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始终是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面临的重大任务和现实课题。然而,目前国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的客体即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对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主体的结合则重视不够甚至忽略。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都是通过主体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而做好群众工作要求把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武器,实现真理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相结合.必须运用实际接受和与群众对象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真实感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始终,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群众,共同推动中国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内化于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环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大众"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环节有:通过调查研究使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实现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通过理论工作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通过传播使马克思主义普及化,实现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通过实践使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大众和大众"马克思主义化":通过概括提升使群众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实现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王敏 《学理论》2012,(17):13-14
新时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特点,面对这些新情况,中国共产党需要与时俱进地作出新的应对.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具有相似的元素,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借鉴党在群众工作中已经取得的宝贵经验,探索和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赋予全党、全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走进群众、深入群众,就要回答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就要不断探索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6.
惩治和预防腐败从本质上讲也是一场革命,它不仅是一场经济领域的革命,而且是一场政治领域和思想领域的革命,更是一场自我革命。党在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渠道,着力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合力,才能形成有效的权力监控机制,真正摆脱人亡政息的周期律。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命题的研究。当下的理论探索和实践都是以哲学主体性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展开的,这种片面的研究方法直接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种典型异化形态。要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异化形态向科学形态回归,就必须实现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主体间性转向。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诉求的体现,更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路径的指引。  相似文献   

8.
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的客体即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对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主体的结合则重视不够甚至忽略。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都是通过主体来进行的,中国社会的主体——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化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和成功的关键。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与民众相结合,即坚持大众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理论界必须认清的两个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问题。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创立具有中国特色新理论的过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中国化与大众化互为前提、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展现真理的光芒,就必须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对实践的指导,就必须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10)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乃是指导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科学理论。纵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历了"主—客"体认识论和灌输方法论的发展,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进入主体间性的认识论指导下的双向互动方法论实践阶段。当前主体间性认识论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双向互动传播能否顺利展开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1.
陈方刘 《理论视野》2010,(11):27-29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从正向不断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也要从逆向教育大众正确化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双向过程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会进一步认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也有利于找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陈燕秋 《学理论》2012,(19):34-35
我国的改革是一番全新的事业,没有经验可循,没有理论可参照,只能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把人民群众的创造作为改革重要的经验来源。有些人所持的改革只是领导干部的事情,与人民无关,把改革当做是少数精英的任务,忽视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决定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3.
葛勇义 《学理论》2010,(3):152-15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是在全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大学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主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方式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地包含着“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和“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两方面内容,“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群众”的难点在于如何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功能,在现实中用理论合理地、合乎逻辑地很好地说服群众,让群众对理论心悦诚服;“让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构建一种机制,让群众在这种机制下能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去审视、评判、检验、监督党和政府制定的政策及其施政行为,看实践有没有偏离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少数人理解掌握变成由大众理解接受的过程,其实质是理论武装大众的过程。在西蒙有限理性决策理论的视角中,大众接受一种理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决策过程,是决策者——人依据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做出的理性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但决策过程中的理性不是完全的,而是有限的,决策追求的不是最优,而是满意,因此,从外在强制到内在驱动的过程转化,无疑对于理解现实中的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i兑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建党90余年来,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不同时期中国的客观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坚持文化自信,要从人民的主体立场出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体的思想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出发点。文化自信要为了人民、要依靠人民,现实的人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自信了,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人民群众是文化自信的根本力量。  相似文献   

18.
孟颖 《学理论》2014,(3):223-224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鲜活的思想,是指导实践和生活的普遍规律和科学。让更多的人掌握和利用这一思想理论就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课堂教学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途径,通过对教学模式、教材内容以及隐性课堂功能的发挥,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尽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已成为当下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却普遍存在着脱离马克思主义和大众而谈论大众化的困境,这使得所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实践中的努力陷于口号化、标签化,不是始终无法动摇大众认知结构,就是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怎么都行的随意所指的符号。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关键就要在于通过重建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根本动摇大众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固有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让科学的理论被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投身改革建设的内在动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此,本刊推出“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特别策划,以进一步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和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以及如何按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