了深远影响。斯大林以政治权力和特定的哲学模式强势介入哲学领域,造成苏联哲学向否定自由从而否定自身演变的必然逻辑。苏联“解冻”时期领导人和哲学界挽救苏联哲学的努力,并未使其从旧框架中“突围”出来。而苏联哲学长期充任当政者“强迫自由”的政治工具,最终导致其曲终人散的历史命运,为后人看待哲学与自由的关系留下了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7,(1)
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而斯大林模式的弊病—僵化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则是其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的崩塌对社会主义国家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恶劣影响,因此我们需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