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文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首次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论作出的独创性贡献.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该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结合中国的实际,深入反思这些局限性,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2.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思想结晶。此理论问世后,中央努力在党内外展开宣传与诠释,使其为广大干部群众广泛接受、认可,对社会主义建设起到指导作用,但也曾长期遭到误读、误用。改革开放以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重新得到正确阐发、运用。党立足国情坚持在发展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实现相关理论的归正与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新背景,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有机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当中,完善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治理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传播、运用的历史进程,是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观点的深刻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深入推进的现实反映。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4)
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对认清形势、把握工作重点有拨云见日之功效,是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指南。以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为理论锚,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并善于好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正确处理实现中国梦实践中的矛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泽 《理论视野》2007,(3):F0002-F0002
2007年2月27日.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发表50周年。由中央党校哲学部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在中央党校隆重举行。来自中央党校、中共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30余人与会。会议围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其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5.
李捷 《理论视野》2007,(1):8-11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二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是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据此,作者从客观历史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比较深刻地阐述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曲折探索。  相似文献   

6.
李捷 《理论视野》2006,(6):22-25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二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是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据此,作者从客观历史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比较深刻地阐述了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曲折探索。  相似文献   

7.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提出了解决各类矛盾的方针、政策和具体方法,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带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近十年来,专家学者高度关注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集中在毛泽东社会公平思想、社会矛盾思想、医疗卫生思想、社会治理思想、民生思想等方面。未来进一步推动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研究,需要在扩展研究领域、创新研究视角、综合研究方法上发力。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本文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了新目标,确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基本特点、突出问题和深层原因;最后强调要提高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与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正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历程.在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正的经济基础,开启了法制推进社会主义公正的征程,推动了人民权利保障的实践,确立了按劳分配原则.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协调,公民权利保障举步维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挫折以及按劳分配的执行不彻底等因素阻碍了社会主义公正建设.因此,探究毛泽东社会主义公正思想将会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公正发展进程提供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历史渊源,毛泽东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建.他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构思与实践探索,探索的不足及原因,毛泽东主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民国乡村建设及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比较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对此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邢策 《学理论》2010,(1):112-1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客观需要出发,多次提出科学生产力思想,并付诸于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时至今日,科学生产力思想从继承到改进再到发展,依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深刻解析毛泽东发展生产力思想,追本溯源,再次深入学习,并提出了一些对于我国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启示,以作交流。  相似文献   

13.
陈方刘 《求知》2009,(5):43-44
自2008年以来.学术界的广大专家和学者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学术兴趣.紧密围绕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重点对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简称《正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毛泽东的价值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现将学术界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并初步形成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体系,即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轻重并举的工业化模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向外国学习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5.
蒋奕 《学理论》2014,(5):115-117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文称"两个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关于自身历史的阶段性的系统总结,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基本依据。在开展党性教育时,应当充分重视对这两个决议的学习研究,切实使党员从两个决议总结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着力提高党性修养。"两个央议"的历史意义在于: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纠正错误,分清是非;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号召掀起文化建设新高潮,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阐明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及方针,形成毛泽东文化思想,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做出历史性贡献,对当代和谐文化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红建 《学理论》2022,(10):49-52
讲政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延安时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自身建设的需要,是使命使然。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严肃党内生活;提高党的政治能力,实现了自我净化和自我修复。用历史观映照现实,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的相关探索为新时代继续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以坚定的战略自信和全面系统的战略思维引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他以高远的战略眼光擘画社会主义建设蓝图和目标,以深远的前瞻性谋划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和方略,以充分的战略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信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坚定的战略定力应对艰难险阻,以敏锐的战略思维辩证分析各种矛盾,解决各种问题,团结人民,凝聚人心,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动性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战略自信和高超的战略战术,维护了社会主义政权,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的实践逻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胜各种风险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为坚定四个自信提供了科学理论遵循。  相似文献   

19.
探索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毛泽东在共产党执政以后,致力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从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建设、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艰苦探索,取得重大成就,为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理论视野》2007,(7):63-64
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正确认识中国的经济实力,提倡和谐文化就是向传统文化回归吗?逾九成民众认为政府浪费现象比个人更严重,政治体制改革比经济改革更要谨慎,“黑砖窑事件”追问基层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