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警察违法暴力心理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警察暴力一般是指具有警察身份的人实施的违法暴力行为。其原因较为复杂 :滥施暴力的警察一定有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或心理疾病存在 ;警察暴力与警察的职业背景有一定关系 ;警察的职业使他们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的阴暗面 ,经常面对的不良刺激很容易对警察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2.
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振华 《湖湘论坛》2005,18(4):87-89
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内外,施加于学校成员的能导致身体和心理伤害的行为,它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校外人员之间的暴力行为。造成校园暴力的原因既有主体原因,也有政府、家庭和社会等外部原因。防治校园暴力要调动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力量,运用多种手段,对其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暴力文化与暴力犯罪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暴力文化是反映暴力行为发生过程、后果及暴力行为规范的文化,属亚文化范畴,具有多样性、凶残性、欺骗性等特征,是诱发暴力犯罪的“加速器”。因为它能为暴力犯罪提供诱发氛围、价值取向、社会暗示和模仿范本等,所以,要控制暴力犯罪,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暴力文化泛滥,同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消解暴力文化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运》2013,(10):36-39
一、针对妇女的暴力概念理解 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首次对针对妇女的暴力进行了界定。针对妇女和女孩的暴力是一种基于性别的暴力,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发生在家庭中的暴力(国外的学者们对家庭暴力最常见的定义是发生在家庭成员如配偶、夫妻、同居伴侣等之间的暴力行为,造成其中一方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包括对亲密伴侣实施的暴力、早婚、强迫婚姻及强迫怀孕。2、发生在工作场所、教育机构、公共场所及其他机构的暴力,包括性骚扰、强奸、贩运妇女等。3、其他的暴力,包括名誉犯罪、残害女性生殖器、杀害女性和国家纵容的侵害妇女的暴力(如慰安妇等)行为,以及冲突局势中暴力侵害妇女行为等。  相似文献   

5.
媒介暴力的传播,对青少年模仿暴力行为和学习犯罪技能具有示范性;直接刺激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欲望并降低对暴力行为的抑制;容易异化扭曲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念并影响其性格塑造。对此,应加强大众传播媒介的法律法规建设;严控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空间;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建构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承且密切当代前沿发展的文化体系,为全体公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健康茁壮成长创造优质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政治     
《台声》2017,(9)
<正>蔡英文对台湾抗议民众表示"严办暴力"台湾抗议"年金改革"团体包围台湾立法机构,4月19日爆发冲突。台警方初步掌握,确认有16件推挤、攻击"立委"或县市长,毁损新闻SNG车,以及阻挡"监院"公务车案件,至少26人涉案,其中4人已被辨识出身份。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公开表示,谴责暴力行为,对抗议民众"严办暴力"。台湾《中国时报》评论指出,2014年,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说,要以怜悯心容忍抗争群众;2016年  相似文献   

7.
一、家庭暴力对未成年人的影响2006年夏天,联合国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报告内容是在世界范围内儿童所面对的暴力问题。该报告的一个方面着重讨论了发生在家庭内部的暴力行为及  相似文献   

8.
家庭暴力已经和正在成为文明国家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1993年联合国《禁止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中把对妇女生理和心理所造成的伤害的任何行为均定义为对妇女的暴力。免遭社会及家庭的暴力侵害,作为妇女一项基本人权在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制定的文件中再一次得到确认和重申。家庭暴力作为社会暴力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危害家庭,也同时危害着社会稳定的基础。日前,本刊记者就我省家庭暴力的现状及政府采取的防范措  相似文献   

9.
频繁出现网络暴力问题,并非因为相关法律的缺失或缺少匹配的法律资源,既有法律条款适用的强化,是遏制网络暴力的主要途径。已有的为数不多的经由法律途径解决的网络暴力案件,其责任类型主要是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追究极少。民事公益诉讼作为民事自诉的补充,在网络暴力行为追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民众抗议表达是现代民主政治社会的普遍现象,防治此种表达中的暴力行为则是政府治理的核心关切所在。示威抗议必须遵守和平义务,此即民众表达权利行使的内在界限。和平义务的核心内涵包括预防和禁止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为确保民众抗议表达和平进行,武器的禁止、暴力行为或暴力倾向行为的禁止以及对可能刺激或挑起暴力行为的限制或禁止,构成为法律规范集会游行示威的主要内容。参考借鉴这些法律规范,以建构一套确保民众和平有序表达集体诉求的制度管道,是我国法治建设中极重要且迫切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对妇女的暴力是指故意使用强制力或以强制力相威胁侵犯妇女人身权利,致使妇女身体、精神和性方面遭受伤害和痛苦的行为。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有来自社会上的,也有来自家庭内部的。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2.
网络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网络暴力,通过舆论等方式给受害者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并影响到其现实生活,有必要对其进行刑法规制。当前我国的刑法对有关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还存在覆盖的网络暴力行为不全面、入罪标准不合理、规定不明确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正>警体技术是公安干警根据职业性质和特点,在具有一副强健体魄的前提下,运用人体关节运动的基本原理,在执行对敌斗争任务中,采用合理的强制性手段,制服犯罪嫌疑人或限制犯罪嫌疑人进行暴力活动的专门性技术。它是警体教学的核心部分,是人民警察行使职权、预防和制止暴力行为、处理  相似文献   

14.
危及飞行安全犯罪主要有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和传递虚假信息危及飞行安全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核心要素在于暴力行为是否危及飞行安全,该罪的性质为准抽象危险犯,该罪的司法认定应当构建飞行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传递虚假信息危及飞行安全罪是公共危险犯且为抽象危险犯中的行为犯,我国刑法应当增设传递虚假信息危及飞行安全罪。  相似文献   

15.
抢劫罪与强奸罪的客观行为都是以实施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行为为必要,两者的手段行为存在着一致性、两罪客观行为达到的效果一致、两罪的客观行为都属于复合行为。但也存在暴力行为方面的区别,如暴力实施对象不同、程度不同;胁迫行为方面的区别,如胁迫内容不同、胁迫内容实施的时间不同;其他方法行为的区别,如强奸罪可以是被害女性自身陷入不知、不能的状态而被行为人所利用,而抢劫罪则必须是行为人故意为之使被害人达到不能、不知的状态;强制性手段与非强制性手段的区别,这主要针对奸淫幼女并不要求必须是实施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等行为,只要行为人明知其为幼女而与之发生性关系即可。  相似文献   

16.
暴力拆迁,以往多以居民住宅为对象,而今连学校也不放过。2006年7月25日新京报披露,伴随着一阵铲车的轰鸣,4台铲车推倒围墙,冲进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自奋希望学校,将校内10余间教室和宿舍铲倒,继而,随铲车同来的数十人与校内人员发生冲突。这哪里是在拆房子,分明是在摧毁“敌据点”。而沈阳东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更是气粗的可以,在亚泰花园二期建设用地拆迁过程中,居然雇人施加暴力,结果造成一人被殴打致死。  相似文献   

17.
曲静 《中国妇运》2007,(7):37-42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对妇女的暴力行为阻碍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的目标。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妨碍或抵消妇女享有她们的人权和基本自由。”这个报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家庭暴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家庭暴力的定义: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造成其中一方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所谓暴力行为,指的是会引起害怕,恐惧,不安全感,冲突等后果的行为。 (2)家庭暴力的类型: 家庭暴力从形式上来看,可分为: a.身体暴力: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操,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攻击等。 b.语言暴力: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言语,从而引起他人情绪难受的言语。 c.性暴力: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等。 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来看,可分为: a.虐待配偶:…  相似文献   

19.
家庭暴力──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严重危害性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79年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将家庭暴力视为对妇女的一种歧视行为。1993年联合国《禁止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把对妇女的暴力定为对妇女的生理、性和心理造成伤害的任何行为。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宣言》,重申免遭暴力侵害是妇女的一项基本人权。 应该承认,在我国家庭暴力问题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自北京世妇会后,社会各界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许多家庭暴力事件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联合国"妇女十年"背景下,一些国家的妇女运动使家庭暴力从"私的领域"浮出水面,日益受到各国关注。1979年,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一次在国际人权法中打破了使妇女不受到任何形式歧视的公私领域的界限。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对妇女的暴力问题成为国际社会优先关注的事项。1989年消歧委员会关于"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第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