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的最基本内容是全面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以下简称特色理论),这个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有着怎样的联系?能否割裂开来?能否互相代替?应如何对待这个理论?显然,弄清这些问题,对完整准确掌握特色理论的精神实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特色理论同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部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邓小平同志关  相似文献   

2.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坚持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第一次革命中,领导中国人民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则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以毛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它主要是从民主革命时期的经验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同时也包括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验的正确的理论概括。它的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过去没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条件。怎样看待这些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利用这些新条件?这就要适应新的需要,提出新观点、新办法、新政策,走出一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大家熟知的.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所作的探索和贡献也是巨大的.对此,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这一论述,清楚地告诉我们,经过改革开放的不断实践、总结和完善而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乃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物,是对毛泽东开创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了哪些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及怎样进行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门在历史和科学的前进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是开放的思想体系。它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创造性,在于不断分析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夺取政权以后,怎样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光辉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毛泽东思想担负的历史使命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毕剑横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孤立发展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它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毛泽在思想这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继承;它又是在新的时代条件...  相似文献   

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龙顺林,刘烈蓉人类社会任何文明思想理论的产生,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既是对以前认识的继承,又是总结新的实践经验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认识的发展性与阶段性的统一。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定义,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指导我国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腾飞世界的灯塔,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新创造的丰碑。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本来是19世纪产生于西欧,预期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首先在西欧实现。可是,到20世纪,由于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社会主义却首先在资本主义欠发达的俄国胜利。苏联率先实现社会主义固然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但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又有教条式照搬科学社会主义和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之处。在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遭到挫折和失败之后,唯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巍然屹立而…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不仅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一切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党的第二代、第三代和新一届领导集体在探索的实践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形成的.填补了马克思设想所留下的空白。分析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贡献.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前线》1994,(10)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灵魂。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最基本的方面和最高的层次上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注入新的原创性内容,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全面分析当今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创造性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明确提出共产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源和逻辑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当代现实体现和实践形态,科学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战略安排,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5.
龚云 《前线》2017,(11):105-1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它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的任何主义,最终发展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6.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同志从社会实践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命题出发,全面、系统地阐明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对批判当时党内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主观主义思想,确立党的科学的思想路线,为中国革命取得最后胜利都起了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成为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著作.邓小平同志则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继承、发展了《实践论》中的核心思想,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7.
张骐 《理论学刊》2006,1(6):15-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有生机活力、有社会公平、有和睦人际关系、有团结稳定秩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对创立这个理论的历史性重大贡献,号召全党认真学习和把握.近几年来,在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时,曾有两种偏向:一种认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存在着很大反差,不承认有继承;另一种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观点、提法,都到毛泽东论述中寻找根源,条条对应,甚至把邓小平独创性的理论观点说成在毛泽东那里“早巳有之”,不承认对毛泽东思想有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毛泽东思想是否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对这个问题,必须有一个正确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加深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才能提高用这个理论指导我们实际工作的自觉性,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60年来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八个方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形成五个方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理论。当前系统准确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是:一要把"三大理论成果"贯通起来;二要把"四个基本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三要密切联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和实践;四要看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都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都坚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我们党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又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充分体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开拓精神和理论勇气。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贡献,准确掌握这一最新理论成果,有助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切实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