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余俊 《工友》2011,(6):54-55
铭记与难忘 一 1956年7月,我和来自国内各企业的60多人,从北京乘国际列车奔赴前苏联学习。 经过七天八夜的长途跋涉,我们来到景仰很久的莫斯科。在红场瞻仰列宁和斯大林墓的时候,正巧有很多的前苏联人在此排队等候。当他们知道我们是从中国来的,便主动将前面的位置让给我们,满脸是笑地说:“中国,朋友,不用排队。”  相似文献   

2.
邱刚 《农村青年》2007,(6):33-34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当年离家是同样的年龄。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那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想起这么多年来一个人走过的路,很坚定地拒绝了。我说,一个男孩子,如果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1日,我代表公司去北京领回了"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不仅是一份荣誉和肯定,更是一份责任和鞭策。农民工群体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力量和产值输出的主要群体。中建钢构华中大区现有农民工2500多人,其中制造厂1300多名,各施工项目1200多人。如何让这些农民工兄弟留  相似文献   

4.
以前的寸轨     
锦堂 《时代风采》2007,(5):32-32,33,34
云南曾经有一条铁路,人们习惯叫它寸轨。一般人习惯把米轨称为小火车。但真正的小火车,在寸轨上。比较熟悉火车的人,称米轨火车为“中火车”,开往北京的火车是“大火车”。我小时候没见过大火车,只听人说,大火车的车轮比一个大人还高。我和伙伴们就跑去厂房里,在机车上爬上爬下,  相似文献   

5.
《农村青年》2006,(5):48-48
我与我妻子1999年结婚后,我们一起到北京打工。2001年由于我妻子怀孕,她一人回到河北老家,直到2003年,我从来京打工的同乡那里得知,我妻子又另有新欢并与其同居。后来我通过我的朋友,录下了我妻子与他人同居的证据。请问:我如果拿着这份证据到法院起诉离婚,我能胜诉吗?法院将如何判决?  相似文献   

6.
《农村青年》2007,(1):43-43
我今年25岁,来北京打工已经五年了,城市繁华优美的环境深深吸引了我,我不想再回到农村去了。可妈妈却催着我赶快回家找对象结婚,因为在农村像我这么大的女孩,早就结婚有孩子了。我知道回去可能是人生必由之路,可回去就要重新过修理地球的苦日子,我又实在不甘心。在城里留下吧,婚姻也是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城里人谁愿意找个农村户口的女孩呢?我觉得生活太难了。去与留都是那样难以抉择。我天天处在这样的矛盾之中,好想找一个人听我诉说,可家乡的亲人不能说,怕他们担心我的处境;城里边的人又不能体会我的心情,只好压在自己的心里,我的心变得越来越沉了!时间久了,我感觉精神都要崩溃了,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一个城市是否富足,从美人比例可以看得出来。于我而言,一个地方美人是否多,是个眼睛生存环境的大问题。在北京,我目前眼睛所处环境堪忧,至少比几年前到北京的待遇要低了几个档次。北京的美人太少!头一个月,我的眼睛愤愤不平。在湖南的时候,我的眼睛被保养得很好,而北京美人就犹如空气里的水分一样稀少。很显然,我眼睛的待遇证明,北京美人流动规律违反了城市富足与美人成正比的真理。  相似文献   

8.
南方 《农村青年》2007,(2):26-28
“我哥叫楚海,我妈生下我以后,为了图省事,在我哥的名字后面加了一个‘妹’字。这就算我的名字了!” 楚海妹是四川广安人,毕业于广州一所师范学院。在经历了痛苦的“求职难”以后。她终于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 到2006年8月,楚海妹已经建成12个“基地”,长期服务的“客户”达100多人。虽然月入一万多元在广州不算多,但她认为自己干得“很有价值”。 楚海妹干了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胡又新 《工友》2009,(9):47-47
多沟通可减少纷争,多交流可拉近距离,是这个理儿吧!人与人之间如此,员工与企业行政之间不也这样吗!不过,别忘了后者可少不了我们工会呢。工会是什么?工会人都干些啥?为职工维权没有错,我觉得重要的是要为员工与企业行政之间搭建一个顺畅交流的平台,要寻找二者利益的契合点,双方理解多了,能将心比心,矛盾自然会少很多。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家停产5年的企业──黄石市丝绸厂的工会主席。停产时,全厂有职工846人,其中,在职职工685人,退休职1161人。除20个人留守之外,665名职工不得不下岗待业。那一年,我才35岁,便成了一名“留守工会主席”。工厂停产的第二天,我忍不住到车间里转了又转,心里全然是说不出的滋味,只想大哭一场。谁也没想到曾经在一起工作多年的兄弟姐妹一下子全都散了伙,再也看不到厂里劳动竞赛的动人场面了。谁也难以接受这样残酷的事实!可是,哭也好,伤心也好,事实已经无法改变,况且,我没有太多的时间伤心。那么多工人下岗了,党组织把我安…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只鹦鹉。 按门总经理的话说.我是一只聪明绝顶美仑美奂的神奇鸟儿。因为,我会仿人说话,学得惟妙惟肖,所有见过我模样听过我说话的大小人物.对我的色艺都赞不绝口。有一回,门总训斥一位小姐,就指着我说:瞧你那憨样.在领导面前话都不会说。我这只会说话的鹦鹉.比你强多了。  相似文献   

12.
笑与被笑     
网络上有个段子说:“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云南人就笑了;云南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江西人说他能吃辣;湖南人就笑了;湖南人说他美女多.四川人就笑了;四川人说他胆子大,东北人就笑了;东北人说他性子直。  相似文献   

13.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1,(1):45-45
是你的,我不要 早晨去工地上班,公交车超挤,人超多。第二站上来一个小美女,后边跟个男的,看上去他俩好像不认识,因为互相不说话。小美女的个子大概一米六二左右,而我一米八,基本上高她一头。她手拿那种纸杯装的豆浆,站在我面前。  相似文献   

14.
能够认识竹萱归结于我对苏州的独特情结。当年我只是内蒙古草原上一个骑着白马的少年,在我多情的梦幻中,能有一个钟灵毓秀的女孩和我策马奔腾,轻吟:“妾发初覆额,郎骑竹马来”。然而我错过了青梅竹马的幸运,却对一见钟情有了朦胧的幻想。北京申奥前夕,我独自一人跑步去了北京。我穿着支持北京申奥的背心,身无分文,穿越几省。我的行动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其中有一位巧克力公司的老板资助我在北京的一切费用,并邀请我到颐和园去游玩。第一次走出草原的我,惊羡于  相似文献   

15.
《时代风采》2014,(11):F0002-F0002
5月6日至12日,云南省总工会在北京中共中央党校举办工会领导干部培训班。省总工会领导,各州市工会领导,各产业集团及公司工会主席,省总机关部室领导共70多人参加学习。  相似文献   

16.
《工友》2009,(8):42-42
云南省麻粟坡县委原书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政局原局长赵仕永因受贿索贿400多万元、贪污50多万元,前不久被法院一审以受贿罪、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八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650万元。赵仕永说:“那些不给钱就不办事的人是‘暴力腐败’;像我这样,在为人办好事的情况下收点钱,是温和的,所以我说自己是一个温和腐败的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17.
晋东南 《工友》2013,(5):50-51
每一个作家都有一个根据地,莫言营造了山东高密,那么俞胜的根据地就是北京,这个北京不是北京人的北京,而是外乡人的北京。每一个作家都有一个出发点,巴金的《家》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经历。俞胜和我一样,虽然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深圳,但都是来自外乡的小镇青年。他的小说里必然浸透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抛洒了自己的泪和笑。  相似文献   

18.
年少时,我和父亲,很少沟通。他低头吸烟的时候多,与母亲和我们姐妹几个说话的时候少,大多的时候,喜欢一个人闷闷地坐在那里抽旱烟,板着脸想心事。那个时候.他虽然是我父亲,但我并不喜欢他。记得母亲曾对我说过,生我的时候,父亲曾因为我是一个丫头,坚持要将我扔掉。后来,在母亲的极力阻拦下,我被留了下来。但此后。父亲离家出走一个月,将母亲和我们姐妹四个扔在家里陷入了无助的境地。  相似文献   

19.
思悟 《工友》2009,(8):11-11
我工作的那家私企是一个家族企业,我的很多手下都是与老板沾亲带故的人,所以很多明明很简单的亨,处理的时候却总是让我感到头疼。一次,由于QC检测员阿楷的疏忽,把一批不合格产品包装了,好在那天我抽检时查了出来,才没有出厂造成更大的失误。按道理我应该记阿楷的过,但我知道他是老板的亲外甥,我怕得罪了他,最终还是放了他一马。可是这样一来,其他人都对我有意见了,我的工作越来越被动,被上司批评的次数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李雅青 《工友》2009,(5):30-30
在日本留学了三年,回国后我进了现在的公司。我们公司是一个合资企业,日资占60%,台资占40%,人员结构较复杂,管理层中多为日本人与台湾人,一线员工是本土人。我在资财部任部长助理兼日语翻译,资财部主要负责公司物资的采购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