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突发事故灾难的频发,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危害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突发事故灾难发生后,作为政府危机管理主要部门的公安机关如何对突发事故灾难进行应急处置,成为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突发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中,公安机关应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完善突发事故灾难事前防控、先期处置和事后处置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提升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故灾难的能力,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处置突发事故灾难的主力作用。  相似文献   

2.
质疑警察不作为的网络舆情日益增多,不利于警察形象维护。网民对警察不作为的指责往往是由于其对警察职责认知的偏差甚至情绪化的表达,缺乏理性的思考。以天价虾以及农妇追凶17年事件为案例导引,描述了我国警察不作为网络舆情的基本现状。指出公安机关在应对不作为网络舆情过程中存在舆情意识不强;缺乏对警察不作为网络舆情演变规律的把握与认知;公安机关内部、公安机关与其他机关之间联动应对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当从意识层面、规范层面和制度层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论危机具有突发性强、负面影响大、发生频率常态化等特点。当前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危机观念陈旧,处置手段落后;采取的应对措施短期化,缺乏前瞻性;应对机制不完善,处置体系不健全。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政府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并转变观念,在采取措施上需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此外,还应完善网络舆论危机应对机制和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情与警察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舆情,对当前警察和公安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关注网络舆情,就是关注民意、民生.通过建立健全警察对网络舆情的应对机制,引导舆论,可以提高公安机关在保障社会良性运行、控制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公共危机是一种形式多样、危害巨大的突发性事件,而如何有效地对公共危机进行协同治理,则成为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议题。文中借助协同治理理论,对上海外滩踩踏事故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梳理,并从危机意识、政府能力、构建协同治理网络和信息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建议,旨在对推进公共危机的协同治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与高校德育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计算机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享受网络给他们带来各种有益信息和资源的同时,其道德伦理方面受到的冲击与挑战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调研,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现状与成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当前高校德育应对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舆情打破了民众传统诉求的表达方式,成为现在民意社情反映的主要渠道。涉检网络舆情的存在与发展给当前检察机关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与考验。检察机关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涉检网络舆情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立足实际,积极应对,健全机制,科学处置,才能有效维护检察机关的社会公信力,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网络公共舆论监督的兴起与政府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公共舆论监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迅速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种舆论监督方式,并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它也给政府带来了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干预司法公正、危害公共安全等挑战。针对网络公共舆论监督的积极意义及其给政府带来的挑战,政府一方面要采取一些激励性的措施来保障公民的网络舆论监督的合法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公民的网络公共舆论监督,使其朝着合法、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涉检网络舆情研判能力,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涉检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重要性,重视检察机关自身建设;建立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在制度上形成规范,防范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网络反腐作为我国制度反腐的重要补充,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举足轻重。近年来,随着公民权利和参与意识的觉醒,网络反腐舆情逐渐成为一颗"隐形炸弹"。科学应对网络反腐舆情、引导社会舆论,对检验政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本文以政府为主体,讨论了政府应对网络反腐舆情和远离"塔西佗陷阱"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文章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政府在网络反腐舆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深化舆情认知、转变政府工作方式、强化系统分工和优化聘任与问责等举措对重塑政府形象、增强政府公信力、远离"塔西佗陷阱"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剧了群众的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县域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低关注度与日益增加的群体性事件数量形成鲜明对比。甘肃永昌"12·30"事件就可以看出我国县域群体性事件发生、爆发以及善后过程。应结合县域城市特点,从县域群体性事件的萌芽、酝酿、爆发以及善后四个阶段构建我国县域政府的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体的崛起解构了传统媒体的中心地位。与此同时,舆论导向结构开始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式转型。网络黑社会作为网络公关的异化,不断利用沉默的螺旋效应,营造意见环境,扰乱舆论走向,继而攫取非法利益。实践中,应从背后的传播学规律着眼,厘清网络黑社会运作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刑法规制。同时还应基于沉默的螺旋效应,积极构建针对网络黑社会的防控、治理、应对体系,斩断网络黑社会的利益链条,实现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媒体的崛起解构了传统媒体的中心地位。与此同时,舆论导向结构开始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式转型。网络黑社会作为网络公关的异化,不断利用沉默的螺旋效应,营造意见环境,扰乱舆论走向,继而攫取非法利益。实践中,应从背后的传播学规律着眼,厘清网络黑社会运作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刑法规制。同时还应基于沉默的螺旋效应,积极构建针对网络黑社会的防控、治理、应对体系,斩断网络黑社会的利益链条,实现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情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要求。愈益发达的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网络舆情的传播机理和网民的参与方式,也改变着网络舆情的治理逻辑。全媒体场域下,网民人数日益增多,诱发网络舆情的概率更高、处置难度更大,对党和政府应对处置网络舆情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基于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建议秉持协同治理理念,从“人民立场+责任担当、政府主导+多元治理、理论学习+实操训练、细化预案+法定程序、人才培养+营造氛围”等方面全方位求解网络舆情处置之策。  相似文献   

16.
“协同”机制的构建与有效运作是协同创新的核心要义之一.在“2011计划”的运作过程中,高校协同创新机构作为既有体制下的组织形态与治理“特区”,依然受制于既有体制的种种壁垒,“组织—治理”很多情形下出于“空转”而缺乏实质性的管控,协同创新机构没有成为引领合作的先导,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各机构的功利附属.高校协同创新机构的管理创新依然远落后于科研创新的步伐,“低协同度”成为阻碍实质科研创新的突出问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既不同于以“权力—命令”为链条的科层组织,也有别于以“契约—交易”为纽带的市场组织,其组织形态应该是一种比科层组织更灵活,比市场组织更有效的网络组织,因此有必要将其产生的协同度问题置于“组织—治理”的视角下结合网络组织及其治理相关理论加以重新审视.高校协同创新机构协同度的提升要通过以重大科研成果产出、体制机制协同绩效生成等为目标,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才能得以实现.通过文化协同、组织协同、战略协同的具体路径,希望有效改变高校协同创新机构“逻辑实体、物理虚体”的状态,推进协同创新的组织形态和治理结构“脱虚向实”,实现整体协同效率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我国涉警网络意见力量的真正形成始于2003年。以孙志刚案为典型代表,2003年是涉警网络舆论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年,有人也将2003年称作是涉警网络舆论年。从2003年的萌发,到2005年的发展,再到2008年开始的爆发,一直到2011年势态渐趋平稳,涉警网络舆论也完成了从肇始发端到喷薄泉涌再到平缓稳定的发展历程。在涉警网络舆论应对中,要积极打造公安微博平台,积极推出意见领袖,积极吸引青年网民的关注,做好涉警网络舆论导控。  相似文献   

18.
应急文化是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育和发展对提高公众应急能力,提升新时代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实现总体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双螺旋模型为理论基础,强调安全在应急文化中的重要价值,基于生物DNA双螺旋与应急文化在常态和非常态交互螺旋递升的相似性逻辑,分别从模型组成要素、运行机理分析“常态-安全”与“非常态-应急”视角下的应急文化主轴自旋、单链自旋、双链内聚耦合螺旋的运行模式,进而构建应急文化双螺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安全教育+应急科普为轴心,以“常态-安全”的安全意识螺旋重塑、“非常态-应急”的感知推演为单链,以“双态”内聚耦合的防救结合的应急文化建设为路径。  相似文献   

19.
深刻认识网络环境舆论的复杂多样性,全面把握网民参与和表达的特征规律,多角度认识网络舆情这一事物,着力构建供电企业健康和谐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电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共同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问题。《东盟灾害管理与紧急应对协议》作为东南亚地区有关应对自然灾害的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是世界上同种类灾害联合应对协议的开篇之作,这个协议约束东盟国家团结应对、共同减少灾害风险,并加强了他们防灾和应对灾害的能力,并加强了同联合国及其他合作组织的伙伴关系。这是国际社会自然灾害应急法制化的一个范本,其积极意义和不足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