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战结束以来,国大党渐趋陷入衰落、印人党由边缘走到中央,邦级政党异军突起并与超大型政党共享政治权力,印度政党格局由"三足鼎立"过渡到"两雄争锋"。同时,"悬浮议会"下联合政府成为政治常态;第三支政党力量式微并淡出政治舞台,以国大党和印人党为核心的两大政党联盟交替执政;国大党和印人党在推动经济改革和包容性增长方面已形成共识。未来,国大党短期内难以复起,印人党在政党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将持续存在,但其不会轻易改变联合政治的传统;国大党和印人党在国家建设、世俗主义等重大议题上的分歧将更为严重;邦级政党仍将与全国性大党在中央与地方层面共享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2.
主要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拉美一些国家的传统政党或衰落,或力量下降,一些新的政党和政治力量异军突起,许多国家的传统政党体系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传统政党制度的崩溃、政党制度的重建、国家权力机构之间的冲突,还是民众对现存政治体制的不满或政府面临的可治理性危机,都加剧了拉美国家政治的动荡,一些拉美国家的政治制度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6日,在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中,传统左翼"社会党"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cois Hollande)险胜卫冕总统、传统右翼"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尼古拉·萨科齐,①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七任总统,并于5月15日开始了他的五年任期。时隔17年后,爱丽舍宫再次迎来一位出身左翼的总统,法国政治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一、经验丰富的政坛老将弗朗索瓦·奥朗德,1954年8月12日出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地区小城鲁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共产党是迄今俄罗斯社会政治生活中最有影响的左翼反对派政党,它的兴衰、起伏贯穿了俄罗斯十年巨变的整个历史时期,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罗斯十年社会政治发展的现实.由被禁止活动到重新崛起、由体制外政党到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在它发展的极盛时期,俄共对现政权构成了最有力的挑战,而且几乎改变了俄罗斯社会的发展进程.然而,俄共自身的保守性与非建设性决定了它难以提出适应社会发展方向与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行动纲领,在与现政权的较量中其影响和作用逐渐衰弱.尤其是普京执政后,俄共受到了政权及议会"中右翼势力"的联合挤压,俄共也由党内不同派别的分化而走向了分裂,它的前途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法国需要重新定位与北约及美国的关系.萨科齐当选法国总统后不久便着手推动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鉴于萨科齐外交以"亲美"为基础,并将重返北约纳入法国最新的<国防与安全白皮书>中,与此同时美国对欧洲防务的立场也出现了调整,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有可能不久成为现实.在重返北约进程中,萨科齐不会放弃追逐法国的利益,法国的独立外交传统也不会被抛弃.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北欧民粹主义政党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诸多新变化:在政治舞台上,逐渐上升为各国主导政治力量;在政策纲领上,趋向温和,并重塑议题竞争空间;在组织形式上,借助网络等新媒体扩大影响,并实现跨国联合化。北欧民粹主义政党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需求侧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影响等因素,供给侧包括政党体制、民粹主义政党策略和领袖魅力等因素。北欧民粹主义政党的新变化将加剧北欧政党政治碎片化,推动北欧主流政党民粹化和民粹主义政党主流化,影响北欧国家传统自由民主政治和政府政策制定,冲击欧洲一体化进程。未来,北欧国家民粹主义发展前景仍存在一定变数。  相似文献   

7.
2001年3月28日,在普京就任总统以来第一次重大人事改组中,从未在军队和警界工作过的鲍里斯·格雷兹洛夫出人意料地被任命为内务部长.格雷兹洛夫是有"总统政权党"之称的团结党议会党团领导人,这是他此次当选的政治基础.这项任命因而具有更多的政治色彩.普京总统解释说,由一个议员团主席出任内务部长具有政治意义.这不失为进一步加强总统权力基础的举措.同时,<政党法>通过后,由议会第二大党领导人出任政府重要职务,这也与普京总统一贯倡导的依照政党原则组建政府的主张相符.  相似文献   

8.
近期,尼泊尔主要政治力量间的对立升级,威胁到联合政府的稳定.个人利益左右政党利益的政治传统、朝小野大的现实力量结构及少数族群政治活动的兴起,是尼政坛乱局的主要原因.展望未来,尼泊尔不至于再陷战火,但主要政治力量很难达成共识、同组政府,政局不稳的可能性增大,其制宪进程与和平进程很难如期完成.  相似文献   

9.
法国共产党是法国所有政党中最大和组织得最好的政党,也是法国最得人心的党,但也是在谋取政权方面最不走运的政党。改变这种状况是目前法国共产党最迫切的政治愿望。因此法国共产党带着强烈危机意识积极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法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适合法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创造性提出了"新共产主义"理论。"超越传统观念"、"超越马克思"、"超越资本主义"成为法共"新共产主义"理论的精髓和灵魂。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5月6日,在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中,传统左翼"社会党"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以51.05%的得票率险胜卫冕总统、传统右翼"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尼古拉·萨科齐,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七任总统。尘埃虽已落定,但大选过程中的一些"看点"却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政党制度及其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俄罗斯政党体制历经4个时期的演变,完成了由无序、混乱到有序、稳定的发展过程。然而,与西方国家传统的政党政治相比,俄罗斯的政党制度存在着明显缺陷:其一,政党的发育不足,缺乏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其二,政党的地位和作用受到限制。其三,政党与政权相脱节。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议会中首次出现了起主导作用的“政权党”。为进一步巩固“政权党”的地位,实现政党与政权、政党利益与政权利益的真正结合,普京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俄罗斯政党制度的措施,其核心内容是:政权可以利用行政手段,对威胁政权稳定的政党实行监督;在俄罗斯建立一个由几个大党组成的多党政体;在政权力量的作用下,促使“政权党”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执政党。但是,普京政党制度改革的结果,一方面固然有利于加强“政权党”的作用与政权对政党的控制,但另一方面也对执政党和现政权的优势地位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革命制度党是墨西哥乃至拉丁美洲的第一大政党,也是世界大党之一。革命制度党自1929年成立至2000年连续执政长达71年,成为拉美政坛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革命制度党执政期间,创造了"墨西哥奇迹":政治上,当拉美多数国家频繁出现军人独裁、政局动荡之时,墨西哥的文官政府一直保持着政局和社会的稳定;经济上,墨西哥持续30年实现年均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政党格局的新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京接任总统职务以来,俄罗斯的政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维持多年的"左派占优"局面已被打破,"中派占主导"局面基本形成.其具体特点是:"团结"党迅速崛起,成为中派势力的主流,在俄政坛占有一定优势;左翼力量明显下降,俄共策略有重大调整,内部矛盾加深,面临分裂危险;右翼势力继续低迷,企图实行新的联合,但前途困难很多.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党派的离合与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色列党派繁多,政党的合并(或联合)与分裂也十分频繁,是世界上党派变动较多的国家之一。以色列的大党都各有一部复杂的合并与分裂的历史。以色列议会的席位呈现分散化趋势,大党的优势在减弱,小党的作用在增强。大多数政党是犹太人的、世俗的、奉行锡安主义的,但是也有非犹太人的、宗教的、不奉行锡安主义的政党。在每一组政党内部,又存在许多的差别,甚至在一个党的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派别。人们只能根据各党的主要倾向或基本倾向对政治分野做一大致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法国的压力集团虽然没有美国、英国和德国活跃,但自其产生以来,在法国的政治生活中仍占据了一席之地,特别是与政府、媒体和政党之间建立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关系之后,其影响力和作用不断增强。目前,随着欧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法国许多“压力集团”或“利益集团”纷纷在布鲁塞尔安营扎寨,与其它成员国的压力集团一起向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等权力机构施加影响,以图左右欧盟未来政策的走向。 一、压力集团基本情况及行为模式 在法国旧制度(指1789年前的王朝)中,封建王朝禁止成立行会和行会管事会。1864年,法国民主化的发展使工会和行会运动有了合法身份,受薪者和公务员工会纷纷成立,成为最早出现的压力集团。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独立后,国内政治力量十分活跃,各派政治势力纷纷建立政党。政见的不同导致各党派相互倾轧,国内政治一片混乱。普京上台后,开始对国内政党进行整合,出台了《政党法》,并对不同政党采取不同策略,这使得各派政治力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左翼政党经多次分裂,最终势衰;中翼政权党在普京的支持下迅速崛起,成为杜马最大党团;右翼势力也随着普京对寡头的打击而再度衰败。  相似文献   

17.
政府制度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核心,它的基本原则是分权制衡。近代以来法国政府制度 更替频繁,最终通过1958 年宪法建立了半总统半议会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得以确立。在半总统 半议会制下,法国产生了“单翼统治”与“左右共治”交替出现的独特政治现象。半总统半议会制是 法国集权传统和民主传统的结合体,它在法国的创造性建立,在世界范围内打破了议会制和总统 制在政府制度领域两分天下的局面,成为不可忽视的“第三力量  相似文献   

18.
2016年的世界意外连连,特别是出现了英国公投脱欧、特朗普上台等重大事件.在此背景下,西方民粹主义力量士气大振,颇有星火燎原、趁乱上位之势.其中,法国老牌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尤其引人注目.但2017年5-6月法国接连举行的总统及国民议会选举并未飞出“黑天鹅”,却跑出一匹“黑马”:中间派独立候选人马克龙及其领导的共和国前进党①相继取胜,不仅为法国和欧盟注入稳定剂和强心针,也为一向以“左右政治”著称的法国带来“中间行”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9.
墨西哥政党政治的发展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历来拥有其他政党所无法比拟的政治优势。在它自1929年至今连续近60年执政期间,革命制度党始终保持这种大党的政治优势,形成了政党政治,并且保持了墨西哥政局的基本稳定,使它成为当今拉丁美洲和第三世界国家保持政治连续性和政局稳定的少数国家之一。近年来,在墨西哥的政治舞台上,国家行动党和墨西哥社会党等合法反对党,已经由一向无足轻重的角色,逐渐壮大,形成一支力量,并开始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墨西哥政党政治的形成及近年来的变化很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法国在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43年后重返,有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和其国内政治、军事需求的背景。法国重返北约,意在加强法美军事合作从而进一步增强法国军事实力,并藉以提高其对欧洲的话语权。因此,这也是法国外交实行重大调整的亮相。然而,法国独立外交理念和独立的核政策在未来的法美关系、法国同欧盟其他成员国关系以及美欧关系中如何不发生碰撞.还有待时间与历史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