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东盟关系:新的启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同东盟政治安全合作不断深入,经贸合作蓬勃发展,人文社会领域合作成果显著。持续对话与深入合作,为双方积累了厚实的政治互信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和自贸区升级版为双方经贸融通注入新的活力;不断扩大的人文交往为双方筑起民心相通的桥梁。与此同时,东盟内部整合、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双速推进、域外大国的介入、南海问题的干扰,使中国—东盟合作面临复杂挑战。201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中国—东盟关系和双方务实合作站在历史新起点上。面对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双方应继续提升政治安全互信、切实加强战略对接、深化产能合作、助推次区域发展、丰富人文内涵,不断将中国—东盟合作做深走实。  相似文献   

2.
韩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安全合作源远流长,近年来双方的防务安全合作更加活跃和全面,合作层次和水平不断攀升与提高。“新亚洲构想”与韩国东盟战略的转向、东盟国家“不均衡”的防务安全诉求,以及美国“战略东移”的强力刺激与影响,这些是促动韩国与东盟不断推进和加强防务安全合作的重要背景及动因。在短期内,韩国与东盟防务安全合作关系会继续发展和有所提升,但是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不过,韩国与东盟不断致力于推进和深化防务安全合作,尤其是暗合美国的新亚太战略、不断施展大国平衡战略的做法,势必会进一步加剧东亚地区军备竞赛风险,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安定性,不利于该地区的长期稳定和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3.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中国与东盟开展数字经济合作正当其时。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东盟在数字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数字技术研发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厚成果。中国与东盟合作机制的活力,东盟自身发展需求的拉力以及东盟市场对中国的吸引力成为双方数字经济合作的重要动力。当前,双方的数字经济合作还面临着地区企业数字化水平不足、地区数据本地化不够、跨境物流与支付体系不健全、域外大国恶性竞争以及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等因素的挑战,需统筹应对。未来,在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的推动下,双方在数据安全保护与政策沟通协调、数字抗疫以及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合作将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大国关系缓和、各方支持以及保持战略自主性与平衡性为东盟中心地位的确立提供了重要外部条件。但当下美国推动实施"印太战略",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美日印澳"四边对话"等机制更多参与地区事务,这些均对东盟中心地位构成挑战。东盟推出《东盟印太展望》,试图通过概念、规则与合作领域等的重构,维护自身地区主导地位。但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缅甸政局变动和拜登政府继续加大对华战略竞争的影响,东盟努力的成效有限。中国-东盟对话伙伴关系30年的发展经验表明,支持东盟的中心地位对于中国妥处大国关系、推进区域合作以及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国应正面回应《东盟印太展望》,加强与东盟的战略对接,支持东盟在一些具体议题上发挥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东盟旅游合作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加强双方旅游合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双方旅游合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面对新形势,要在合作突破口、合作内容、合作环境等方面有新作为,才能有效加强双方旅游合作,从而推进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过去10年中,中国和东盟在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合作过程中,双方不断建构和拓展了共同利益,为双方关系的继续推进积累了经验。展望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推进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是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将会继续深化和推进。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的安全合作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起步,目前已经形成多层级的安全合作机制,安全合作涵盖多个领域,但这并不表明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合作已经臻于完善。实际上,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合作存在着安全合作实践性欠缺、双方安全合作预防能力不足、当前安全合作缺乏核心机制、双方的互信也有待加强等问题。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的安全合作在未来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中国与东盟要重点加强互信建设;建立中国与东盟安全合作的核心机制;促进中国与东盟携手维护南海安全;促进中国与东盟共同维护海上通道安全。  相似文献   

8.
推进中国与东盟加强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和基础。毗邻东盟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防灾减灾是中国与东盟共同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是推进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重要保障和重要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江瑞平 《和平与发展》2012,(1):51-55,70
中国一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年来,双方经贸迅猛增长,双向投资快速扩大,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这些成就对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对东盟经济发展与稳定以及对提升地区的国际经济地位,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未来,为增强应对区域和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能力,中国一东盟经贸关系还应在健全配套合作机制、均衡发展投资关系、积极推进货币金融合作、夯实重点合作项目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十届的近10年来,中国与东盟携手走过了包括文化交流合作在内双方合作的"黄金十年",回顾10年来双方文化合作交流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将有助于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未来"钻石十年"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多边外交是一种顺应后冷战时期蓬勃发展的全球化浪潮而兴起的外交形式.中国与东盟从1991年起开始多边外交往来.中国与东盟之所以要大力推进彼此间的多边外交,主要是因为双方面临着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发展经济、建立安全互信关系等共同任务.经过20年努力,中国与东盟间已建立起一个金字塔型的多边外交体系.借助这一体系,中国与东盟在多领域展开合作,而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也随之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国际关系2003年回顾与2004年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3年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总的特征 ,是东盟继续在大国间周旋 ,东盟巧妙地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利益纷争 ,在本地区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主导性的作用。中、美、日、印度等大国都在竭力地发展与东盟的关系 ,中国可能得分最高 ,美国也不甘落后 ,日本试图改变被动的局面 ,印度正在积极推动“向东看”的政策。在2003年 ,东盟的内部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 ,为了修复裂痕 ,有关国家做出了许多努力。一、中国—东盟关系 :进入新的阶段在2003年 ,中国—东盟关系又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双方关系从经济合作着手 ,进一步向政治、安全等领域拓展 ,尤其是在政治…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到访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为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双方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关系的增进提供了新理念、新指南,同时或可为南海问题和南海局势的发展带来新环境、新框架。中国不仅要持续推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和为双方在南海问题上展开互动营造更为良好的政治氛围,而且还应积极与东盟就南海议题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和正面应对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考虑,增强互动的实效性和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促使南海由争端的焦点变为中国—东盟合作关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国际战略环境中,东盟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与东盟关系正面临着美国"重返东南亚"和南海部分岛屿主权争端矛盾上升的两大考验。我国应高度重视对东盟关系的发展,继续坚持"与邻为伴、以邻为善"的周边外交方针,大力促进双方的全面合作、创新合作、务实合作、互利合作,不断深化双方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5.
区域间主义与"东盟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间主义是国际关系中一种新的现象,东盟通过积极倡导和推进与欧盟、中国、美国等区域集团或大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及东盟地区论坛、"东盟 3"、东亚峰会等跨区域的集体对话与合作,日益成为有利于国家的、以区域集团为活动单位的新的国际行为主体.东盟区域间主义以软安全导向、政府主导、"东盟方式"决策、奉行开放原则和不干预主义等特征,形成一种独特的"东盟模式".它通过大国平衡、集体认同强化、规范与制度建设等独特的区域效用,促进了东南亚区域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也推动了东亚及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双方在政治安全、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合作都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增进政治互信,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合作是中国与东盟互利友好关系发展中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建成。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中国与东盟的交流,推进包括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区域合作,促进中国东盟合作再上新台阶,很值得双方的重视和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安全合作的综合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伙伴关系启动20年来,双方安全问题日益综合化,表现出多领域、多层次互动的综合安全格局。这决定着中国—东盟安全合作呈现出综合化的发展,即以"伙伴关系"框架内"大多边"为制度中心、"小多边"和"双边"为内部支撑,以"区域"、"区域间"和"全球"等更大的多边为外部促进的多层次互动格局。这一合作也存在一些明显问题,最重要的是弱制度及其局限。由此,建构一种更具内聚性、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合作安全机制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9.
樊守政 《现代国际关系》2023,(3):133-148+152
中国—东盟伙伴关系启动32年来,随着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双方在反恐合作呈现多层次推进与综合化发展趋势,但也暴露出合作缺乏实质性、执行力度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面对持续动荡而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威胁充满新的变数,对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优先方向“区域综合经济”和“一带一路”落地项目安全构成威胁。中国—东盟反恐合作要实现突破性进展,有必要从区域主义、集体行动理论在安全合作中的创新性应用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探寻更有效的合作路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俄越防务合作发展迅速,规模和层次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在海军和空军领域尤其明显。俄越防务合作是俄罗斯重塑大国地位,实现国家复兴过程中,扩大政治影响,拓展安全空间,获取经济实利的重要战略手段,也是越南实施大国平衡外交,不断扩充国防力量,尤其为开发海洋经济提供安全保障的重要措施。尽管不断加强和深化防务合作关系是俄越两国的基本共识,但也面临着俄罗斯武器价格波动较大、越南的防务合作伙伴日趋多元化等现实问题。俄越防务合作关系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深化,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地区安全局势,加大东南亚乃至东亚地区军备竞赛的风险,不利于东盟集体安全机制的建立,对于和平解决南海问题也有消极作用,对中俄关系是一种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