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下半年,最高人民法院集中开展了一次委托执行积案的清理活动。在清理活动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委托执行案件长期得不到执行;一些法院对委托或者受托案件底数不清,管理混乱。究其原因,主要是委托执行制度不完善。为此,最高人民法院着手对委托执行的相关司法解释进行调研、修订,2011年5月3日  相似文献   

2.
付勇 《中国审判》2009,(9):98-98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通过对执行积案的调研发现,无财产可供执行是造成执行不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日积月累,给法院带来越来越沉重的执行积案包袱,极易引发信访问题,甚至引起社会公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误解和无端的批评,损害法院形象。针对这种情况,市南法院实行了“执行退出机制”,采用“三个结合”的原则,设立包括前置、审批和保障三部分的程序系统,对确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案件裁定终结执行,进而把执行力量有效地集中到具备执行条件的案件上来。  相似文献   

3.
热点聚集     
《江淮法治》2009,(22):4-4
最高法再次部署执行工作 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第11次视频会议日前举行。会议强调,各地要一鼓作气,善始善终,进一步加大清积力度,确保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结执行的质量,力争12月中旬完成清积任务。  相似文献   

4.
连日来,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法院在开展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中,加大对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执行力度,注重从情、理、法等方面开展执行工作,促使被执行人主动配合执行工作,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据统计,该院2007年12月31日前未结的执行积案共有666件,其中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有12件,标的额51.86万元。截至2008年12月26日,12件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已全部执结,其中通过和解方式执结的有8件,执行和解率达66.67%,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两级法院切实加大执行力度,注重综合治理,狠抓清理积案,努力破解执行难题,取得了案件执结率明显上升、执结标的额明显上升、当事人满意率明显上升、执行积案数明显下降的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6.
“执行难”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文安县人大常委会把有效监督法院破解“执行难”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针对执行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县人民法院对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高度重视,先后召开院党组会议和中层干部会议专题分析讨论,制定具体措施,常委会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监督,有效地推动了积案的执结,案件执结率明显上升,共执结各类执行积案713件,有力地破解了“执行难”。  相似文献   

7.
《人民司法》2012,(5):11-14
2010年以来,安徽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和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整个执行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1年,全省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65192件,正常期限内结案率达96.4%,实现对执行积案的有效防控;实际执行率达79.9%,执行标的到位率达79.8%,同比均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执行效果显著,大量执行案件实现案结事了;当事人自动履行率达到较高水平,全省法院民事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前自动履行的比例达到60%,跃升约15个百分点;法院、人大等多渠道统计的涉执行信访案件数量均大幅度减少,突出的地方降幅超过80%,且息访率全部在95%以上。全省124个中基层法院,2010年有65个法院被评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2011年有80个法院被评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  相似文献   

8.
执行中止,是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因出现致使执行工作无法继续进行的情况,法院依据法律或司法解释的规定裁定暂时停止执行程序。中止情形消失后,未完执行工作恢复进行。目前,执行案件中止率高、实际执结率低是社会各界对执行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虽然近年来法院组织了多次的积案清理,但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变。法院每年盘点执行工作时,对执行中止案件往往也  相似文献   

9.
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是执行领域长期以来的难题,近年来,法院系统通过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退出机制清理积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非所有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都可以通过该机制退出执行程序。虽然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并不存在严格的证明问题,但通过证据认定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以及通过调查发现无执行财产,是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关键。并且,可以通过探讨无财产可执行案件中的证据问题反思当前执行程序中的证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执行工作一直是法院工作的难点,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在山东省平度市人民法院,这一情况却已不再是困扰法院工作的难题。该院通过创新执行机制,探索出了以执行透明、案件挂牌、法官竞办、逾期执行易人等为主要内容的“阳光执行”机制,有效清理了多年的信访积案。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以来,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法院以破解"执行难"为中心,瞄准要害,重拳出击,创新执行机制,搭建联动平台,强化执行举措,整合执行资源,共清理执行积案2683件,执结标的额1.8亿元,实际到位率66.7%,罢息涉执信访案件51件,有效地保障了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为全椒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执行工作连续五年在全市法院年度考核中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下半年以来,为进一步巩固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成果,实现执行工作良性循环,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了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以期涌现一批"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基本执结、执结标的到位率大幅提高、涉执信访明显减少、执行工作长效机制良好运行"的先进法院。2011年初,针对大量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不良现象,最高人民法院又及时部署开展了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以有效维护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树立司法权威,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两项活动部署开展以来,各级法院高度重视、迅速行  相似文献   

13.
6月3日,广西召开全区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总结表彰大会。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说,自2008年11月中央部署在全国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以来,广西各级党委政法委和人民法院,抓好责任落实,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取得显著效果,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全区有财产和无财产案件结案率均达到99%以上,执结率在全国排名分别位居第2位和第5位;  相似文献   

14.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树立榜样,鼓舞士气,进一步推进执行工作持续深入开展,6月3日,全区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在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举行,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等81个单位被授予全区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先进集体称号,张军等81名同志获得全区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先进个人称号。  相似文献   

15.
刘英 《四川审判》2002,(1):30-31
近年来,通过全国法院解决“执行难”活动的深入开展,执行了一大批积案,执行工作被动局面有所缓解。但是,“执行难”仍然是困扰法院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执行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法院,“执行难”的现象更显得突出。巴中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所在地,属典型的老、边、穷地区。近年来,巴中市两级法院从实际出发,对解决“执行难”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绩,2000年全市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3289件,比上一年增加了4.25%,结案率达85.5%,2001年1至9月又执结案件1013件,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院案件执行救助制度的实践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案件执行救助制度的建立近期,对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检查验收的结果表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绝大部分地、市及县、区均有效开展了执行救助活动,并就建立执行救助基金下发了专门文件,宣告执行救助制度在全国  相似文献   

17.
郭瑞  江河 《法律适用》2013,(1):68-71
"执行难"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司法良性运作的顽疾。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探索出"债权凭证"、"终结本次执行"等路径解决"执行难"问题。这些路径因着眼于"结案"之目的,不仅没有最终解决问题,反而使"积案"越积越多,成为法院不堪重负之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中包括大量债务人为公司企业等商事主体的情况。在这些案件中,由于公司的经济活动范围远大于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苍山县人民法院以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为切入点,以争创无执行积案法院为目标,秉承“少讲执行难,多想怎么办”的工作理念,为缓解执行难,不断加强和完善执行工作,对执行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大促进了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李冰 《江淮法治》2009,(18):18-18
执行难,是一个长期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难题。参加工作以来,我承办了上千起执行案件,可是不久前那次宅基地纠纷案件却让我终身难忘,深刻体味到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精辟分析的人生三境界。  相似文献   

20.
广西宜州市人民法院经过对长期未结诉讼案件进行清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总结,案件管理办公室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诉讼案件审限预警防积案机制》,从早防范、重跟踪、严控制入手,努力构建积案预防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新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