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去年纪念“五四”八十周年时,我写了一篇文章《老话不能不说,新话也不能不说》发表在《随笔》上。现在我想只用那篇文章题目的一半──“老话不能不说”再做一篇文章。这里所谓的“老话”就是贵刊名称《民主与科学》。要把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经过不懈地斗争请到我们国家来。而这八十年中德赛两先生在我国的状况如何呢?这是值得深思和讨论的问题。 我手边有一九一五年九月创刊,一九二二年休刊的九卷《新青年》。在创刊时陈独秀开宗名义六点:一曰“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曰“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曰“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也是反帝反封建运动,但五四运动的精神实质还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缺的就是民主与科学.现在五四运动快90年了,我认为我们当今缺的仍然是民主与科学.  相似文献   

3.
2006年夏,又一波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潮峰涌来了,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为找工作南北转战。东西奔走,各种悲喜故事又轮番上演。兴奋、懊丧、冲动、失落写满了年轻人的脸。就业的压力让临近毕业的“天之骄子”们喘不过气来。为了就业。有的学生甚至提出了“零工资就业”的口号。有的家庭甚至在思考“举一家之力、倾一家之产”去供养一个大学生是否合算?难道大学生真的多了吗? 与此同时,值得人们去关注、去思考的是:许多的中小企业正在为“用工荒”发愁。农村大量基层组织急需一大批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人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一边是为找工作发愁。一边却是“用工荒”,二者的脱节,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教育者。我们的家长及大学生们,难道不该好好地认真地去思索吗? 今特编发下文,鄂尔多斯市的做法,你认为是否有所启发呢?  相似文献   

4.
宇文正 《台声》2013,(9):59-60
幼年时我住的影剧六村有个公共厕所,后来看相声瓦舍“战国厕”的段子,拿咱们村子来消遣。他们已经藉“影剧六村”之名编了一系列眷村故事了,我笑说:“冯翊纲又在糟蹋我们村子了!”儿子追问:“你们眷村真的有公共厕所吗?”这等于坦白自己出生于如何古早的年代,我很不情愿地承认:还真的有,  相似文献   

5.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80年前我们前一辈人大声疾呼欢迎的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一直到今天仍离我们很远。从五四运动到现在,我们80年来不住地原地踏步”。这篇文章又特别是这段话引起了某些人的愤怒,于是在某刊(不想帮它做广告,故以某代之)登出了一篇声讨文章责问道:“我们还在原地踏步吗?”上纲上线,妙不可言。前几天两位老友来访,谈到这篇妙文,三人不禁哈哈大笑:何止原地踏步?仅就赛先生而言。今天看到12月20日的《科学时报》,其中有一则《当代中国十大伪科学代表作是哪些》,披露了相关的答案。这十本书,除了吹捧女巫张…  相似文献   

6.
祝愿《民主与科学》新年更上一层楼骆正《民主与科学》杂志是我一直关注的刊物。这个刊物的刊名就具有感召力,“德先生”、“赛先生”,既使读者对她寄予期望,又意味着她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显然,要办好这个刊物并不容易。1997年是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7.
香港回归已经一周年了。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也整整一年了。回想去年那个动人的夜晚,我目不转睛地面对着电视屏幕,凝视着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友,我们的威武雄壮之师如何进入香港。那面在这块土地上炫耀了一百五十年之久的米字旗如何在夜色里黯淡地徐徐落下,而我们的五星红旗又如何在军乐声中迎风飘扬。我周身的热血都在沸腾。那天夜晚,我之所以特别激动,是因为一位老战友的女儿早就告诉了我:“叔叔,你知道吗?这次进驻香港的,就是我们的老一团。红一团!”“真的吗?是我们那个老一团吗?”我问。“没错儿。是我爸爸和你呆过…  相似文献   

8.
刘瑜 《民主与法制》2011,(34):20-21
一个“小悦悦”,犀利地揭开了整个社会的道德伤疤。作为这个社会的成员,我们呼唤“见义勇为”、呼唤“救死扶伤”、呼唤正义和爱。可是,当我们见识了“彭宇”,读懂了“许云鹤”。接受了无数救人反被污蔑的事实之后,谁还敢“肆无忌惮”地伸出自己的双手?究竟怎样才能摆脱掉“做‘彭宇’还是做‘小悦悦’那18名旁观者”给我们带来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再论“德先生”、“赛先生”和“妈女士”──长治久安论、配套改革论、协调发展论王东(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德先生”指的是民主政治,“赛先生”指的是科学文化,而“妈女士”则指的是市场经济(取英义词“市场”market第一个音节的汉语谐音)。在中...  相似文献   

10.
周孟贤 《新东方》2000,(1):78-80
那年,我去了宁波“天一阁”,它让我惊叹又让我感奋,更让我沉思:它给一代一代人提供知识之氧气、文化之精气和历史之浩气;它给这个城市以厚重感、书卷气;它像一块活的绿地,每时每刻不动声色地向整个城市漫溢。多少年过去了,不才的我,自信那里还有我灼热的目光和“笃”在庭院的身影。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个具有悠久历史与古老文化的民族,我们能在世界彪柄的恐怕这一点最为过硬了。现在,我们不妨把目光从远古收回,投注在现实的土地上,想一想,我们在非常注重市场经济的同时,对“文化”关注了多少?几年后的巳卯初春,正是油菜花开…  相似文献   

11.
自上期文章《不要让受伤的总是你——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的再思考》发表后,陆续收到不少实战派读者和网友的反馈,其中既有企业的老板,也有HR从业人员。总结这些实战者的反馈和评价发现,大家都认同文章中对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定位的思考,但是,又都普遍怀有一种疑虑与困惑:“我们企业真的能做到这样吗?”“HR从业人员在企业的现实环境中真的应该或者真的能够这么去做吗?”“人力资源管理组合拳是不是只是一种理想?”  相似文献   

12.
八十功业科与教──为卢嘉锡主席回国工作50年而作李汉秋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前夕,“科教兴国”的战略正式确定了,卢嘉锡兴奋不己;好像战马听到鼓角,振鬣嘶鸣,奋蹄腾跃。是呀,在他80年的生涯里,从“科学救国”到“科教兴国”是贯穿着一根红线,如今,且让我们沿着...  相似文献   

13.
“我真的是一个领导者吗?” “我真的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吗?” “我真的是一个大家认可的领导者吗?” “我能给下一代领导者什么样的忠告呢?” 尝过做领导的辛酸滋味的人,一定都反复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相信每个领导者一定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独自留在没有开灯的漆黑的房间.看着窗外五彩斑斓的街景,苦思冥想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艰难抉择的一瞬间,不禁向幽暗的夜空抛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是父亲.这时候会怎么做?如果是我最尊敬的某某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06,(Z1)
1919年,中国人迎来了两位陌生人:德先生和赛先生,他们给未来中国带来的影响极其深远,最先为国人介绍这两位先生的是陈独秀。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既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新青年》明确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德先生和赛先生就是Democracy和Science,即民主与科学,这也正是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两大基本口号。围绕着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召…  相似文献   

15.
《上海支部生活》2008,(1):51-51
创业永远是诱人的话题。“我想创业,第一步该怎么做?”这是许多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大学生,迈出脚步前所思索的问题。为此,我们为起航的年轻人提前“把脉”,我们或采访企业家,或从企业家的文集中寻找答案,直言相告的坦诚,让我们急于将这些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第11期《世博党建启示录》给了我们很多联想和启发,“后世博”如何传承和光大世博会志愿者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与日常生活和城市精神紧密相连和有机融合,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去思索和实践的现实课题。志在,  相似文献   

17.
我一直没有参加过央视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但今年不同了,当我看到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先后三次放弃跳伞机会,最后光荣牺牲的英雄飞行员李剑英被推荐为感动中国候选人(2007年1月9日《郑州晚报》)的消息后,我决定为他投上一票,因为今日中国仍然需要英雄,也许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英雄!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他还就“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道德、经济和科学文化的辩证关系作了详尽的阐述。总书记的“人的全面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它对我们做教育工作的人们在对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认识上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和…  相似文献   

19.
如今,关于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及其理论的书籍越来越多,让青年人应接不暇,真有些“百家争鸣”的味道。现实中对“企业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理解:企业家是企业的所有者或最高经营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老板”。当下,如果是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如果是职业人,不满足现在公司,下一步要选择什么样类型的企业7面对当前中国食品业的乱像,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企业家来扭转“乾坤”?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企业、企业家?这类问题,足以令人窒息。我们可从企业家的境界来分析企业家和他所在的企业特点,同时也来帮助职业人与企业家理清思路。根据我的理解,企业家有如下四种境界。  相似文献   

20.
从字面上来说,我实在看不出“老板”二字有何特别之处。若来个歪解,我会直译它为“老实古板”。我曾看过一本书,名字叫《昕老板的就错了》。由此推论,我们是不是应该将“老板”打入冷宫,不把它当回事?倘若这样,我们就真的错了,因为任何一个团队,都需要一个核心的人物来带领和鼓励其成员,而这个人往往就是我们的顶头上司,谓之“老板”的人。然而,要是老板给了错误的指示,团队可能会满盘皆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