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不仅表现出突发性、迅速性、复杂性及破坏性等特点,还呈现出跨部门、跨区域及跨领域的新趋势,亟须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府际协同治理。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府际协同治理研究,为府际协同治理实践提供了理论遵循。首先,剖析府际关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府际协同治理的内涵;其次,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最后,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应按照其从发生到衰退的不同生命周期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府际协同模式,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相应的协同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分析网络新技术、网络社会思潮、网上意见领袖、网上网下互动等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因素,找出政府应对各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症结所在;借助政治学、社会学及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网络权力的运行机制、网络集体行动的产生和维持机制以及议程管理设计等方面进行剖析,最终提出建构适应互联网执政环境的"科学治理观"。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社会矛盾激化凸显的转型期,突发公共事件的频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基于我国国情,政府一直是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主导力量。本文从府际合作治理的视角出发,分别从纵向与横向两大维度,分析现行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内系统应对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内系统治理结构,强化政府合作治理共识,健全协作治理机制,进而促进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内系统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的网络舆情演变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快速上升期、集中暴发期、平稳下降期和衰退波动期五个阶段,且具有快速上升期突发性裂变性强、集中暴发期热点更迭快、衰退期波动频繁等特点;网络舆情热度演变趋势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进展密切相关.基于此,提出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旨在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测与治理提供...  相似文献   

5.
网络社会的风险属性突出而复杂,是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重要变量,网络舆情是客观危机事件在网络上的反应,同时是网民对风险认知的自我表达,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感器”“建构场”“放大器”“情绪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需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兼顾治理工具性与价值性;完善多元共治的舆情风险治理机制,减少风险不确定性;同步推进舆情引导与风险化解工作,源头预防内生风险;培育网络社会共情与共识,促进理性风险建构。  相似文献   

6.
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关键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群体性事件,应该把视角从应对、管理进一步发展到治理。治理的主要任务不是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角色和定位,而是更加强调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中介组织、政府与民众等多元力量的互动、沟通与配合。论文从治理理念、理论指导、主要目的、方式方法等提出了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关键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网络谣言的治理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事件善后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成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软措施”。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演化机理分析,反思传统的单中心治理模式的困境,提出一核多元的协同治理模式,既强调纵向的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的核心作用,同时也重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在横向空间中的作用,呈现紧密联系的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8.
在群体性事件的网络传播过程中,网民作为传播主体,是信息生产、分配、交换的基础,也是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有关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策略,必须在结合信息网络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注重对事件主体结构特征的把握,从而在工具性与实体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互联网产业以及信息产业的不断创新,网络谣言的发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给网络谣言的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网络谣言几乎与群体性事件如影随形,贯穿于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对群体性事件爆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有效治理网络谣言,已经成为当前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新网络谣言治理机制,实现网络谣言的有效治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构建网络谣言治理机制,即建立健全以全面协调为特征的综合网络谣言治理机制、建立健全以谣言调控为核心的全程网络谣言治理机制和建立健全以法律规制为基础的长效网络谣言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互联网产业以及信息产业的不断创新,网络谣言的发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给网络谣言的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网络谣言几乎与群体性事件如影随形,贯穿于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对群体性事件爆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有效治理网络谣言,已经成为当前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新网络谣言治理机制,实现网络谣言的有效治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构建网络谣言治理机制,即建立健全以全面协调为特征的综合网络谣言治理机制、建立健全以谣言调控为核心的全程网络谣言治理机制和建立健全以法律规制为基础的长效网络谣言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负面网络涉警事件日益增多,呈现不确定性、虚拟性、炒作性、延伸性等特征,各级公安部门应汇聚各方力量,进行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成立专门队伍,引导网络涉警事件发展;搭建警民互动平台,依法合理处理诉求;探索措施,完善反馈评估制度;注重专项培训,提高警察素质;创新英模宣传机制,提升警察公共形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为人们交流信息、传播舆情带来极大便捷。每个网民的即时发声、自由表达对政治领域的渗透和影响越来越大,网络民主监督的作用也日益突显;然而,互联网也随之带来了诸如网络炒作、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被利用从而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入手,指出网络群体性事件对地方政府治理的挑战,并分析挑战的成因,最后提出地方政府治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危机,对个人乃至社会、国家都产生了巨大的现实影响。从利益视角出发梳理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机制,构建以利益为核心的调节机制,可以有效防止和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公共事件的频发对我国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认识和应对网络公共事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关注的重大课题。把握网络公共事件的特征,厘清网络公共事件的性质,是应对、处置和治理网络公共事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借助网络自身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巨大的特点,网络已成为群体性事件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新兴载体,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会超出政府及公安部门的管控范围,还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公安机关加强网上舆情引导,是新时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关键。公安机关必须树立网络舆论先行的意识,切实做到群体性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同步推进,尽快提高对群体性事件的驾驭能力,主动、迅速地抢占网络舆论制高点,快速抢占在群体性事件中的治理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发生初期,基于主体双方的互动分析构建群体性事件的现场治理机制是直接且有效的途径。群体性事件现场治理机制构建的关键在于重建群体性事件主体双方的信任结构,同时,对导火索事件和现场控制的重视以及引入第三方沟通平台也是现场治理机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根据网络集群事件的基本要素,可构建以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为外部环境,以参与者、信息传播活动和事件发展进程为维度的网络集群事件生成模型。参与者在网络集群事件中经历由个体体验、到群体围观、到形成共同信念、到淡化与转移等心理、行为变化过程。网络集群事件信息传播活动可分为“碎片化”传播、扩散化传播、聚集化传播和衰减化传播等阶段。网络集群事件存在由散点引爆、热点聚集、群体极化到事件终结的过程。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以及两者的融合、互动,则构成了网络集群事件的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18.
论涉警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媒体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媒体作为涉警公共危机事件的重要参与者,在危机事件处置中存在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公安机关与媒体是合作而非对抗的关系、限制而非控制的关系、被监督与监督的关系,应加强两者的协调与合作,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公安机关主要妥善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坚持良性互动原则,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坚持主导性原则,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导权;坚持信息公开原则,尊重公众知情权;遵循及时性原则,让真相走在谣言的前面。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视域中理性治理群体性事件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期正常的矛盾运动,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的一种常态和常规.当前群体性事件不但高发、频发,而且出现了非典型性群体性事件等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因此,必须开拓新思路,探索多元利益正当合法的诉求渠道和表达方式,力求在互动中走平等对话的理性治理之路.  相似文献   

20.
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舆情是群体性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特征有:流言广泛传播,难以实施有效控制;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信息交流呈现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网络舆情常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间接推动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为加强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应重视网络维稳信息的收集与研判;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络把关;建立网络舆情控制与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形成舆论强势;建立网络评论队伍,引导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