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国政治改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春意盎然的北京,鲜花盛开。1996年3月28日下午由中韩两国学者共同参加的韩国政治改革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1号会议室举行。此次会议是在韩国驻华使馆大力协助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相似文献   

2.
韩中经济研讨会的历史意义 由韩中两国的权威媒体韩国《朝鲜日报》和中国《人民日报》共同主办的此次韩中经济研讨会无论是从两国经济界人士的相互交流合作的层面上,还是着眼于韩中两国以及东北亚的未来,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盛会。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上午好!今年是韩国抗日爱国志士尹奉吉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为中韩两国人民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我们和韩国朋友合作举行这次“尹奉吉抗日义举与东北亚和平共存”国际学术研讨会。请允许我代表主办单位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对各位会议参加者表示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4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塞尔维亚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国际格局变化背景下的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来自中塞双方政府机构、智库、教育机构和媒体等50多人与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关系进行了研讨。一签署合作备忘录在此次研讨会召开前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率团(成员包括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5.
“韩国新政府执政100天”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7月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主办,韩国国政弘报处海外弘报院协办,有来自中韩两国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韩国研究中心理事长、《当代韩国》季刊主编汝信教授出席开幕式并首先作基调报告。大韩民国驻华公使张世昶代表韩方作基调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李薇副局长主持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6.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韩国言论财团理事长金容述等一行2人于2001年8月29日来访,江蓝生副院长会见了该代表团,并代表我院就共同组织研究项目和学术研讨会、互访与接待、互换资料等问题与该财团签署了双边协议。为了加强相互理解与合作,届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将与言论财团在共同组织学术研讨会方面,就有关预算、主题、活动地点以及参与者等方面的具体操作细节,由双方共同组成筹备委员会协商解决。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韩国言论财团将促进双方在职人员的交流,协助双方来  相似文献   

7.
《当代韩国》2013,(1):125-126
《当代韩国》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社团法人)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协办的学术期刊,1993年正式创刊,是全面研究和介绍韩国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情况的学术刊物,也是迄今中国国内出版的  相似文献   

8.
成泓 《当代韩国》2002,(4):92-9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韩国启明大学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韩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授予申一熙博士特邀教授仪式”于2002年10月21日~2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举行。来自中韩两国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主要围绕着“中国与韩国的地区研究:动态和问题”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王忍之出席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党组成员、  相似文献   

9.
文雨 《当代韩国》2001,(4):90-91
以“二十一世纪初对中韩文化交流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九次中韩论坛于10月9日至1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部长朱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韩国研究中心理事长汝信出席了此次论坛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计20余人参加了论坛;韩国方面,韩国文化观光部次馆尹迥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当代韩国》2014,(1):1-1
正《当代韩国》满心喜悦地迎来了20岁生日。20年来,作为中国唯一一本专门研究韩国的刊物,《当代韩国》已经发行了79期,完整地记录了中韩建交21年来学术研究的全貌,是中韩两国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为加强中韩学术和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庆祝《当代韩国》创刊20周年,2013年12月7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和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主办,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协办的"《当代韩国》创刊20周年,中韩人文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  相似文献   

11.
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与首尔国际论坛共同举办的首届"首尔-北京论坛"在韩国首尔举行,外交学会卢秋田会长率领代表团出席了会议.首尔国际论坛会长、韩国前外长韩广洲、外交学会会长卢秋田与中国驻韩国大使宁赋魁分别致开幕词,首尔国际论坛理事长、韩国前总理李洪九等韩国政要和学术界、经济界知名人士,外交学会副会长王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马振岗、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汝信、中国前驻韩国大使张庭延等40余人出席论坛.在友好、坦诚的气氛中,与会代表就朝核问题、中韩经济文化交流与东北亚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2.
王玉主 《当代亚太》2007,(11):63-64
2007年11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与日本国际经济交流财团共同主办的"亚洲贸易新时代"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秘书处、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国内的专家与会.  相似文献   

13.
《当代韩国》2011,(2):128
《当代韩国》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国内目前唯一定期出版的研究韩国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介绍和研究韩国以及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问题的文章,是我国国内了解和研究韩国及东亚的重要读物。《当代韩国》下设栏目主要有社会·经济展望、改革探索、历史与现状、文化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14.
《当代韩国》2011,(4):129
《当代韩国》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国内目前唯一定期出版的研究韩国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介绍和研究韩国以及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问题的文章,是我国国内了解和研究韩国及东亚的重要读物。《当代韩国》下设栏目主要有社会·经济展望、改革探索、历史与现状、文化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当代韩国》2012,(1):129
《当代韩国》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国内目前唯一定期出版的研究韩国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介绍和研究韩国以及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问题的文章,是我国国内了解和研究韩国及东亚的重  相似文献   

16.
《当代韩国》2011,(3):129
《当代韩国》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国内目前唯一定期出版的研究韩国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介绍和研究韩国以及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问题的文章,是我国国内了解和研究韩国及东亚的重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世纪第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新世纪东北亚局势研讨会”于2001年4月3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中韩两国的2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理事长、《当代韩国》季刊主编汝信教授致辞。他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朝鲜半岛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半岛长期对峙的局面由对抗转向合作,由南北对立到提出了统一的目标。南北首脑会谈以来,朝韩进人新的合作时期,充分表现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并有利于东北亚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稳定和繁荣。朝韩发展合作关系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中韩交流与合作学术讨论会1994年8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国研究中心举行“中韩交流与合作”学术会议。汝信副院长出席了会议;《韩国日报》社常务顾问权赫升、韩国乐天商社社长金雄世、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严永锡、韩国中央大学东北亚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9.
朴光海 《当代韩国》2016,(3):109-111
2016年6月28日,由韩国经济·人文社会研究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韩人文交流政策论坛在韩国首尔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人文、艺术与文化产业”.韩国经济人文社会研究会理事长安世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党委书记姜辉分别致开幕辞.韩国外交部和中国驻韩使馆官员分别代表两国外交部致辞.韩国的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院长李培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文洪分别做了主旨演讲.此后,中韩两国人文、艺术与文化领域的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传统艺术与人文学”“大众文化与创意产业”“中韩人文交流政策建议”三大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以中韩日为主的东北亚合作与交流事业,推进该地区各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于2004年11月4~5日在北京举办了"2004年东北亚合作与交流促进论坛".来自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商务部、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家旅游局、中国环境产业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以及东北亚相关国家学术界、经济界、政治界的5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参加了此次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