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子兵法》与人才群体的管理梅汝莉我国古代典籍《孙子兵法》一书为"兵经"之首,记载了先人的智慧与谋略。近世以来."《孙子》热"在世界悄然兴起.不仅兵家取其微言大义.而且商家亦奉之为圭臬,不断从中发掘宝藏。从人才管理角度来看.《孙子兵法》提供的思想也是...  相似文献   

2.
由牛欣芳任主编,王子平为执行主编的《国际商战谋略》是国际商战谋略智慧的集大成之作。它既有系统现代的理论概括,又有丰富实用的知识介绍,并且汇集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实例,为人们在激烈的商战中获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老子《道德经》中的营销谋略比比皆是。从中可以学习现代商务策划体系中五大领域“战略——生态——融资——管理——营销”的智慧。  相似文献   

4.
马亚雄 《世纪桥》2012,(23):130-131
摘要:以法术势结合为特质的韩非子制度化管理,其思想、理念、模式和方法具有理性的现实主义品格,体现出卓越的管理智慧。韩非子的制度化管理在管理制度的常变辩证关系、管理与人性、制度化管理中的控制管理以及管理者的影响力等方面均含有智慧性的真知灼见,对于现代管理极富智慧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周海炜 《理论学刊》2007,(2):113-114
传统军事谋略尽管难以用现有的知识体系来划分,但其知识特征却与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知识特征是一致的。如果将传统军事谋略运用到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之中并形成一定的战略思想创新,就需要对传统军事谋略的管理知识特征加以分析。对待中国传统军事谋略思想并不仅仅需要一些思想内容的整理和分析,还必须关注“何以可能”这样的问题,否则只能长期处于经验化状态。辨别传统军事谋略思想的管理文化特征将有助于我们在战略管理之中应对东西方的管理思想之间以及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之间存在的障碍与冲突。  相似文献   

6.
老子《道德经》中的营销谋略比比皆是,从中可以学习现代商务策划体系中五大领域"战略——生态——融资——管理——营销"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尽人之智──成功的用人之道杨海,张中莉韩非子在《八经》中曾云:"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意思是说,只会用自己力量的人,是下等君子,能用别人力量的人,是普通君子,而善于激发部下智慧的人,才算得上高明君子。韩非子的用人哲学对现代的人事...  相似文献   

8.
“奉”,《辞海》解释为“捧”,“进献”。《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历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奉献是无私的给予.是真诚的付出。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奉献: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也是奉献。奉献是一种精神境界和行为晶表、  相似文献   

9.
一、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才谋略的提出现代企业的管理活动,一是对人的活动的管理,二是对物的活动的管理,而对物的活动的管理也离不开对人的活动的管理。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对人的活动的管理是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而对人的活动管理中尤其重要的,决定现...  相似文献   

10.
正韩非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子》是韩非的著作总集。全书由55篇独立的论文集辑而成,大都出自韩非之手。除个别文章外,《韩非子》的各篇之名均表示该篇主旨。另外,关于这本书的创作由来,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可见该书不仅是韩非在逆境中不屈精神的象征,还饱含着他大量的心血与智慧。《韩非子》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他认为"法""势""术"是治理国家最重要  相似文献   

11.
神机粟裕     
开国第一大将粟裕的军旅人生波澜壮阔,军事斗争实践丰富多彩,而军事谋略艺术也极其精湛,其精髓多与《孙子兵法》意合。粟裕大将之所以具有高超的军事谋略,很重要的一条是他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借鉴古兵法。当年和他一起工作的人都记得:“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大堆书,多数是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著作,还有《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12.
艺术品质押融资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保障。自从美国著名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纳于1951年发表《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发展》一文以来,公共政策作为政治科学中一个新的边缘性领域,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共行政学界的研究中。公共政策作为政府的策略,是政府为实现公共职能和有效治理而采取的各种对策,是一系列谋略、措施、条例、法令的总称。现代国家的治理,主要仰赖政策与法律。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已经成为公认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典籍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存在不少争议。一些人把《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归结为谋略,这是片面的。《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表现在五个方面:对国家统一的强烈向往;对政治人物的评判选择;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中华智慧的多彩展现;对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与其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不如说它是一部智慧之书。《三国演义》展现的中华智慧,大致可以分解为政治智慧、军事智慧、科技智慧、人生智慧。其政治智慧突出表现为六点:善于把握天下大势,总揽全局,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善于协调君臣同僚,和衷共济;善于治理,造福一方;善处得失,知所进退;善于识才,后继有人;高风亮节,遗爱千秋。《三国演义》中的政治智慧,犹如一座宝库,值得人们进一步发掘,为后人提供深刻的借鉴和无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刘伯承用兵打仗讲究谋略。人们尊称他为“谋帅”。1942年12月,在庆祝刘伯承50诞辰时,新四军代军长陈毅赋诗《祝刘伯承将军50寿辰》,其中有“论兵新孙吴”一句.称道他是当代的孙武、吴起。这句诗也是党内、军内对刘伯承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张阳  何似龙 《理论学刊》2004,(12):69-72
怎样改造中国传统管理谋略使之能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管理 ,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管理谋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也不可能伴随封建文明的没落而消失 ,其作为一把双刃剑 ,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着当代的管理实践。而对传统管理谋略的探析 ,应特别重视探究对“收心、服人、王天下”的改造 ,“抱法、处势、守术”的替代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的诠释与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行政学说源远流长,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沿革与发展,有史可寻,亦有经典可读,更有大智可取.新时代公共管理知识体系的反思与重建,需要吸收我国本土成长起来的行政思想,以更智慧、更有成效地解决中国公共管理问题.以愚之见,中国人写的中国古代行政学说史,主要体现在"十通""四书"《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18部书...  相似文献   

17.
一位古人的不平李志远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在下是那个既卖矛又卖盾、既夸矛又夸盾、自相矛盾的古人。自从《韩非子·难势》的问世,关于我“自相矛盾”的事便传遍天下,以至成了人们的笑柄和抨击的靶子。实事求是说,错就错了,只要后人能由此取得教训,我便由衷高兴,所以...  相似文献   

18.
一、行政决策的涵义与类型《韩非子·孤愤》中有"智者决策于愚人",韩信提出过有名的"决策向东,争权天下"的思想。但是作为一门学术术语首先由美国学者提出。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程序就是全部的管理过程,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我国行政学界认为,行政决策是指掌管国家行政权力的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目标,履行行政职能,而制定与选择行政方案,作出决定的过程。这一涵义更侧重从  相似文献   

19.
“变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变通”一词的使用频率日益增多。《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变通”是指根据不同情况,作非原则性的变动。《辞海》说:“变通”是灵活运用,不拘常规。“非原则性的变...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20,(7)
正【原文】"法与时转则治。"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经济社会生活中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变化,民法典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2020年第12期发表的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出处】出自《韩非子·心度》原文:法与时转则治,法与世宜则有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