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于学强 《理论探讨》2012,(2):133-135
结合干部选拔工作实际,规避干部选拔工作中的腐败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革新传统思维是规避干部选拔工作中腐败的前提;制定科学标准是规避干部选拔工作中腐败的基础;创新选拔方法是规避干部选拔工作中腐败的关键;加强监督考核是规避干部选拔工作中腐败的保障;强化权力制约是规避干部选拔工作中腐败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这对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高选人用人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切实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规范、便利、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检查评价体系,这既是有效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监督检查办法》)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干部任用条例》得到深入贯彻执行的现实需要,更是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干部监督工作中,加强信息沟通交流,是完善干部监督机制,形成干部监督合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着重把握干部监督工作的特性,切实加强干部监督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有效地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是正确选拔使用干部,帮助干部防腐拒变、促进干部健康成长、保持干部队伍纯洁性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加强干部监督信息工作又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务必高度重视、并把它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工作抓紧抓好。那么,如何加强干部监督信息工作呢?结合我们的体会,谈以下四点认识。一、干部监督信息工作的范围和内容1、关于执行《党政领导十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关于坚决防上和纠正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不正之风的通知》的信息,包括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选拔任用干部…  相似文献   

5.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对于促进和保障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影响干部选任监督效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缺乏监督其识。  相似文献   

6.
选贤任能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组织保证,是提高执政能力的政治基础。对执政党而言,干部选拔任用既是一个选人用人的工作流程,更是一个执政权力的行使过程。如果权力不受制约,必将导致腐败。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干部任用条例》颁布以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但在少数地方、少数单位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发展的需要和广大群众的要求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影响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7.
干部“带病提拔”现象的产生,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干部提拔前已“染病”。二是在“染病”的前提下,组织上失察失误。因此,防止干部“带病提拔”,首要的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干部不愿、不能、不敢违法违纪,保持整个干部队伍的纯洁性,这是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釜底抽薪”之策。同时必须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人手,把监督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识人不准、用人不当、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近年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机制,着力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干部工作某些环节在少数单位依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贯彻《干部任用条例》不够规范,选拔任用监督不力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组织人事部门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干部选拔任用、重大经济决策、机构编制管理,是领导干部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南通市把有效防止和纠正用人、用财、用编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创新监督手段,整合监督力量,联动实施用人责任审查、经济责任审计、编制责任审核,探索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三联审”监督新机制,打出了干部监督的“组合拳”,明显地增强了干部监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监督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的情况下,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如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机制,切实做到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高效、严密、立体的监督,是我们必须要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监督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环节,也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的情况下,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2.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化建设,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有效途径,是强化干部监督工作的有力措施,是匡正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枣阳市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力度,构建阳光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阳光操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 ,是“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重要环节 ,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 ,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 :一是要强化监督意识 ;二是要改进监督方法 ;三是要健全监督制度 ;四是要完善监督网络 ;五是要把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监督落到实处 ,达到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的良性循环。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 ,“积极营造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近年来,连云港市立足超前防范和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拓宽干部监督渠道,延伸干部监督触角’,前移干部监督关口,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变事后惩戒为超前预警,从制度上改变监督工作信息渠道狭窄、管理力量分散、监督措施滞后的局面,为科学选人、合理用人,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职把好前沿关口,有效提升了干部监督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增强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今年,宿迁市在所辖的三县两区探索实施了县(区)委常委会定期向全委会报告干部工作,并接受委员质询评议的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干部考察工作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干部选拔任用的质量。温州市平阳县从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入手,探索构建以“主体专业化、范围立体化、内容具体化、方法科学化、监督全程化”为主要内容的干部考察工作新机制,不断提升干部考察水平,有效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为今年的县乡两级集中换届选举做好了工作准备。  相似文献   

17.
程序问题,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但对程序的监督,特别是对干部选任程序的监督问题,仍然是目前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需要引起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一)近些年来,我们党十分注重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化,并且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对选拔任用干部的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1995年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程序化上升了一个质的飞跃。越是程序,越要有严格的监督,才能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在《条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对这方面工作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往监…  相似文献   

18.
干部考察是了解干部情况的重要途径,是选拔任用干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加强干部监督的重要手段。兰州市红古区从2002年开始,在干部考察中推行上级评荐下级、平级互评互荐、下级评荐上级的“三评三荐”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干部考察方法是对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提高干部选任工作水平的有益探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央出台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是同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行坚决战斗的锐利武器,是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作为承担选贤任能重要职能的组织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严格遵照执行四项监督制度,更加科学地约束选人用人权力,有效地监督选人用人行为,规范地做好选人用人工作,努力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20.
干部任前监督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重要环节 ,是选拔高素质干部的第一道“关口”和“闸门”,是一项基础性、超前性工作 ,既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 ,也是难点。新时期组织部门如何与时俱进 ,超前研究 ,建立选拔任用干部任前监督体系 ,是十分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一、任前监督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