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范同寿 《当代贵州》2010,(20):61-61
诞生于19世纪20年代的贵州沙滩文化现象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目前,我们对沙滩文化现象的研究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将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
迪拜是怎样创造发展奇迹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它还是阿拉伯湾一个朴素的海滨小镇,到了90年代以后,迪拜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最令人惊艳的都市那就是迪拜了。  相似文献   

3.
甘肃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展开,全省各项社会宣传工作也随之发展。特别是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婚姻法》、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以及大跃进运动等方面的宣传,紧跟形势,精心安排部署,取得了一定成效和今天可资借鉴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5):21-22
文化强国战略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后的理性选择。日本近现代以来的国家战略分为三个阶段:军事立国战略(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立国战略(二战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和文化立国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5.
徐静 《当代贵州》2012,(17):26-27
20世纪80年代末,学者白南风、康晓光等人针对贵州守着金山没饭吃的窘境,提出了后来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富饶的贫困",从此贫困便成为贵州被关注的重心。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贵州的长期贫困而命名的"贵州现象"又被国情分析专家胡鞍钢提出,至此贫困似乎已经成为贵州的一个符号。但2010年以来,省委紧扣发展速度"慢"这个主要矛盾,高举发展、团结和奋斗的旗帜,确立了"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6.
记者:王教授,您好!十八大以来,我们的文化氛围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华文化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作为传统文化研究者,您有哪些深刻的感触?王学典: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化思潮的演变就已经开始了,国学开始慢慢复兴,传统文化也慢慢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十八大的召开,在文化建设上推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探索出一条科学合理、前景光明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利用和限制”、“改造和消灭资本主义”、“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和“使资本主义绝种”等四个阶段。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毛泽东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失误,亦有国际因素的影响,还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生产力落后这一基本国情相矛盾的思想根源。理清这些问题,会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可以说是毛泽东一生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一个缩影。"利用、限制";"利用、限制、改造";使"资本主义绝种";"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和破"资产阶级法权",把"资本主义残余都可以逐步搞掉",是毛泽东这一时期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演变历程。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内在逻辑有三个动因。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演变及其逻辑,对中国今天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仍有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政治意识形态的维度内,对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传媒叙事进行历史透视,考察不同历史时期传蝶进行意识形态叙事的表达姿态.传媒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既参与了对抗外族入侵的文化讨伐,又参与了民智启蒙、政党政治的舆论发动和国家政治的话语建构,直至20世纪90年代,传媒叙事的历史语态才发生新变化,即传媒叙事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逐渐式微,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开始取代政治意识形态,并且日益成为当代传媒新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峡,曾使毛泽东梦绕魂牵。长江三峡工程,也曾让毛泽东倾注一腔心血。但在他的一生中,仅在20世纪50年代,到过一次长江三峡。虽只此一次,却留下了一行行闪光的足迹。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中国的社会文化现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市场化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整个中国文化地图被改版和重绘。当代中国的文化形态呈现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复杂共生的局面。三种文化共存的格局,体现了重建中的文化领导权的包容性。同时,开放的文化环境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却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不仅有必要描述它,  相似文献   

12.
谭索 《党建》2009,(4):60-61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苏联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剧烈震荡和社会制度“天翻地覆”的年代。在苏联剧变过程中,叶利钦从原苏共中央的一名重要骨干演变成为自由化思潮、民主激进派政治势力和新生资本家的代表,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这些重要的独特的政治行为和效果,被称为“叶利钦现象”,该现象出现于苏联解体前后,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党员》2011,(1):12-16
每座国际大都市都要经历大项目时代。巴黎的大项目时代是20世纪50年代,芝加哥的大项目时代是20世纪60年代,上海的大项目时代是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陈嘉庚先生亲身投入福建的建设,他对于当年两条海堤的修建曾提出过重要的倡议。我当时曾在厦门工作,参与其事,这段历史是十分难忘的。陈嘉庚先生说英国修了一道长石堤把马来西亚与新加坡连起来,英国人能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主要针对中国周边国家及其他亚非拉国家,但很快就明确这一原则也适用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进而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互关系更应该建立在五项原则基础之上,使和平共处原则内涵日益丰富。但是,"一边倒"的冷战体制背景很快又促使了中共认识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改造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不能以改造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和失误来贬低其成就,更不能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京市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敏 《北京党史》2011,(4):59-60
北京市大气污染监测与治理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曾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与指示下,采取了消烟除尘、改造锅炉等措施,来治理大气污染。至20世纪80年代.进一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控制煤烟型污染、机动车排气污染、工业废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0世纪90年代至今。北京市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为保护大气环境进行着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18.
惠晶 《兵团党校学报》2013,(2):52-54,62
中国和巴基斯坦都是在二战后新兴独立的民族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在工业方面。文章通过对中巴两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经贸活动和合作的阐述,分析了两国当今战略合作关系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9.
刘云波  袁忠民  李斌 《湘潮》2010,(3):30-33
<正>"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曲旋律流畅、优美动听的《浏阳河》荡漾在祖国大江南北,陶醉了一代又一代人。《浏阳河》沸腾过千座山,激荡过万条河。它的创  相似文献   

20.
西江苗寨在长期实践摸索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开发模式,本文在理清旅游开发模式与文化保护、传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试图探寻西江苗寨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合理路径。一、西江苗寨旅游开发模式的历史演进西江苗寨的旅游开发肇始于20世纪80、90年代。初以苗寨居民的自发旅游接待为主,游玩者多为当地村民,一些从事民族文化、历史研究的学者也开始涉足西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