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奋斗》2016,(8)
正大味至淡,大音至静。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领导者经常处在各种矛盾和错综复杂的环境中,需要修炼一点淡处、静悟和藏锐的功夫。淡中知味《菜根谭》有这样一句话:"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意思是,美酒佳肴并非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要从粗茶淡饭中体会;一个有完美人格和高尚品德的人,言行看起来平淡无奇,却包含着深厚的修养功底。一个"淡"字,要求我们尽可能把生活  相似文献   

2.
倪洋军 《党课》2013,(15):103-104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领导带头,万事不愁。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部是主体,也是核心,贯彻落实彻不彻底,教育实践活动成不成功,重点在领导带头到不到位。  相似文献   

3.
“不能官越做越大,人越做越小”。这是电视连续剧《忠诚》中的一句台词,是市委书记高长河对“小金县长”的严厉批评。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其实,现实生活中象“高长河”这种知人善任、一身正气的公仆确实不少,象“田立业”这种学富五车、报国无门的热血男儿比比皆是,类似“小金县长”这种钻营有术的官僚也不乏其人。看罢《忠诚》,有一个问题总是在脑海里萦绕:小金是如何成为“小金县长”的。“小金县长”之所以能得道登天,不是因为“小金县长”有多么特殊的领导才能,也不是某个领导、某个部门用错了人。冷静地分析,“小…  相似文献   

4.
郑培民精神的特质表现为:“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为民情怀;“当干部就是要多做造福人民的事”的实干品格;“情浓钱淡,永葆清白”的清廉风范。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有个朋友对我说,他最近给人写了一幅宇,四句话:待人以诚、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助人为乐。我觉得很有意思。后来有的同志又加了一句“以人为镜”。这五句话合起来就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做人格言或座右铭。涉及到如何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受同事、社会欢迎的人。新时期模范领导干部郑培民曾说: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可见,要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做一个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还是先做好人。这也是我们讲党性、重品行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箴言     
李广文 《求贤》2012,(6):57-57
“两种事的人,亮:有本靠权力.幸福当平福。知足人一:没本事的人,把把脾气压回去。没本事事的人.追有本事的人求活得漂亮脾气发出来:的人,追求长。没本事的人有本得漂依靠魅力。没本事的人,淡,怨天尤人:有本事的人,把平淡当幸常乐。依把  相似文献   

7.
陈晋 《新湘评论》2007,(7):46-47
1973年底,有过一次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事情。调动前,12月21日,毛泽东召集军队一些高级将领谈话.讲起了《红楼梦》。从记录稿看,他是对着许世友说的:“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随后,话锋一转:“你就只讲打仗,你这个人以后搞点文学吧。‘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绛是指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这个人也是‘少文’。”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有个朋友对我说,他最近给人写了一幅宇,四句话:待人以诚、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助人为乐。我觉得很有意思。后来有的同志又加了一句“以人为镜”。这五句话合起来就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做人格言或座右铭。涉及到如何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受同事、社会欢迎的人。新时期模范领导干部郑培民曾说: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可见,要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做一个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还是先做好人。这也是我们讲党性、重品行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郭庆晨 《奋斗》2005,(6):55-55
中国人历来是看重节操的,尤其是看重晚节。人生一辈子,晚节不保,是最令人伤心的事情。《宋稗类钞》栽:“韩魏公为相。在北门,重阳有诗曰:‘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公居常谓保初节易,保晚节难,故晚节事事尤著力,所力特全。”韩魏公名韩琦,朱熹所著《名臣言行录·韩琦》中,也收录了韩琦的这首重阳诗和“保初节易。保晚节难”的论断。  相似文献   

10.
凌峰看待丑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审美观。知道自己“丑”的人不丑.不知道自己“丑”的人才丑:“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如果没有自知之明,就会混淆丑与关,因此导致颠倒是非。  相似文献   

11.
杨国林 《共产党人》2006,(19):33-34
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一个蛤蟆坐在井里说:“天有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不止一个井大。如果它说:“天的某一部分有一个井大。”这是对的,因为合乎事实:  相似文献   

12.
“有车族”或者喜欢看赛车的人会发现.两辆车在同向行驶的时候.落后的一辆在平直的路况下很不容易超车.只有弯道时才有超车机会:而弯道超车需要超凡的胆略、精湛的谋略和高超的技术.是一个车手驾驭能力的集中体现。这种弯道超车所包含的理论.被称为“弯道理论”。这一理论正被借用于经济领域。从经济发展周期理论看,危机期就是经济“弯道”期.这一时期既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关键期.也是实施后发赶超的重要机遇期。危机是压力.也是推力.更是各国在经济社会领域重新洗牌和布局的好机会。当今主要经济强国,如美国、日本、韩国等都有“弯道超车”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诫贪酒联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饮酒很注意场合。一次,包拯请他和他的政敌一道来家中宴叙,意欲为二人和解。席间,王安石却始终只动箸而不端杯。事后,包拯责怪他太不近人情。王安石也不辩驳,只是写给包拯一联解释原委:“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莫过。”原来这是一副集唐人句的漏字联,上下句各漏去一个“酒”字。  相似文献   

14.
陈初毅 《新湘评论》2005,(10):58-59
鹞子寨号区位于任弼时、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所在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东部.面积为12平方公里。其景区以景观齐全.生物种类多而著称.有“登上鹞子寨.看遍张家界”之誉:其景点以“险”出名.有“看完鹞子寨,方知好景险中来”的感慨。而鹞子寨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亮点”:景区内的100个景点将全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们题词,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11,(5):60-60
刘洪波在3月10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政协会间,多位院士痛斥院士评选的歪风,揭穿一些院士候选人拉关系、包装成果,乃至候选人所在单位集体“跑院士”:“有人说,你要当院士,没有几百万元的公关费拿不下来”。个别人品行不端,任何国家、任何领域、任何级别的人,都可能会有。然而,如果在一个社会、一个领域或者一定阶层,品行不端、触犯规则乃至法律的人和行为都频频出现,多到做的人不以为耻、看的人不以为怪.这就主要不能归咎于个人道德,而应该追问社会性、体制性、整体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下午,一个年轻人推开我们办公室的门,很有礼貌地介绍道:“大家好,我是专业制作各种铭牌的,请看样品。”老张客气地说:“我们不需要,你还是到别处推荐吧.”  相似文献   

17.
路的断想     
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岁月长长路长长》,引发了我不少有关路的联想与思考。一前不久,美国的一篇研究报告称:汉字能治病、其科学性如何,我无法论定。但汉字能给人以启示,引人去深思,甚至能使人顿悟某种哲理.却是确凿无疑的。比如这“路”字,是由“足”和“各”组成的,其表征及内涵是:各种各样的人,能走出(走着)各种各样的路。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在一条路上不管有多少人在走,总有一个勇于探路的先行者。没有勇气,便没有探路者;没有探路者,便没有路。三新加坡有一部…  相似文献   

18.
面对失去     
佚名 《党的建设》2014,(12):48-48
一个人坐在轮船的甲板上看报纸。突然一阵大风把他新买的帽子刮落到了大海中,他用手摸了一下头,看了看正在飘落的帽子。又继续看起报纸来。另一个人大惑不解:“先生,你的帽子被刮入大海了!,”“知道了,谢谢!”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曾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饭菜。饮食也是文化。”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特征都在饮食文化中有所反映,如“天人合一”说,“阴阳五行”说,“中和为美”说,以及重“道”轻“器”、注重领悟、忽视实证、不确定性等等,都渗透在饮食心态、进食习俗、烹饪原则之中。一个异质文化的人通过饮食、甚至通过与中国人一起进食,持之日久都会对中国文化有些感悟。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交流学习体会过程中,有的同志提出:“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的观点,而且,这种观点还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也认可和赞同这种观点,理由如下:现代领导科学认为,领导是一种影响过程。领导不仅能够引发、制约和改变一个人或部分人的意志行动,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一个组织、集体的意志和行动。毛泽东同志有句至理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可见,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得如何,党风能否有明显好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从实践上讲,“关键看领导”是由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