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经验表明:在一个国家工业化演进的过程中,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是不断变化的。我省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受到国内需求不足、就业压力增大、国际竞争加剧等一系列矛盾的困扰,这就要求有一些新兴主导产业的成长,来化解新的制约因素,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一、为什么要选择新兴主导产业所谓新兴主导产业,就是其发展能够有效化解当前及以后一段时期主要矛盾,从而有力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就业扩大和收入提高的产业。从工业发展的角度看,选择新兴主导产业的理由主要有四个:第一、工业化的推进要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我省的工业…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形态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地区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是21世纪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依托。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特点和经验,对于我省经济发展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特点综观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关系数极高,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其进程一般有起步———快速发展———高位趋缓的轨迹。城镇化水平高的国家大都经历了从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到都市区、大都市区的发展过程。到2000年,世界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已增加到1…  相似文献   

3.
认清经济发展阶段推进吉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必须确定经济发展阶段,依据经济发展阶段,确立每个阶段的主导产业。从工业化程度来看,目前吉林省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寝阶段,在这一阶段带动全省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工业。因此,“十五”期间,吉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改造传统产业,向“深加工”发展;用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趋势不断增强,中国加入WTO后必然要全方位、高层次地融入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中去。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面对世界大趋势,党中央果断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提出在完成工业化历史任务的进程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抓住机遇、迎接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21世纪中国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开放的中国在 21 世纪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对待全球化的问题上,要正确分析西方学派的经济全球化论,既要看到全球化与全球两极分化的现状,又要看到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应制定正确的应对措施,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6.
1999年时值世纪之交,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也是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关键一年。1、进一步宣传教育系统兴起学习邓...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长春市把对主导产业的培育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举措,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对策。作为国家主要商品根基地和重工业基地的长春市,在主导产业演替过程中虽然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主导产业的发展面临更多的则是障碍。因此,加快长春市主导产业发展应强化三个方面的工作,即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强化主导产业的集合优势,提升工业竞争力;发挥长春市教育、科技优势,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中国在21世纪立足国内能源、资源状况及国际能源、资源格局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全新发展选择。它摒弃了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为中国特色的工业化设计了一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一、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以资源利用性质  相似文献   

9.
一、邓小平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自1840年以来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建国后,中共在致力于实现工业化的历程中,曾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历史转折期,对中国工业化也做出了四次不同的抉择,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第  相似文献   

10.
博览之窗     
《党史博览》2016,(2):28-29
正毛泽东首提"综合利用"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急速工业化的进程,并逐步开始面对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毛泽东在这一过程中提出了"综合利用"的思想,它进而成为国家政策并逐步成为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的环境保护原则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关注的还只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化对资源的需求日益迫切,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了资源综合利用问题。1958年1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  相似文献   

11.
王梦奎指出,从21世纪初开始实施的第三步战略部署,即如何建设小康社会并走向现代化,是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要研究解决一些重要问题: 一是提升产业结构,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工业化。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战略,在新的发展阶段,要适应结构升级、信息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城市化进程,要意识到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光靠发展小城镇是不够的,必须重视发挥大中城市的作用。三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把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国在西方列强入侵的炮火中开始了艰难的工业化发展历程。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实现工业化这一目标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国内封建势力的阻挠,中国工业化进程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毛泽东顺应历史的潮流,继承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探索成就,使中国工业化进程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考察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工业化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始终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前期、部世界的工业…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与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工业化理论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少奇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工业化理论,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试图突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独立思考,探索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二是把中国工业化的价值取向定位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正确处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等国家工业化的重要问题;三是提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都要注意改进计划经济体制,以体制创新来推进工业化战略;四是把实现国家工业化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统一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工业高科技论坛”上,王梦奎从7个方面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及主要政策进行概括并加以阐述。 第一,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主线。在调整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发展新兴产业和带动传统产业、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关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第二,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起点在城市,终点在农村,这是21世纪中国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中国农村要真正实现非农化和城市化,其过程要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限制农民进城的制度要改变。 第三,加快西部开发。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处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化必然伴随着对农民的改造和变革,中国也不例外。但由于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处于两难境地。中国的现代化既要依靠农民,又要改造和变革农民。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两难处境,决定了中国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6.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经济的发展,是体现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衡量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省第八次党代会把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对永州而言,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的跨越,首先必须彻底破除观念性障碍,树立正确的工业发展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决定》一开头就写道:50年来,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即将进人小康社会、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大步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跨越。国有企业和工人阶级为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这是对新中国50年巨大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历史概括,又是当前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立足点和出发点。1.工业化:民族追求和党的纲领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奋力以求的发展目标。由于18世纪以来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快速地走到世界和时代的前头。古老…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县域"三化统筹"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低;工业化进程缓慢,主导产业少;城镇化差异显著,城镇化率低;传统农业效率低,农业比重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提升县域竞争力;提供工业化水平;加大农业产业化力度几个层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要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这是党在新时期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那么这种战略选择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趋势是什么?在发展中还存在什么问题?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记者:吴老,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要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来支持信息化。现在的发展情况怎么样?吴敬琏:进入21世纪以后实际的发展好像和原来预想得有所不同,我们了解到的关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是另外一种选择。全国各地都认为工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新时期的特点就是以重化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建立和形成,是新中国第一波工业化的产物.虽然在历史上曾支持了中国工业化的最初起步,但付出的社会成本极大,既显失公平,也丧失了效益,违背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在保障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的同时,也迟滞了城市化的进程,形成了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第二波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步骤加快,对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水平已达到了工业化中期.在推进第三波工业化过程中,作为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进一步推动了城镇户籍改革,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落差渐趋平衡.随着户籍改革的深入,在户籍制度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步显性化了,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因此,户籍改革必须在统筹兼顾中稳步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的城乡政策相配套,全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利益壁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